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秘密之羞羞系列:Y染色體將在460萬年後消失?

2020-09-21 閒書碎片

進入不可描述地帶:Y染色體將在460萬年後消失

在漫長的文明史裡,我們絕大多數時間都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生來是男性,另一些人生來是女性。

我們現在知道,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男性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這就是導致兩者性別差異的原因,而這種認識,來得很晚。哪怕到了19世紀末,科學家仍普遍認為,性別不是由化學物質決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飲食、氣溫甚至女性懷孕初期的情緒等決定的。

解決這一問題邁出的第一步是在1891年,德國中部哥廷根大學年輕的動物學家赫爾曼·亨金(Hermann Henking)在研究一種火蜂的睪丸時,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在他研究的所有樣本中,一條染色體總是與另一條保持距離。和如今人們想的不同,亨金稱之為「X」不是因為它的形狀,而是因為它顯得很神秘。他的發現引起了其他生物學家的興趣,但亨金本人似乎不為所動。沒過多久,他在德國漁業協會找了一份工作,餘生都在考察北海的魚類資源,而且,據我所知,他再也沒觀察過任何昆蟲的睪丸。

亨金偶然發現染色體規律14年之後,大西洋彼岸出現了真正的突破。賓夕法尼亞州布林莫爾學院一位名叫內蒂·史蒂文斯(Nettie Stevens)的科學家在對粉蟲的生殖器官做類似的研究。她發現了另一條疏離的染色體,並且意識到它似乎在決定性別方面扮演著角色(這是她的關鍵洞見)。她按照亨金起名時所用的字母順序,稱它為Y染色體。

圖總是把X和Y染色體表現為大致接近X或Y的形狀,但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它們看起來並不像字母表中的任何字母。在細胞分裂過程中,X染色體確實短暫地呈X形,但此時,所有與性別無關的染色體也都呈X形。Y染色體僅在表面上與Y相似,但它們跟自己的命名字母有著稍縱即逝的相似之處,實在只是個驚人的巧合罷了。

從歷史的角度看,染色體太難研究了。它們大部分時間的存在形式,都是細胞核中難以分辨的團塊。數清它們的唯一方法是趁細胞分裂時從活細胞中獲取新鮮樣本,而這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按一份報告所說,細胞生物學家們「眼巴巴地站在絞刑架底下,為的是搶在死刑犯被處死之後,染色體又還沒凝結成塊之時就修復其睪丸」。即便在這個時候,染色體也趨於重疊模糊了,除了能粗略地數個數目出來,什麼也沒法幹。

但在1921年,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細胞學家西奧菲勒斯·佩特(Theophilus Painter)宣布,他獲得了一些不錯的圖像,並信心十足地斷言自己數出了24對染色體。這個數字一直保持不變,基本無人懷疑,直到35年後的1956年,研究人員做了一次更仔細的檢驗,發現我們只有23對染色體。

直到最近人們才剛剛知道,到底是什麼讓我們一部分人是男性、一部分人是女性。1990年,來自倫敦國家醫學研究所和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Imperial CancerResearch Fund)的兩支研究團隊才在Y染色體上確定了一個決定性別的區域,並稱之為SRY基因。經過了無數代製造小男孩和小女孩的繁衍之後,人類終於知道自己是怎麼做到的了。

Y染色體是個奇怪的小矮子。它只有大約70個基因;其他染色體則有多達2000個以上的基因。1.6億年來,Y染色體一直在萎縮。據估計,按照它目前的惡化速度,再過460萬年它就會完全消失。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男性會在460萬年以後消失。決定性別特徵的基因,大概會轉移到另一條染色體上。此外,我們操縱生殖過程的能力,在460萬年裡可能會變得更加精湛

性別可能會稀釋我們對後代的個體貢獻,但它對整個物種來說功莫大焉。靠著基因的混合和匹配,我們獲得了多樣性,這帶給我們安全和適應力。基因多樣性讓疾病難以在整個種群內蔓延,還意味著我們可以不斷演變。我們可以保留有益的基因,拋棄那些妨礙人類共同幸福的基因。

就人類存在的領域而言,大概沒有什麼問題比更缺乏確定性,或者說,更難以啟齒進行公開討論的了。有多少人曾在親密關係中對伴侶不忠?數據為20%~70%不等,一切取決於你參考的是諸多研究裡的哪一個。

