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每日練|芬蘭地圖信息傳,基礎知識腦海泛(2020屆044)

2021-02-23 地理蹊

本文由地理蹊傾情首發編輯整理製作,如有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雖免費交流使用,但保留譴責直接拿過去作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權利。

新啟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運題目,而是分析題目中的解題思路與知識含義。歡迎您在留言欄內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以共同交流。歡迎關注」地理蹊「公眾號,並用微信手機或PC版瀏覽。

2020屆成者高三摸底考

芬蘭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湖泊約18.8萬個。森林覆蓋率高達75.3%,木材蓄積量22億立方米,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圖7為芬蘭地圖,據此完成23~25題。

23.芬蘭國土南北最大跨度約為

A.550km         B.1150km 

C.2250km      D.3350km

24.芬蘭湖泊眾多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斷裂下陷    D.海水作用

25.芬蘭成為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的基礎條件是

A.海運發達    B.技術先進 

C.原料豐富    D.市場廣闊

本題組以芬蘭地圖為背景材料,以芬蘭國土南北最大跨度、芬蘭湖泊眾多的形成原因、芬蘭成為世界第二大紙張及紙板出口國的基礎條件為切入點,考查經緯網應用之距離計算、湖泊成因、塑地表形態的內外力作用、產業區位條件等相關知識及獲取信息、調動及運用知識的能力。題組難度偏易,對解題者地理基礎知識檢測效果較好,解題時需要留意材料中所給的相關的信息及原有地理基礎知識的回顧。

BAC    23、本小題考查經緯網之距離計算。從圖中可以看出芬蘭國土大致位於北緯60-70度範圍左右,緯度跨度大致為10度,而在經線上緯度每隔1度距離大約為111km,故國土南北最大距離大約為10*111km,即大約1110km,所給選項中1150km最接近,故B正確。

24、本小題考查塑地表形態的內外力作用之湖泊的形成原因。這裡給出兩種分析思路:(1)、結合所學知識,歐洲西部多冰磧地貌,且芬蘭緯度較高,這裡湖泊形成以冰川作用形成為主,A正確; 

(2)、流水作用形成的湖泊大多位於河流中遊或下遊或地勢較低洼處,從圖上看出這裡的湖泊有的位於源頭,有的與河流沒有直接聯繫,位於中遊較少,且湖泊所在處大多地勢相對較高(根據河流流向可以判斷出),芬蘭東部降水相對較少,湖泊大多位於東部且沒有位於沿海區,流水及海水作用影響不到,流水形成湖泊大多為牛軛湖,海水大多為潟湖或海成湖(類似於黑海等),B、D不對;斷裂下陷形成的湖泊大多受板塊斷裂或斷層活動影響雖狹長狀,而地質上這裡並沒有斷裂現象,特別是南部沒有山或裂谷,D不對。

25、從材料可知:芬蘭森林覆蓋率高達75.3%,木材蓄積量22億立方米。而紙張與紙板的生產可以以林木作為主要原材料,所以它的基礎條件應是原料豐富,C正確。海運發達、技術先進、市場廣闊則是在能生產出更多的紙張或紙板的基礎能力上才會考慮到的,故ABD不能稱之為基礎條件。

圖片來自百度搜圖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

因為有你,所以變得更好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