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承辦第十四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
中國教育在線湖南站 2018-10-26 大 中 小
10月20日至23日,由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主辦、湘潭大學承辦的第十四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在湘潭召開,19位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來自全國85家單位的268名專家代表與會。
10月20日至23日,由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主辦、湘潭大學承辦的第十四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在湘潭召開,19位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來自全國85家單位的268名專家代表與會。
在開幕式上,舉行了《袁龍蔚文集》首發式。周益春、鄭強和曾任流變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羅迎社、趙曉鵬共同為《袁龍蔚文集》首發揭幕,周益春代表湘潭大學向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贈書。
袁龍蔚教授是中國流變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先後創立了缺陷體流變學、加工工藝流變學、中醫基礎理論流變學三門新分支學科,為我國流變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袁龍蔚於1979年調入湘潭大學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袁龍蔚文集》是從袁龍蔚在湘潭大學工作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中選編而成,共37篇,約70萬字,主要選編了袁龍蔚在「缺陷體流變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次會議設大會報告、分會場邀請報告和口頭報告。周益春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尹振宇教授、浙江大學宋義虎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陸坤權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俞煒教授、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陳全研究員,先後以「高溫CMAS腐蝕熱障塗層滲透與非彈性變形耦合的破壞研究」、「軟黏土流變:試驗、模擬及應用」、「粒子填充橡膠材料流變行為」、「地震的流變機制——地震原理新論之一」、「用大振幅振蕩剪切研究軟物質的非線性流變行為」、「締合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設計」為題作了大會報告。
在5個分會場,圍繞「流變本構與測試技術」、「聚合物及其加工流變學」、「電-磁-光流變學」、「石油流變學」、「巖石巖土流變學」、「多相多組分體系流變學」6個主題,20位專家作分會場邀請報告,101名專家學者作了口頭報告。
鄭強表示,隨著專業人才的增多、新老研究人員的不斷努力與付出,當前中國流變學發展正朝著美好的前景不斷前進。在閉幕式的會議總結中,鄭強特別指出,這次會議規模大,論文水平高,報告質量好,學術氛圍濃,會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會議期間,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召開工作會議,評選了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第十屆中國流變學青年獎」,3位青年學者獲獎;會議還對10位「青年優秀論文獎」獲得者進行了表彰。
湘潭大學於1985年成立的流變力學研究所,是我國最早的流變學專門研究機構,1986年獲得流變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流變力學研究所和建築工程系合併成立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目前學院擁有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國家重點學科、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力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湘潭大學報》學生記者 馬志遠王星)
(來源:湘潭大學報)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