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十大「巨獸」上

2021-01-15 海南科技

相對於銀河系,我們的太陽系實在小得可憐,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但人類至今還沒能真正飛出太陽系,更不用說飛出銀河系了。然而,在宇宙中,銀河系又是很小的一部分,銀河系的跨度只有10萬光年左右。

對於生活在小小太陽系中的我們,科學家發現的一些超大尺寸的宇宙結構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有些結構甚至大到連我們最優秀的科學家都感到困惑。

1、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銀河系處於直徑長達2億光年的室女座超星系團中,超星系團就是若干星系團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結構,超星系團中的星系密度比宇宙平均星系密度要大很多。而最新觀測發現,室女座超星系團並不是最大的結構,它是更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這個超星系團跨越了5.2億光年。銀河系就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邊緣地帶。

如此巨大的超星系團是如何觀測到的呢?以前,天文學家都是根據宇宙「地圖」上的星系分布來劃分超星系團的勢力範圍,有些星系距離遙遠,天文學家就把它們歸為不同的超星系團。如今,天文學家發現,可以通過繪製星系運動方向來推斷宇宙的引力分布,以此確定宇宙局部的分布圖以及星系團的分布。這種方式更先進,因為它的依據是星系的引力,而不是星系的空間分布,因此通過這種方法,天文學家不僅繪製出了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還繪製出宇宙中看不到的部分。

現在,科學家根據引力分布,確定了室女座超星系團只是更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非常巨大,它包含了室女座超星系團、長蛇-半人馬座超星系團、孔雀-印地安超星系團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大約300到500個已知的星系團和星系群。

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中心,位於長蛇-半人馬座方向,距離地球1.5億~2.5億光年的地方,有一個神秘的區域,被稱為「巨引源」,銀河系及鄰近的數百萬個星系正以220萬千米左右的時速向它奔去。天文學家就是用這個巨引源的勢力範圍來確定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邊界的。這個發現對於我們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它重新定位了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2、沙普利超星系團

而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附近,還分布著幾個超星系團,沙普利超星系團就是其中之一。沙普利超星系團是一片更大規模的宇宙物質群,由超過8000個星系團和星系群組成,它與我們所在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是鄰居,距離我們大約6.5億光年。其引力非常強大,甚至能影響銀河系在宇宙中的運行。

早在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就預言了沙普利超星系團的存在,這位天文學家就是沙普利,所以最後以他的名字來命名該超星系團。

從遠處看超星系團,它們就像是鐵路線上的不同城市。而它們的邊界也非常模糊,因為纖維結構通常會在大範圍內把它們聯接到一起。因此我們其實很難想像一個超星系團的範圍,而更難想像的是大尺度結構如何從時空結構中生長起來。

不過,超星系團是在數千萬到數億光年的尺度上被組織起來的,所以宇宙學家相信,早期宇宙結構中的初始波動和漲落是形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星系團和超星系團的「種子」。當宇宙還非常年輕的時候,它的溫度很高,這些大尺度結構的胚胎只不過是宇宙極早期物質中的隨機漲落。隨後,引力接管了宇宙,物質開始在密度較高的地方聚集,由此形成超星系團的雛形。

3、CfA2長城

儘管超星系團的規模超乎我們的想像,但是它們並不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超星系團可以構成更大的結構——長城。比如CfA2長城,它也曾被認為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CfA2長城是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瑪格麗特·瓊蓋勒和約翰·彼得·赫克拉在哈佛-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研究紅移現象時發現的。它的形狀有點像中國的長城,長度約為5億光年,距離地球2億光年遠。

然而,CfA2長城的精確尺度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因為當我們觀測它時,正好面對著銀河系盤面上密集的塵埃和氣體,再加上大量的恆星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光的波長,這使科學家難以確定CfA2長城是否已經被完全觀測到。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科學家可以藉助先進的技術,利用紅外線來觀測宇宙中未受影響的波長,這樣他們就可以穿透銀河系的塵埃和恆星的遮擋,觀測更多的區域;而藉助射電望遠鏡觀測還可以發現紅外線觀測不到的部分,比如近紅外線和X射線。儘管有了這些數據的補充,但是科學家還是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已經觀測到了完整的CfA2長城,就目前的觀測顯示,CfA2長城最長的地方有7.5億光年。

