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是我國最高學府,它的一舉一動時常受到人們關注,譬如:2019年的新生招錄和新生開學典禮都成了全民關注的對象,「詩詞才女」武亦姝、「高考歷史最高分」楊晨煜等家喻戶曉的考生都被清華收入囊中。看著這些優秀的學子走進清華園,一些「想酸」的人都喪失了冷嘲熱諷的勇氣,誰叫那些清華新生實打實的高考成績放在那裡無可辯駁呢!只是,也有人自己考不上,卻喜歡無事生非,這不,前陣子就有流言說:清華大學就連數學15分、物理5分、英語0分的考生都錄取,根本配不上中國最高學府的美譽。
那麼,整個事情的始末到底是什麼情況?原來這個說法不是單說一個人,而是指兩個人。其中一個是90年前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錢鍾書。當時,他在清華的入學考試中,數學就考了15分。但是,這麼糟糕的成績,清華大學居然破格錄取,而且,當時清華校長還特別在校長室召見了他。於是,就有人把這個舊帳給翻了出來,認為清華90年前就「玩」關係戶,毫不自重。畢竟,那個時候,錢鍾書還是一個無名小卒,考得這麼差,憑什麼被錄取!
要想弄清楚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只有了解當時的相關史料才靠得住。根據錢鍾書的回憶錄記載,他當時報考清華的數學成績正如流言所述,不過,語文和英語成績還是考得不錯。倒是作證了傳言。接下來就是清華大學是不是因為其他原因,破格錄取的錢鍾書呢?我們可以找到清華大學1929年的新生招收標準,其中有一條如是寫道:國文、英文、算學三門平均分40分以上,其中國文和英文不低於45分,算學不低於5分。根據錄取標準,錢鍾書數學15分完全符合招錄標準。
問題接踵而來,數學只有15分,語文和英語到底考了多少分,達到平均分的要求嗎?錢鍾書的回憶錄中沒有相關資料,不過從他人回憶錄中卻能找到蛛絲馬跡。在1929年清華錄取的174名男生中,錢鍾書排在第57位,屬於中上位置,所以,並沒有所謂的「破格錄取」。至於校長親自接見,根據當時師生融洽關係以及清華人丁不旺的現狀,老師見學生也屬常態,不足為奇。
數學只考15分就被清華大學錄取指的是錢鍾書,那麼,「物理5分,英語0分」還能被清華錄取的又是何方神聖?這個人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名字叫錢偉長。他是錢鍾書晚兩屆的學弟,據他自己回憶,1931年報考清華大學時,數理化確實差強人意,好在歷史和國文是他最拿手的科目,兩科均拿了滿分。而1931年清華的新生招錄標準與1929年也有所不同,取消了最低成績的要求,只要平均分達標即可錄取。所以,錢偉長是清華「關係戶」的說法自然也毫無根據。
其實,除了錢鍾書和錢偉長以嚴重偏科的成績被清華錄取之外,諸如季羨林、吳晗、聞一多均有類似情況。季羨林是錢鍾書的學弟、錢偉長的學長,當時報考清華,數學就得了4分,但是,由於1930年也沒有最低成績的要求,所以,他也是符合招錄條件被錄取的;1931年考清華的吳晗,數學是零分。但是,根據相關史料和回憶錄記載,吳晗參加的不是新生測,而是轉學插班大二的考試,考試內容並沒有數學;聞一多則一直被傳聞就靠一篇文筆極似梁啓超的作文,就被清華錄取。事實上,他是因為這篇作文通過了初試,有了進京複試的資格。真正讓他被清華錄取,是因為複試中他得了江西籍的第二名。
流言被史實一一擊破之後,留下的只有一個疑惑,為什麼當時清華大學對於理科和外語成績要求這麼低?其實,這和當時的歷史環境有著密切關係。中學只有大城市才有,由於學費昂貴,能上得起中學的家庭更是非富即貴,所以,能夠接受英文和數學教育的人少之又少。而文史成績優秀的人那麼多,則是因為民國時期私塾教育依舊是主流,很多學生雖然不能接受現代中學教育,但是,傳統知識卻能夠打下良好基礎。所以,不僅是清華大學招生對理科和英語要求低,其他諸如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的要求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