問題之一在於,一旦受訪者認為自己說出的答案他人無法核實,就不自覺地說出與事實不符的話。在一項研究中,女性受訪者以為自己跟測謊儀接在一起,她們回憶起的性伴侶數量就增加了30%。



尤其值得指出的一項研究來自1995年在美國所做的「性問題的社會構建」調查,由芝加哥大學和全國民意研究中心聯合進行,受訪者在接受訪問時,可以讓他人(多為孩子或現在的性伴侶)在場陪伴,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幾乎無法得到完全坦率的回答。事實上,事後的調查顯示,如果有他人在場,回答前一年跟不止一個人發生過性關係的受訪者的比例,就從17%降到了5%。

該項調查的其他許多不足之處也遭到了批評。由於資金問題,只有3432人接受了採訪,而不是原先計劃的20,000人,而且,由於所有受訪者都是18歲以上人士,報告沒有就少女懷孕、節育措施或其他對公共政策至關重要的問題給出結論。此外,這項調查只針對家庭,因此它排除了大學生、囚犯、部隊軍人等過著集體生活的成員。這一切,令報告的結論受到了質疑,甚至有人認為它完全沒用。

性事調查的另一個問題是,人有時候就是蠢,對此,我實在沒有找到什麼委婉的說法。劍橋大學的大衛·斯皮格爾霍爾特(David Spiegelhalter)在《從數字看性:有關性行為的統計數據》這本了不起的書裡報告了另一項分析,調查者問受訪者,在後者眼裡,什麼構成了圓滿的性行為。差不多有2%的男性受訪者說,插入式性交不夠格,這讓斯皮格爾霍爾特禁不住好奇,在「他們感覺做完全套之前」,到底還想要等到些什麼。

由於存在這些困難,兩性研究領域給出的統計數據可疑,是有悠久歷史的。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這個話題充滿了重複但卻毫無根據的陳述和統計數據。有兩個經久不衰的說法是,「男人每隔7秒就會想到性」和「人一生中平均接吻時間是20,160分鐘」(336小時)。

事實上,根據真實的研究,大學生年紀的男性每天想到性19次,在清醒時間裡大約每小時想一次,跟他們想到食物的頻率差不多。大學女生想到食物的次數比想到性的次數要多,但她們對兩者想到的次數都不太多。沒有人會每隔7秒就做一件事,除了呼吸和眨眼睛。同樣地,沒人知道一個人一生中平均用多長時間來接吻,也沒人知道20,160分鐘這個精確而又持久的數字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從更積極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做愛的中位數時間(至少在英國)是9分鐘,不過,完整過程(包括前戲和脫衣)更接近25分鐘。按大衛·斯皮格爾霍爾特的說法,每一次性行為平均消耗的能量,對男性來說約為100卡路裡,對女性是70卡路裡。一項綜合分析顯示,老年人性愛後3小時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會增加。

男女之別

人們有時會說,男女之間的基因差異比人類跟黑猩猩之間的差異還要大。這完全取決於你怎樣衡量基因差異。但不管怎麼說,這種說法在任何實際意義上顯然都毫無意義。黑猩猩和人類或許有多達98.8%的基因相同(取決於基因的測量方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作為生物只有1.2%的不同。黑猩猩不能與人交談,不能做飯,也沒有4歲的人類孩子聰明。顯然,問題不在於你擁有什麼樣的基因,而在於你擁有的基因怎樣表達,即基因得到了怎樣的使用。

  • 男女兩性在許多重要方面毫無疑問非常不一樣。女性(我們這裡說的是健康、勻稱的女性)比勻稱、健康的男性多50%的脂肪。這不僅使女性顯得更加柔美,對求婚者更顯曼妙,還令得她有更多的脂肪儲備,可以在困難時期用於產奶
  • 女性的骨骼磨損得更快,尤其是更年期之後,所以她們在晚年生活中會遭受更多的骨折骨裂
  • 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是男性的兩倍(部分原因是她們的壽命也更長),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也更高。
  • 她們代謝酒精的方式不同,意味著她們更容易喝醉,而且比男性更容易得肝硬化等酒精相關的疾病。
  • 女性就連拎包的方式都跟男性不同。據信,女性臀部更寬,這樣一來,就必須減小前臂垂直承載角度,擺動的手臂才不會一直撞到腿。這就是為什么女性拎包時通常是手掌朝前(這樣手臂就可以稍稍張開),而男性則是手掌朝後。
  • 女性和男性心臟病發作的方式截然不同。女性心臟病發作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腹痛和噁心,使得病情頻遭誤診。
  • 男人另有不同的地方。他們患帕金森病的概率更高,自殺的概率也更高,只是患臨床抑鬱症的概率更低。
  • 他們比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染(不光人類如此,幾乎所有物種都如此)。這或許意味著某個尚未確定的激素或染色體差異,也可能只是因為男性總體上過著風險更大、更容易感染的生活。男性死於感染和身體傷害的概率也更大,儘管這又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它到底是因為男性在激素上缺乏抵抗力,還是因為他們太驕傲太愚蠢而沒有及時尋求醫療救助(又或兩者同時成立)。