4、斯隆長城

2003年,科學家根據斯隆數字巡天觀測到的數據,還發現了規模更加驚人的斯隆長城。斯隆數字巡天計劃開始於2000年,它的計劃是觀測25%的天空,收集天體的光譜數據,目前它已經確定了上億個星系的位置,也揭示了宇宙的大尺度結構。

從大尺度來看,斯隆長城是一個巨大的星系「絲」,幾個超星系團就像鏈條一樣連在一起,形成跨度為14億光年的結構,它就像一隻穿梭於宇宙的巨大的章魚觸手。這個結構距離地球約10億光年。

雖然目前科學家對斯隆長城的研究還不全面,但是他們已經發現了這個結構中一些有趣的超星系團。比如,其中一個超星系團擁有異常豐富的星系核心,這個超星系團的邊緣拖著數條星系構成的「卷鬚」,使它看起來像一隻巨大的蜘蛛。另一個超星系團中的星系相互作用明顯,其中一些星系還在加快合併速度。

5、武仙-北冕座長城

伽馬射線暴一般形成於物質豐富的區域,科學家認為在每一次伽馬射線暴發出的地方,肯定有一個大質量的恆星,並且是走向生命盡頭的恆星。科學家藉助伽馬射線的超強亮度來繪製遙遠星系的位置,還利用這些參照位置來尋找新的結構。就這樣,伽馬射線暴幫助科學家鎖定了目前宇宙中最大的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

最初,科學家發現在武仙座和北冕座的方向有一個區域出現大量的伽馬射線暴。他們認為,那裡可能存在一個高密度的星系團,或者存在密度極高的其他物質。最終他們發現了武仙-北冕座長城,這個結構的跨度有100億光年,尺寸遠遠超過了斯隆長城。

有趣的是,為這個宇宙中最大的星體結構命名的卻是一名十幾歲的少年。當科學家宣布發現這個結構之後,維基百科的網頁上就彈出了為其命名的頁面。不少維基百科的用戶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最後這個結構被命名為「武仙-北冕座長城」。這是第一次由維基百科的用戶命名的超大型天體結構。不過這個名稱並不準確,因為它的結構非常大,以至於它跨越了好幾個星座,而不僅僅只包括武仙座和北冕座。

武仙-北冕座長城的尺寸已經遠遠超越了現在的宇宙學原理,它和其他類似的結構在挑戰著科學家,使他們開始調整思路,重新考慮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未完待續)


