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把八十年代紅遍大江南北的《大俠霍元甲》總二十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懷懷舊,還有就是尋找周星馳。先前忘了在哪兒看到該片的截圖,趙倩男身後的一個群眾演員,竟清清楚楚的是周星馳那似笑非笑的臉。想想星爺當年,《上海灘》、《射鵰》裡都曾露過臉,就像後來那句臺詞——「你個死跑龍套的。」「其實呢我是一個演員。」 「如果你非要這樣稱呼我,可不可以在前面不要加個死字呢?」 考慮時間久遠,加之部分沒看過的朋友,先從簡單的劇情說起。
前七集主要的矛盾是霍趙兩家的比武,以及龍海生的陰險作為,他開鴉片館毒害中國人,還對他的姨夫趙星顯投毒,殺死燒掉鴉片的劉鏢師,追殺火燒煙館霍元甲陳真等,壞事做絕。從第八集開始,東洋人俄國人開始出現,「東亞病夫」四個字沉重地壓在中國人頭上。最過癮的莫過於霍元甲痛扁東洋武士和俄國大力士了,當霍元甲一腳把俄國大力士踢下臺,那首激昂的主題曲響起,讓人身心為之一振。霍元甲的目的不簡單是教訓一下洋鬼子,他倡辦精武館,為國人強身健體,但最終卻被日本人投毒暗害。整整最後一集(第20集),表現陳真替師報仇,逐個殺掉所有仇人,而且片尾字幕暗示他並沒有死,而是遠走他鄉,撫養霍元甲獨子霍東覺。
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英俊中帶著書卷氣,加上大陸略帶鼻腔共鳴的配音,把一個富家少爺、一個家有賢妻卻又愛著對頭家女孩的情種、一個苦心打破門派束縛振興中華武學、一個最容不得洋人在中國土地上耀武揚威的民族英雄,演繹得出神入化。記得配音的好像叫簡肇強,聲音極有特點,後來的鐵橋三,大島茂等等都是他配的音。陳真是個有血性的略帶莽撞的漢子,他不但不能容忍外國人欺負中國人,就連長洋人志氣滅自己人威風的中國人也要教訓一下。當年的梁小龍腿功不錯,正當年輕,戲份僅次於主角黃元申,現在只能給當年跑龍套的周星星做配角,飾演那醜陋的「火雲邪神」了。整部電視劇常常出現兩種畫面,一個是鴉片煙館裡吞雲吐霧麻木的國人,另一個是洋人在中國地面上的橫行霸道。還有四個字從頭到尾提醒觀眾不要忘記,那就是「東亞病夫」,穿插在劇中間有霍元甲和陳真踢毀寫著「東亞病夫」的四個燈籠的片花。還有些小細節,比如作為反面惡勢力的斧頭幫,一面要殺霍元甲,但同時對欺負中國人的東洋武士也欲除之而後快。還有片中的警察,基本都是勒索錢財辦黑心差,但是對暗殺日本特務的人還是要予以保護的。說說那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歌,盧國沾、黎小田作詞作曲的《萬裡長城永不倒》,有對過去的檢討——「因為畏縮與忍讓,人家驕氣日盛。」有對敵人的警告——「歷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有對祖國的讚美——「江山秀麗,疊彩風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有向同胞發出的呼喚——「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歌曲把中國比作睡獅,需要千萬個霍元甲陳真來喚醒,最後一句直接說出了億萬國人的心聲:「這睡獅漸已醒!」這首歌曲調激昂,歌詞振奮,現在聽起來依然不是過時之作。
該劇製成於1981年,當時香港還在英皇的管轄下,我不得不佩服香港同胞,那時就拍出這樣民族感極強的電視劇。可能不夠細心,我始終沒找到周星馳的鏡頭,不過還是有些熟悉的面孔。扮演霍恩第的董驃是港片裡的熟面孔,他給成龍配了不少戲。扮演霍元武的劉江,我最熟悉的後來在陳小春版《鹿鼎記》中扮演康親王傑書,和港版《笑傲江湖》中的向問天。扮演龍海生的演員叫黎漢持,後來的古天樂李若彤版《神鵰俠侶》中扮演一燈大師,而該劇中黃蓉的扮演者恰恰是《大俠霍元甲》中陳真的意中人——王秀芝的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