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因為直到最近,藥物試驗還常將女性排除在外,基本上是因為擔心月經周期可能會導致結果存在偏差。

2017年,倫敦大學學院的朱迪斯·曼克(Judith Mank)接受BBC廣播4臺《科學內幕》(Inside Science)節目採訪時表示:「人們一直以為,女性只是體格比男性小20%,其他方面都大體相同。」

我們現在知道,遠遠不是這樣。2007年,《疼痛》(Pain)雜誌回顧了過去10年發表的所有研究結果,發現近80%的研究結果來自純男性測試。2009年《癌症》(Cancer)雜誌以數百項臨床研究為基礎,發表了一篇關於癌症試驗的報告,其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性別偏差。這些發現意義重大,因為女性和男性對藥物存在非常不同的反應——而這些反應的不同,往往遭到了臨床試驗的忽視

多年來,苯丙醇胺一直被廣泛用於感冒和咳嗽的非處方藥物中,直到人們發現它顯著增加了女性出血性中風的風險,但它對男性並無影響。

類似地,一種名為息斯敏(Hismanal)的抗組胺藥,以及一種名為氟苯丙胺(Pondimin)的食慾抑制劑因為表現出對女性存在嚴重風險後遭到撤回,但此時,前一種藥物已經上市了11年,後一種藥物已上市24年。

美國流行的安眠藥安必恩(Ambien)在2013年將女性的推薦用量減少了一半,因為人們發現,如果女性要在次日早晨開車,很大一部分人的表現會受到削弱;男人卻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

解剖學角度來看,女性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方面:她們是人類線粒體的神聖守護者,而線粒體,是我們細胞關鍵的小小發電廠。懷孕期間,精子並不傳遞任何線粒體,因此所有線粒體信息都只通過母親代代相傳。這樣的系統意味著,一路上將出現大量的滅絕。

一個女人將線粒體賦予自己所有的孩子,但只有她的女兒擁有相同的機制把它傳給下一代。故此,如果一名女性只有兒子或者根本沒有孩子,那麼,她個人的線粒體脈絡便將與她一同消亡。她所有的後代仍然擁有線粒體,但它將來自其他遺傳線上的母親。最終,由於這些局部滅絕,人類的線粒體池每一代都會縮小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線粒體池大幅縮小,帶來了一個令人不可思議而又奇妙的結果:今天的我們所有人都是同一位線粒體祖先的後代——這位祖先是2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位女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我們所有人的母親。

對女性的了解

在有歷史記載的大部分時段,我們對女性及其組成知之甚少。瑪麗·羅奇在《科學碰撞「性」》一書中寫道,雖說對受孕和女性整體福祉至關重要,但「陰道分泌物是唯一一種我們幾乎什麼都不知道的體液」。

專屬女性的事宜(尤其是月經)在醫學上幾乎完全成謎。更年期(顯然是女性生命中的另一個裡程碑事件)直到1858年才正式引起人們的注意。

腹部檢查很少進行,陰道檢查幾乎從不進行,頸部以下的任何檢查,大多是醫生在被褥下盲目摸索,眼睛牢牢地盯著天花板。許多醫生會使用道具人偶,好讓女性患者指出受影響的部位,不必透露甚至不用提到它的名字。

1816年,巴黎的勒內·雷奈克(ReneLaennec)發明了聽診器時,最大的好處不是它改善了聲音的傳輸(把耳朵靠近胸部,其實效果差不多好),而是它讓醫生可以不直接接觸女性身體就檢查其心臟和其他內部運轉。

男性對女性解剖學的無知相當令人震驚,尤其是當你想到,在其他領域,男人們是有多麼渴望了解它。一項針對1000名男性的調查(這項調查是和一項名為「婦科癌症宣傳月」的活動聯合進行的)發現,大多數男性無法準確定義或識別女性的大部分私處——外陰、陰蒂、陰唇,等等。一半的人甚至無法從示意圖中找到陰道。

