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文菁(中)在給她的學生傳授木板雕刻粘貼畫技藝(1月29日攝)。
她從未接受過正規的美術教育,卻執著木板雕刻粘貼畫藝術25年。她一生歷經坎坷,卻從未放棄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她自幼生活清貧簡樸,卻無償地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了200餘名社區孩子。她叫劉文菁,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煤港裡小區婦孺皆知。 1949年出生的劉文菁,8歲開始跟隨父母下鄉。她喜歡收集、描畫小人書中的人物,29歲在鄉下參加工作後負責單位的板報宣傳製作。1988年,劉文菁回城,開始嘗試在木板上創作木板畫。每次創作,劉文菁首先要在五合板上用鉛筆勾畫出原型,或臨摹上原畫,再用刻刀在木板上刻出圖案,最後她用撿來的樹皮、貝殼等各種原材料,打成粉末製作成的各種顏料,混合膠水塗抹上去,既經濟又環保。在嚴謹創作的基礎上,劉文菁不斷改進技法,選題與選料也更加精益求精,產生了《長城》《紅太陽》《三駝圖》《竹林七賢》《松下問童子》《鍾馗神威》等一批立體木板畫精品。為了將這門藝術發揚光大,劉文菁從2005年至今,先後免費向200餘名社區兒童和青年傳授她的木板雕刻粘貼畫技藝。新華網圖片 楊世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