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是一種主要以金屬當做筆身的筆類書寫工具,透過中空的筆管盛裝鋼筆墨水(多為黑或藍),通過重力和毛細管作用,再經由鴨嘴式的筆頭書寫,寫時輕重有別,可說是西方書法的書寫工具。大部分鋼筆的墨水可再填充,一般使用如眼藥水的小瓶或是吸管來填充墨水。關於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發展進程很緩慢,不過,直到第19世紀初期,在生產過程中發明了一種穩定加速流的鋼筆。只有3點關鍵的發明,卻使鋼筆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書寫工具。這些發明就是: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
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於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誌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鋼筆盒一陣之後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華特曼的僱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於20世紀初期,採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採用了皮膽後,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常用的毛細管筆。還有一些美術鋼筆等。
現在,有了墨囊鋼筆,舊的吸墨鋼筆就不用了。墨囊鋼筆不用吸墨,插上專用的墨囊,就可以使用了。
鋼筆的種類和型號很多。根據鋼筆筆尖的成分不同,可分為金筆、銥金筆兩種。
金筆
筆尖採用黃金合金,筆尖較軟,彈性好,手感舒適。但金筆的價格較貴,筆尖軟,而且不好掌握,初學者不宜使用。
銥金筆
筆尖不含黃金,部分筆尖鍍金,筆尖較硬,但物美價廉,是初學寫字比較合適的工具。
金筆尖、銥筆尖之所以比鋼筆尖耐用,秘密都在鋼筆尖上的小圓粒。這小圓粒是銥釕合金做的,它非常堅硬耐磨。據上海金星金筆廠實驗,如果把金筆尖和鋼筆尖同時放在油石上磨,一小時後,金筆尖只磨損0.07毫米,而鋼筆尖磨損達5毫米之多!
雖然價格相差懸殊,但是筆尖的銥粒都是特種合金"銥,釕"的合金!之所以順滑度相差那麼多那是因為打磨方式和精細程度不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金筆和銥金筆是一樣的。但是製作材料和手感不同,這就導致了價格上的差距!
墨水裡含有少量硫酸,但是這點腐蝕性的硫酸,會給鋼筆帶來嚴重的威脅。如果鋼筆尖是普通的鋼鐵做的,經不住硫酸的腐蝕,壽命長不了。什麼金屬能抗拒腐蝕呢?黃金、銥和不鏽鋼。黃金是耐腐蝕的金屬,人們想到用它來製造鋼筆尖,不過,純粹的黃金太軟,不能直接用來造筆尖。我們平常說的金筆,筆尖都是合金。比較好的金筆的筆尖上標有14K的字樣,表示含黃金58%,另外還有白銀和紫銅:標有12K的,表示含黃金50%。這樣,不但提高了硬度,彈性還特別好。金筆尖上的那個銀白色的小圓粒,叫銥金粒。它是一種合金,以銥為主,還有其他稀有金屬,特別耐磨。因為寫字的時候全靠它在紙上划過,它的一生往往要「行萬裡路」。銥金筆尖是用不鏽鋼做成的,幸好,銥金筆尖上的小圓粒與金筆上的完全相同。因此,銥金筆的使用效果與金筆差不多,價錢卻便宜得多。所以價廉物美的銥金筆十分受歡迎。普通的蘸水筆和鋼筆,它們的筆尖上沒有鑲嵌銥粒,使用壽命就短多了。
步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中性筆的崛起,鋼筆影響力越來越小,國產筆廠大都走上了仿造的道路,出現了很多新生品牌,其中較有影響的為江西文港人生產的品牌,如:羅氏、依人、古典文、華仕萊、保爾、爛筆頭、勞文、德文、富利文、華宏、金豪、書利、藍泊、愛好等,文港於2008年成功獲得上海英雄筆廠的2條生產線經營權,雙方在料筆、水芯筆等方面進行合作。這些品牌,除與英雄筆廠合作的生產線外,大都走低端路線,並沒有形成大的品牌影響力。
比較特殊的,但是的確算是後起之秀的一個品牌——公爵(Duke),它是由上海金皇冠金筆有限公司創立的品牌,這家廠商在品牌經營上頗有建樹。「公爵」牌在歐洲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冊,在德國成立了德國公爵金筆有限公司,所以在國內也打上了「德國上海金皇冠金筆有限公司」的頭銜,受德國制筆工業的薰陶,公爵的產品質量逐漸完善,並且在國際上獲得了一定影響力。在國內迫於國人心理影響,「公爵」就變成了「德國公爵」。坊間流傳:公爵的筆桿是國產,而筆尖則是由德國加工的。「德國公爵」,是中國人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