外陰(vulva)是完整的生殖器套裝:陰道開口、陰唇、陰蒂,等等。外陰上方的肉丘,叫作「陰阜」。外陰的頂部是陰蒂,這裡包含了大約8000條神經末梢,每單位面積的數量,多於其他任何女性解剖結構。按我們現在所知,陰蒂的存在完全是為了帶來愉悅。大多數人,包括女性,都不知道陰蒂可見的部分(陰蒂頭)只是陰蒂的頂端。陰蒂的剩餘部分深入體內,沿陰道兩側向下延伸約12釐米

陰道是連接外陰到子宮頸及子宮的通道。子宮頸(cervix)是環狀瓣膜,位於陰道和子宮之間。它充當了看門人,判斷什麼時候讓物質(如精子)進入,什麼時候把其他東西(如月經期間的血和生產時的嬰兒)排放出來。根據男性性器官的大小,有時候,子宮頸在性交期間會遭到撞擊,一些女性感到愉悅,另一些則覺得不舒服或疼痛。

子宮(uterus,也叫womb)就是嬰兒生長的地方。通常,子宮的重量是50克,但懷孕後期有可能重達1公斤。子宮兩側為卵巢(ovaries),存儲卵子,同時也生成雌激素和睪酮等(女性同樣會分泌睪酮,只是遠遠不如男性多)。卵巢通過輸卵管與子宮相連。卵子一般在輸卵管中受精,接著向外推入子宮。

男性

男性的生殖解剖結構要簡單直白許多。它基本上由三個外部零件組成——陰莖、睪丸和陰囊,至少概念上,幾乎人人都很熟悉。睪丸是產生精子和若干種激素的工廠;陰囊是上述物體的存儲地;陰莖是精子(精液的活性部分)的輸送裝置,也是尿液的出口。但在它們背後,還有其他結構充當輔助角色,也即所謂的附屬性器官,它們不太為人熟知,但同樣至關重要。我敢說,大多數男人從來沒有聽說過附睪,聽說自己的陰囊裡蜷縮著12米長的附睪,他們會大吃一驚。附睪是整齊盤繞著的細管子,精子在其中成熟。

其他附屬性器官同樣不為人知,但絲毫無損其重要性:尿道球腺,它產生潤滑液精囊,大部分精液來自於此;還有前列腺,在男性的整個成年期,前列腺替他產生精液,等到了晚年,就替他產生焦慮。

男性生殖解剖學裡長久未解的一個謎是,為什麼睪丸長在容易受到創傷的體外。通常的說法是,睪丸在較冷的空氣中能更好地運轉,但這忽略了事實:許多哺乳動物的睪丸都長在體內,而且運轉良好:大象、食蟻獸、鯨魚、樹懶、海獅等都是如此。溫度調節可能確實是睪丸效率的一個因素,但人體完全有能力處理這個問題,無須把睪丸放到那麼容易受傷的地方。畢竟卵巢可是安全地隱藏起來的。

陰莖的正常大小,也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20世紀50年代,按金賽性學研究所的記錄,陰莖勃起後的平均長度為13~18釐米。到1997年,一份包含了1000多名男性的樣本顯示,平均值在11~14釐米,下降得非常明顯。要麼是男性萎縮了,要麼是陰莖尺寸的可變性比傳統上認為的要大得多。說到底,我們不知道。

