古蜥鯨很快就能追上陷入困境的始祖象,它太著急了,結果自己擱淺在陸地上。當古蜥鯨掙扎自救擺脫困境的時候,始祖象已經逃到更淺一些的河道裡,飢餓的古蜥鯨無論如何也遊不過來了,對於鯨類來說紅樹林沼澤可不如寬闊的海洋裡活動自如。
始新世的厄爾尼諾現象繼續帶來災難,動物們所依賴的氣候環境被擾亂了,在古地中海的北部雨季已經來臨了,但是它比正常年份晚了六個星期。並且以往持續幾個月的雨季,今年只有短短的幾周。在灌木叢地區,雨水終於使植物開始了新的成長,但是長期乾旱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已經無法彌補了。這些雷獸群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雖然與馬和犀牛有些親緣關係,但是雷獸長的既不像馬也不像犀牛,它們的個體是現代犀牛的兩倍,可是大腦只有現代犀牛的三分之一那麼大,它們不是最聰明的獸類,然而它們卻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在北半球發現了大量它們的化石,可是這一年它們卻舉步維艱。現在應該是動物產崽的季節,可是幼子出生後的死亡率很高。
「雷獸在漸新世的時候是非常成功的,它的分布面積是非常廣的,但是這種成功的動物往往是對當時氣候環境一個特別好的適應,就跟恐龍一樣,它當時在中生代的時候,地球的各個角落都有恐龍,但是它發展到這個時候實際上也就是發展到一個極限了,從它的體形來說變得非常龐大,食性也很單一,但是這種它的一個危險就是說,環境一旦發生變化,它就很容易滅亡,這是它為什麼滅亡的原因。」
與犀牛的又一個區別是雷獸鼻子上成長出來的那個角,既不是角質的也不是發質的,而是一種古質角,這種古質角一般多用於展示,而不用於頂撞的,這種角如果用於頂撞的話就十分容易破碎。對於食腐動物來說,日子要好過一些,安氏獸試圖通過不斷攻擊雷獸母親,以得到它死去的孩子,但是母親拼命地保護著自己的孩子。
現在很難說清雷獸媽媽是否知道它的孩子已經死亡了,和其它哺乳動物一樣,母子之間有很強的親情,母親會盡最大的可能保護自己的孩子。現在第二隻安氏獸來到了,看來雷獸母親很難防範兩個敵人。
第一隻安氏獸抓住了機會,經過了一整天的搏鬥,母親已經無力回天了,看來它準備放棄了。食腐動物一般不願意和其它動物分享戰利品。
當兩隻安氏獸為了爭奪小魚獸而進行搏鬥的時候,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動,它以為小雷獸還活著,它狂奔過來,又投入到保護孩子的戰鬥中。
幾個星期過去了,海上的環境沒有好轉的跡象,我們只能把這種情況叫做海洋饑荒,此時,古蜥鯨體內的胎兒越來越大,對它來說環境已經到了極度恐慌的時刻,它現在只能勉強維持自己的生命,根本管不了它體內的幼鯨,它體內儲存的有限的脂肪都已經耗盡,它的身體狀況將迫使它流產,否則它自己的生命都沒有保障了。
突然它的周圍熙熙攘攘地來了一群個體小些的鯨,叫毛齒鯨,當許多毛齒鯨聚集到一起的時候,說明它其中的雌鯨快要生產了,看起來這叫美好的問候,可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的,這些小個體毛齒鯨是來騷擾大體積的古蜥鯨,它們試圖靠數量眾多把古蜥鯨趕走,古蜥鯨一般是以毛齒鯨幼崽為食的,在附近肯定有毛齒鯨的繁殖產地。
看起來雌性古蜥鯨好像是被趕到海底來的,但是它的行為自有道理,如果想讓幼鯨出生順利成活的話,母親必須做一件事這比什麼都重要,它必須摩擦身體,它在一塊容易達到的沙地上拖動著身體,以便把外層皮膚蛻掉,在外層皮膚上可能長有寄生蟲和珊瑚,對於依靠速度來捕食的動物來說,使身體光滑並保持流線型,是捕食成功的關鍵,現在它已經準備捕食小毛齒鯨了。
每年毛齒鯨都聚集到這個平靜而又安全的湖裡來分娩,第一批幼鯨已經出生,它們剛剛出生幾天就面臨著極度的危險,那頭雌性古蜥鯨已經發現了這個小湖,小毛齒鯨發現了古蜥鯨迅速逃跑,成年毛齒鯨集體防禦,它們勇敢地向古蜥鯨發起進攻試圖把它趕走,它們集體的努力看似有了成果,古蜥鯨離開了。現在又恢復了平靜。但是,這只是暫時的。
畢竟這是一隻飢餓的懷孕雌鯨,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古蜥鯨回來了一趟又一趟,小湖從避難所變成了血性的殺場,這就是食物鏈的含義。幾條小毛齒鯨的生命換來了未出生的小古蜥鯨的成活。
令人悲哀的是古蜥鯨母子倆所經歷的日子只是惡劣氣候的開始,惡劣的氣候引起了自恐龍滅絕以後的又一大滅絕並結束了始新世。和一顆流星造成的破壞一樣,南極的漸漸變冷導致洋流發生了災難性的改變,就像一次極大的厄爾尼諾現象,但是要比厄爾尼諾現象嚴重許多許多倍,地球上20%的生命滅絕了。鯨類作為一個種群雖然存活了過來,但是古蜥鯨及其同類卻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