來源:大科技雜誌社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盤點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盤點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如今我們看到的海洋生物,陸地生物,乃至所有生物都是經過了幾千幾萬的年進化而來的,雖然現代的海洋中,還有很多已經發現或者不為人知的巨獸,但是相比史前的海洋巨獸,可能只是小巫見大巫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原標題:完爆恐龍!
  • 《深海迷航》十大外星海底巨獸
    導 讀 深海迷航十大外星海底巨獸介紹,深海迷航有哪些外星海底巨獸?
  • 宇宙無極限可言,十大宇宙「巨獸」
    宇宙之大無所不有並且沒有極限可言,一切都是可能的,如果以宇宙極限這個目標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那該是動力澎湃的永動機。黑洞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高頻率能量團,將這種無形的高頻能量頻率降到最低就成了物質(高頻能量的殘骸),隨著能量的增大黑洞也在變大,最新發現的黑洞越來越多也不斷刷新之前的記錄,在幾年前人類發現的宇宙最大黑洞是TON618,結果現在發現還有比它大幾倍的巨獸,同時黑洞之間星系之間一直持續發生合併事件,你是否預感到整個宇宙的最終歸屬將是重新都吸納回收到一個黑洞中呢?
  • 《十大巨獸排行榜》:各種匪夷所思讓人大開眼界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十大巨獸排行榜》】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是巨獸的天下。從翼展和飛機一樣長的大鳥,到體形和大型飛機不相上下的恐龍,遠古巨型生物,加上生物學家的解疑,讓人大開眼界!
  • 揭秘史前最危險的十大巨獸 霸王龍竟然才第五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史前最危險的十大巨獸 霸王龍竟然才第五 說到巨獸,大家或許以為現當代不存在,就很多都是虛幻的,都是為了製作博眼球,但經過科學家,考古學家的探索發現,很多的巨獸都是確實存在過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史前十大巨獸的排行,可不只是你們聽說   原標題
  • 魔鬼蛙狗鱷霸王龍 動物世界十大史前巨獸
    【科技訊】5月23日消息,魔鬼蛙狗鱷霸王龍,動物世界十大史前巨獸。
  • 史前最危『』險『』的十大巨獸任何一個放現在都能秒天秒地
    史前動物大多體型龐大,在現在生物面前儼然就是一個巨獸,既然夠大,那就肯定夠兇猛,既然夠兇猛,那麼在遠古時代的生存體系之下,遠古生物就不得不一個比一個兇悍,隨便拉出來一個就能在現在秒殺掉所有生物,那麼這麼多的兇殘巨獸中,最危險的十大巨獸是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暴脾氣的十大銀幕巨獸,了解一下
    這樣的改編也許無法令遊戲玩家滿意,甚至從怪獸電影的角度來說也有點俗套,但顯然道恩·強森拯救巨猩夥伴、聯手大戰驚天巨獸的故事設定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讓觀眾同感,同時也更有噱頭,更有市場號召力。畢竟遊戲原作腦洞大開人類變巨獸的粗暴劇情更適合拍成B級恐怖片,而非《狂暴巨獸》這樣老少鹹宜的娛樂大片。
  • 細數已經滅絕的十大遠古海洋巨獸
    第二,藍鯨作為現存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來說,比起那些遠古巨獸顯得還是太小了。那麼,今天我們就從體型上,來盤點一下已經滅絕的史前時期十大水中巨獸。  1:滄龍  滄龍生存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的海洋霸主生物,是由陸地上的蜥蜴進化而來,其體長可達21米,並且重達40噸,有巨大的頭部以及強大的咬噬能力,在水中滄龍用肺呼吸,並且視覺較弱,聽覺和嗅覺發達。
  • 地表十大巨獸排名,獅子老虎在它們面前如同玩具一般!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生活著數以萬計的動物,這些動物中不乏有體型龐大的巨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地表十大巨獸排名,獅子老虎在它們面前如同玩具一般!