出於對生育能力的擔憂,精子接受了更為細緻的臨床研究。權威人士似乎普遍認為,高潮時精液的平均釋放量為3~3.5毫升(約一茶匙),平均噴射距離為18~20釐米。

相關焦點

  • Y染色體將於460萬年後消失,人類將何去何從?
    於是此後人類在工作之餘有了一個樂趣,那就是繁殖後代。這個故事是從多貢人和蘇美爾文明的神話傳說中得到的靈感。用這個腦洞開篇,是因為今天咱們要聊的話題和這個小故事有那麼一點點聯繫。當今社會,剩男剩女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這背後有文化、經濟等等方面的原因。但是比剩男剩女現象更讓人焦慮的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科學家們發現男性的Y染色體似乎正在慢慢退化。
  • Y染色體一直在縮小,若以現有速度推測,它將在460萬年後消失
    -01-10 14:53:29 來源: 科學的糾纏態 舉報   學過中學生物的人都知道,人體的染色體有
  • 如果460萬年後Y染色體真的消失了,人類會變成孤雌生殖嗎?
    不同於頂天立地的男子形象,人類的Y染色體十分短小精悍。而且有科學家發現Y染色體已經在快速地退化,如果繼續保持這樣的退化率,Y染色體會在460萬年後完全消失。這個時間聽起來似乎很長,但地球上的生命其實已經存在35億年了。於是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如果Y染色體最後消失了,世界上就沒有男人了嗎?一切要從Y染色體的功能和起源說起。
  • 未來男性或消失?Y染色體500萬年後恐不復存在
    一半的精子中都攜帶有Y染色體,正是它們決定了後代將是男是女。如果存在Y染色體,則後代為男性;而如果缺少Y染色體,則後代為女性。如今科學家認為,Y染色體也許不到500萬年便會消失殆盡,導致男性的未來岌岌可危。肯特大學的彼得·埃裡斯博士(Dr Peter Ellis)與達倫·格裡芬(Darren Griffin)在一篇文章中探討了這一基因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
  • 如果Y染色體在500萬年後消失了,未來男性真的會消失嗎?
    文/仗劍走天涯 如果Y染色體在500萬年後消失了,未來男性真的會消失嗎? 生命真的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東西。雖然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我們可以得知,人類是通過不斷地進化和演變,在自然選擇中,發展成如今的樣子的。
  • 男性未來要消失:Y染色體500萬年後恐不復存在
    一半的精子中都攜帶有Y染色體,正是它們決定了後代將是男是女。如果存在Y染色體,則後代為男性;而如果缺少Y染色體,則後代為女性。如今科學家認為,Y染色體也許不到500萬年便會消失殆盡,導致男性的未來岌岌可危。肯特大學的彼得·埃裡斯博士與達倫·格裡芬在一篇文章中探討了這一基因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
  • 如果460萬年後Y染色體真的消失了,人類會變成孤雌生殖嗎?
    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Y染色體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成為男人。不同於頂天立地的男子形象,人類的Y染色體十分短小精悍。而且有科學家發現Y染色體已經在快速地退化,如果繼續保持這樣的退化率,Y染色體會在460萬年後完全消失。這個時間聽起來似乎很長,但地球上的生命其實已經存在35億年了。
  • 如果人類的Y染色體在500萬年後消失了,未來男人將何去何從?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46億年前,地球在一個銀河系邊緣地帶的太陽系誕生了。那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地球能夠演化為一顆宇宙中非常稀有的生命星球。後來還演化為更稀有的智慧文明星球,生命可以說是宇宙大爆炸以來出現的最神奇複雜的東西,揭開生命之謎,或者就可以破解宇宙的終極奧秘。
  • 如果Y染色體消失,男人會變成什麼樣?還會有男人嗎?
    在500萬年後,如果Y染色體消失,地球上還會有男人嗎?、46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有誰能夠想到在幾億年之後,地球會成為五彩斑斕的生命世界呢?女性的染色體是x和x,但是男性的第23對染色體則是x和y。這是決定男性特徵的一組DNA,根據生物學的研究來看,決定人類產生的後代是男還是女和女性的關係並不大,而是由男性體內的x和y染色體所決定的。可以說染色體的存在,決定著人類未來進化和演化的方向,然而在研究的過程中,科學家卻發現男性身體裡面的y染色體正在逐步的減小,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消失。
  • Y染色體正在消失,男性將會怎樣?
    最近,肯特大學的基因學教授達林·格裡芬為澳大利亞解釋型新聞網站對話網撰寫了一篇名為《Y染色體正在消失——那麼男性將會怎樣》的文章。他表示Y染色體已經在快速地退化,據推測,會在460萬年後完全消失。不過即使如此,也並不意味著男性會消失。  Y染色體攜帶著決定胚胎是雄性(XY),還是雌性(XX)的SRY基因。
