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中說:「雞豬魚蒜,逢著便吃;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生老病死原本是人生必經的4個大關,但也有人想逆轉這樣的規律。古代的皇帝為了避開老病死,往往喜歡求神問藥,而到了近現代,不少富翁都寄希望於人體冷凍。
人體冷凍說複雜也不複雜,打個比方,我們希望食物慢一點腐敗的時候,就會將食物放進冰箱冷藏起來,將人體用科技冷凍也是同樣的目的,早在1964年,深受科幻小說影響的美國學者羅伯特·埃廷格就提出了這個概念。
他寫了一本叫《不死期待》的書,書中描述了人體冷凍的可能性。打那以後,羅伯特·埃廷格就成了著名的「人體冷凍法之父」,他本人在2011年去世後,遺體也被冷凍保存。不過早在羅伯特·埃廷格去世44年前,已經有人先一步嘗試了。
這個人就是美國富翁詹姆斯·貝德福。貝德福原本是個物理學家,不僅在學術界擁有很高的地位,而且生活優裕。然而生老病死不會因為個人的成就改變,貝德福在1967年1月12日去世了。
去世前,貝德福已經決定要做世界上首個嘗試人體冷凍的人。但當時的科學技術還沒有現在這麼嚴謹,勸說貝德福嘗試冷凍的人叫羅伯特·尼爾森,尼爾森本來只是一個電工,後來加入冷凍協會,與化學家普雷達、義大利生物物理學家但丁布魯諾組成了「第一個吃螃蟹團隊」。
在他們的操作下,貝德福咽氣後就接受了冰浴,隨後體內的血液被抽走,他們為貝德福注入了冷凍保護劑,又將他的身體塞到塑料盒,轉移到地下車庫中。在這以後,貝德福的身體輾轉多地保存,最後到了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之一。在這裡,死去的人們可以選擇將身體全部冷凍,也可以選擇只冷凍頭部,全身冷凍的費用要高一些。按照貝德福的設想,他應該在冷凍50年之後成功復活,復活的時間就是剛過去不久的2017年。
只不過就在他被冷凍的這段時間裡,原本促成這件事的尼爾森,卻因為長期缺乏技術與資金支持而被多個冷凍人的家屬控訴,惹了一身麻煩。再加上早年的人體冷凍技術還非常不成熟,貝德福的身體並沒有得到妥善保存。
不過,尼爾森對貝德福的復活滿懷希望,儘管目前沒有任何技術可以支持這個一旦發生就會引爆全球話題的事走向成功。人體冷凍技術比我們想像的要精細很多,不僅僅是將人體放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冷藏而已。
其實中國也有人嘗試冷凍,比如女作家杜虹就在2015年去世後接受了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的冷凍操作。杜虹的設想與貝德福一模一樣,都是希望50年後重生。在筆者看來,他們的行為算得上為生命研究做出了貢獻,這份勇氣還是值得讚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