  •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 遠古十大海洋兇猛巨獸排名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遠古十大海洋兇猛巨獸排名史前海怪前五排名,在此我們舉例說明一些比較厲害的史前海怪,按厲害程度排名。當然見仁見智。鄧氏魚捕獵還有一種武器強大的吸力,其瞬間張開的大嘴能將食物一下子吸進嘴裡,然後咬力十足的牙齒就派上用場了。隨著進化中的魚類越遊越快,鄧氏魚開始面臨食物危機。身軀龐大的它們追不上獵物,於是,這種泥盆紀的海怪漸漸滅絕了。
  • 毀滅城市的破壞之王 銀幕十大狂暴巨獸
    這樣的改編也許無法令遊戲玩家滿意,甚至從怪獸電影的角度來說也有點俗套,但顯然道恩·強森拯救巨猩夥伴、聯手大戰驚天巨獸的故事設定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讓觀眾同感,同時也更有噱頭,更有市場號召力。畢竟遊戲原作腦洞大開人類變巨獸的粗暴劇情更適合拍成B級恐怖片,而非《狂暴巨獸》這樣老少鹹宜的娛樂大片。
  • 地球上的十大「史前巨獸」,霸王龍僅排第五,第一名讓人不寒而慄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地球上的十大「史前巨獸」,霸王龍僅排第六,第一名讓人不寒而慄!在1萬年前的地球,恐怖鳥無疑是恐龍的接班人,成為地面上最可怕的掠食動物。澳洲大陸上到處都是這種古巨蜥,它們能夠襲擊比自己大一倍、體重比自身重10倍的獵物。
  • 當《我的世界》上百米高的巨獸出現 你是感到治癒還是恐怖?
    不知道是不是人類知道自己在宇宙中太過渺小,所以對於巨大的事物都有種莫名的崇拜感。比如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我的世界》大神們創造的巨獸,除去震撼就是嚮往了。遊戲的自由度可以讓我們盡情發揮創意,不管原型基於現實還是純腦補,一群不可思議的巨獸正在向我們走來。
  • 無論好壞都難逃死亡命運 科幻電影中的十大巨獸
    不少的電影作品中,為了凸顯主角,都會加入一些身體巨大,擁有特殊能力的巨大怪獸來滿足影迷的需求,這種感官上的刺激會讓觀影者更快的進入到電影世界當中。當然,這些怪獸在電影中有的充當反面角色被主角消滅,還有的卻是正面角色,但因世俗的偏見,最後也並沒有很好的結局,就讓我們來看看電影當中的十大巨獸。《奧特曼》系列作為奧特曼們永遠的小夥伴,各類巨大怪物一直也在各種作品裡頻繁出現,以它們為主題的科幻電影更是不乏經典。
  • 十種史前海洋巨獸
    現代雖然還有很多海洋巨獸,但是遠沒有史前海洋巨獸那麼恐怖,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史前十大海洋巨獸,皆是頂級掠食者。 巨齒鯊,生活在1500萬年前,它的最大身長範圍是18米, 體重50~70噸,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掠食者之一,巨齒鯊也許是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
  • 《狂暴巨獸》:強森攜手巨獸,保衛地球!
    今天為大家帶來由道恩強森主演的科幻電影《狂暴巨獸》。說實話,小編本人也是強森的忠實影迷。話不多說,看看今天,巨石強森又給我們營造了一個什麼樣的硬漢形象。影片開始,位於宇宙中的空間站上,發生了嚴重的事故,一隻老鼠因為人類的基因飾演而發生了變異,它的體型變得巨大無比,並且殺死了空間站上的所有科學家,唯獨有一個女孩活了下來,帶著研究成果返回了地球。但是在返回的過程中,救生艙沒能頂受住大氣層的壓力,直接爆炸,導致基因研究成果散落在各地。
  • 地上沒空間咱就上上天 十大探索宇宙的精品電影
    地上沒空間咱就上上天 十大探索宇宙的精品電影
  • 世界十大遠古海洋巨獸
    第二,藍鯨作為現存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來說,比起那些遠古巨獸顯得還是太小了。那麼,今天我們就從體型上,來盤點一下已經滅絕的史前時期十大水中巨獸。雖然滄龍類的歷史很短(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隨後和恐龍一起滅絕),但卻一路乘風破浪,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上龍類和魚龍類的滅絕導致的生態位空缺它生活於白堊紀的馬斯垂克階(約7000萬至6500萬年前)的海洋中,分布於世界各地。第一具化石於18世紀末期在荷蘭默茲河附近的白堊巖層中被發現。
  • 十大神秘史前巨獸揭秘 霸王狗可與恐龍爭鋒
    脊龍可能是迄今陸地上最大的掠食者。  巨牙鄧氏魚  鄧氏魚是史前一種可怕的魚類,它的牙齒猶如鋒利的匕首,體長大約30英尺。目前,地球上現存生物最強咬力物種是土狼,大約2000牛頓。它們很容易咬碎骨骼,相比之下霸王龍的咬力大約是13000牛頓。而鄧氏魚的咬力能夠達到1.5億帕斯卡,大約每平方英寸咬力達到2200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