  • 人體內的Y染色體正在逐漸減少,說明男人就要消失了?
    人體內的Y染色體正在逐漸減少,說明男人就要消失了?人的性別是由體內的DNA所決定的,每個人都有22對常染色體。而區分性別的染色體則是第23對。女性則是xx,而男性則是xy。正因為染色體的不同,所以人世間才有了男性和女性之分。也因為有所傳承,人類文明歷經幾百萬年的時間,至今還在繼續。
  • 460萬年後 男人將不復存在?!
    更重要的是, Y染色體會迅速退化,徒留女性擁有兩個完全正常又完美的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X染色體和一個萎縮的Y染色體。如果同樣的退化率持續下去,Y染色體在還有460萬年就會完全消失。這聽起來可能很長,但當你發現地球已經存在了35億年時,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Y染色體並不總是這樣的。
  • 未來將沒有男性?Y染色體可能會消失,人類會滅亡麼?
    我們都知道,人類之所以有男女之分,不是因為女媧造人的時候分出了男女,也不是因為亞當夏娃的故事,我們人類之所以有男女之分,就是因為我們的基因中有Y染色體和X染色體,所以才出現了男女的區別,而男性擁有Y染色體,女性則全是X染色體。
  • 如果人類的Y染色體消失,男人會還存在嗎?
    而決定人類性別的是一對性染色體。人類的性染色體有兩種,一種是女人的XX染色體,另外一種是男人的XY染色體,當男人的X染色體與女人的XX的染色體結合後,一定是女性,當男人的Y染色體與女性的XY染色體結合,有一種是XX,生的孩子是女性,另外一種情況是XY染色體,生的孩子是男孩子。因此在這裡也為女性平反一下,生男生女其實是由男性決定的,而不是由女性決定的。
  • 科學家發現男性Y染色體正退化,男性會消失嗎?
    如今人類成為了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高級文明,在數萬年的演變中,我們的祖先在殘酷的競爭中,戰勝了優勝劣汰,倖存了下來,我們也進化成了如今的姿態。目前人類所接受的說法是古猿進化,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古猿,在人類演變的過程中,基因發生了改變,誕生了男女和不同膚色的種群。
  • 科學家發現,決定性別的Y染色體正在慢慢消失,男人下場如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構成的,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構成的,這是兩者之間區別最大的地方,y染色體是男性獨有的。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外在差異也是由它決定的,由此可見y染色體多麼的重要。看到這裡有的讀者會說,Y染色體對於男性如此重要,有一天消失了怎麼辦呢?是不是就代表著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男人了呢?
  • 如果人類的Y染色體消失,男人還會存在嗎?
    而決定人類性別的是一對性染色體。人類的性染色體有兩種,一種是女人的XX染色體,另外一種是男人的XY染色體,當男人的X染色體與女人的XX的染色體結合後,一定是女性,當男人的Y染色體與女性的XY染色體結合,有一種是XX,生的孩子是女性,另外一種情況是XY染色體,生的孩子是男孩子。因此在這裡也為女性平反一下,生男生女其實是由男性決定的,而不是由女性決定的。
  • Y染色體會消失?男性將不復存在?
    2002年,格蕾芙和其他科學家在《自然》上發表文章,指出從早期哺乳動物到靈長類的進化過程中,Y染色體的個頭一直在縮小,並預言雄性染色體會在1000萬年內消失。這讓許多人想知道,男性是否也會隨之消失。1950年,美國人類遺傳學協會主席,遺傳學家科特·斯特恩發表了一次演說,提到Y染色體上基本沒什麼基因在體內被表達。2002年,格蕾芙和其他科學家在《自然》上發表文章,指出從早期哺乳動物到靈長類的進化過程中,Y染色體的個頭一直在縮小,並預言雄性染色體會在1000萬年內消失。這讓許多人想知道,男性是否也會隨之消失。為了檢驗這個理論,佩吉和他的同事開始研究Y染色體的進化史。
  • 科學研究發現,決定性別Y染色體正慢慢消失,X染色體將取而代之?
    科學家發現,Y染色體在慢慢消失,男人下場如何?其實地球發展至今已經有幾十億年的時間,根據科學研究顯示,最早的地球生命體誕生,大約是在地球產生後十億年,可以說生命發展至今,已經有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了,在如此漫長的歲月當中,生命歷經了無數次的進化和繁衍,地球上生物的多樣性也是從不斷的增加到如今開始出現減少,雖然我們能夠發現,這麼長的一段時間
  • Y染色體的退化和消失,與性別的消失沒有必然的聯繫
    」消失了相比於X染色體, Y染色體是非常不穩定的,我們可以把染色體想像成為一個丟三落四的小朋友,每次出門都會丟那麼一塊錢,可是如果是兩個小朋友結伴出行的話,他們相互提醒還能將對方丟掉的錢撿回來,就不太可能出現丟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