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靜脈識別技術原理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徵(如指紋、人臉、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根據人體生理特徵的不同來進行識別的技術,目前已經有靜脈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人臉識別、掌紋識別、聲紋識別、腦波識別等各種不同的識別方法。
手指靜脈識別是一種利用近紅外線對生物體體內的靜脈進行照射,通過取得的圖像並進行加密,驗證的技術。醫學研究證明,手指靜脈的形狀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即每個人的手指靜脈圖像都不相同,同一個人不同的手指的靜脈圖像也不相同;健康成年人的靜脈形狀不再發生變化。這就為指靜脈識別技術提供了醫學依據。
手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應用
與指紋、臉型等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手指靜脈識別技術具有指靜脈隱藏在身體內部,被複製或者盜用的機會很小,使用者心理抗拒性低,受生理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小,克服了皮膚乾燥,油汙,灰塵,皮膚表面異常等因素,原始手指靜脈影像從被捕獲到數位化處理,整個過程不到1秒等,並可觸發的高準確識別率(認假率0.0001%,拒真率0.01%,註冊失敗率0%)等多項重要的特點。最突出的是,靜脈識別是活體識別,必須有血液的流動才能進行識別。這些特性使手指靜脈識別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遠勝於指紋、臉型、聲紋、掌紋等識別特徵外露的生物識別技術。
也正是因為靜脈身份認證具有的明顯技術優勢,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將其應用在機要信息保密、授權管理、門禁考勤管理等諸多涉及身份確認的領域。在日本,手指靜脈身份認證技術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指紋、臉型等生物認證技術排名第一,連銀行的ATM機都已經普遍運用手指靜脈身份認證取代銀行存取款密碼,使儲戶和銀行的資金更安全。
在我國,手指靜脈身份認證的應用也正蓬勃興起,國內已有十餘省市的社保基金管理部門運用手指靜脈認證技術為離退休人員進行生存認證,並作為養老金發放的依據。
微盾科技作為全球靜脈識別技術領軍者、領先的可信身份認證解決方案供應商,指靜脈相關專利累計已超70項。在靜脈識別技術、靜脈識別智能終端、多模態身份識別與可信身份認證綜合解決方案等領域均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
從指靜脈模塊、身份識別智能終端、到「一指互聯」多模態可信身份認證綜合解決方案,微盾科技以靜脈識別技術為核心,已打造一整套完整的「芯-端-雲」產品服務體系,廣泛應用於社保、醫保、司法、金融、教育、醫療、智能家居、體育健身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