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有個朋友突然許了個願望,想練字!於是我想起小時候拿著鉛筆在田字格上的描摹,和第一次拿鋼筆寫時的緊張。
如今電腦打字稀鬆平常,拿起鋼筆仿佛多了點情懷呢。而對作者來說,鋼筆滑過紙面的那筆觸,是喜悅,是欣賞,是過不去的過去。他說,哪怕這是書寫的最後五十年,也要堅持執鋼筆穿越半個世紀,一筆一畫地書寫人生。
文/ David
編輯/ Wanying
鋼筆,Fountain Pen。
1880年代是個有趣的年代,那10年間,人類文明準備開始高歌猛進。奔馳製造了人類第一輛的汽車,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愛迪生把電燈商業化。隨著汽車飛馳、電燈閃耀、1889年巴黎鐵塔的落成,似乎正宣告著下一個新世紀的美好願景正在人們眼前閃閃發亮。
而鋼筆,也閃耀在這其中。
在此之前,人們寫字主要靠沾水筆,需要寫幾個字便沾下墨水,艱苦的書寫不說,連帶出門都是件麻煩事,要是一個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抱歉,全部重來。
直到1867年墨水囊和輸送系統出現,然後80年代美國的Waterman開始大量製造鋼筆,這時開始,寫字這事才真正從體力活變成腦力活。
鋼筆在日文中,被稱作萬年筆。只要正常使用,一隻鋼筆使用數十年不是問題,鋼筆的主要原理是透過毛細現象慢慢流出墨水,而後透過筆尖與紙面接觸的銥點,把墨水導引導紙張上。所以,筆尖與銥點決定了一隻鋼筆書寫的手感與效果。
(筆尖最前端與紙張接觸部分就是銥點)
目前用於筆尖常見的材質大多是不鏽鋼、14K金或18K金(或標示為14C)。不鏽鋼筆尖調性較硬,相對較好控制,手感接近常用原子筆;K金尖因為含有黃金而具有延展性,普遍來說彈性較鋼尖軟Q,但能夠影響筆尖彈性的因素有許許多多,所以還是視筆尖的製造方式而定。
同樣構造的筆尖,黃金含量越多(K金數字越大),理論上彈性就會越好。畢竟中文書法基礎是毛筆(軟筆),適當的彈性對於稍有基礎功力的使用者,更容易表現出筆畫的姿態。
有些專門特製的筆舌,甚至可以非常有彈性,比如下圖(不過一般鋼筆別用力壓!會壞!)
(看到筆舌的分岔了嗎?要點要捺隨手捻來)
筆尖的粗細,取決於銥點的造型與尺寸,筆尖至少有四種字符的尺寸,歐美系鋼筆以「EF、F、M、B」做標記,借Pelikan官網一張圖:
日系筆則多以「極細、細、中、太」標記(有時也會用EF、F、M、B標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歐美系鋼筆的粗細大多會比日系大上一號,歐美系筆EF尖粗細大約會等同於日系筆的F尖。如果硬是要對比到原子筆的粗細(很不準)歐系EF大約會在0.5左右,日系可以到0.4。
鋼筆的坑龐大無比,我的評價不能代表什麼,有人覺的很好寫就一定有人覺得很差,而且每個人的寫字握筆姿勢大有不同,每個人都需要試試才知道筆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我目前手上的每日常備是這四隻:
由左到右是Pelikan M800、Montblanc 146、Lamy Safari、Sailor F4。柜子裡還有一隻鋼尖的Parker Frontier,出墨量大沒什麼彈性,略去不表。
Pelikan的歷史可以一路追朔到1838年,剛成立時公司主力是油畫美術顏料,直到1929年推出活塞上墨與觀墨窗的鋼筆,方建立在鋼筆中的名聲。
在最開始時,Waterman鋼筆的上墨方式是用滴管把墨水滴入筆身。用當時的話來說「保持鋼筆與手的同時整潔,是不可能發生的」,這個情況一直到Pelikan推出活塞上墨的Pelikan 100才獲得解決。
(Waterman在1880年代推出的鋼筆,附贈滴管一枚)
手上這隻M800是用人生第一筆薪水買的,前後重量平衡完美,出墨豐沛,號稱6周不寫依然可以達到一筆出水,F尖非常滑順,大量英文書寫利器。如果手不夠大可考慮M600,不過寫中文就算EF尖也沒有辦法太細緻。唯一缺點大概是筆身不輕,長時間書寫手部略為疲勞。
(每日用筆,墨跡勿怪)
萬寶龍或許是華人區識別度最高的牌子了,筆蓋上的六角星就跟勞力士一樣著名。有次開會,一整排人拿出來的都是萬寶龍,似乎不論做什麼,一旦上班就該買只萬寶龍才對得起自己一般……
雖說牌子目前觀感上是略有些俗氣,但就鋼筆本身而言,仍然是支不可多得的好筆。4810尖彈性非常好,甚至有勝過M800,筆尖雕花比Pelikan細緻,但由於手上這只是M尖,出水量豐沛到有點難以掌握,一般只拿來寫大字或籤名。尺寸約等於Pelikan M800,雖然價錢略高,但品質算對得住。
(私心覺得筆尖曲線比Pelikan秀氣)
雖然Lamy Safari這種設計看來很新潮,其實也已經上市30多年,應該很多有在寫鋼筆的朋友手上都有一隻,也是許多人的入門筆。握筆處有人體工學設計,ABS材質輕巧耐用,EF尖寫中文頗為適合,是我長年上課的主力用筆。託鋼尖堅硬調性所賜,使用超過五年,經過無數次大考,依然健壯。
由於目標在年輕人,顏色非常非常多,三不五時還會出現聯名款。推薦還沒買鋼筆的朋友可以玩玩,滑順美妙還無法體驗,日常開工已是綽綽有餘。價錢不貴200港幣左右應該就可以拿下,但是淘寶有已出現假貨,網購請當心。
我少數的日本筆,寫樂F4,小字眉批專用,寫得快的時候會有刷刷刷的聲音,易刮紙、會漏墨、握感差,塑料筆桿毫無設計可言。
但是,可以穩定寫極小字,而且非常、非常、非常的便宜,我買的時候只要60港幣左右吧(然後因為不送吸墨器,所以我又花了半隻筆的錢買了個吸墨器)。
順便也推薦下另一隻日本筆,白金牌3776金尖,有點刮紙,但是彈性極佳,中文利器,也不貴,不要特殊款500港幣就有。我用過朋友的,也準備收一支。
閒著沒事想碰手氣的朋友可以考慮下英雄牌,因為英雄牌價錢非常低,品質又非常不穩,所以常有人一口氣買十幾隻來看看能不能買到一隻好的(傳說中的黑科技?)
鋼筆另一大坑是墨水,沒有什麼特殊要求,Pelikan 4001買買就好了,價格便宜,性能良好。
不過要是想要玩點花樣的話,顏色自然不用說:
Pilot 色彩雫系列
還有一些特殊墨水,比如:
時代總會是會向前進步,未來也總是會成為過去。電燈現在大都被LED換下,汽油車那時被奔馳引為時代巔峰,而現在Tesla的Model S正在不消耗一滴油的滿世界跑。
鋼筆,也從每人一隻變成稀有珍奇。先是原子筆在過去的50年間,很大程度地宣告鋼筆的死期不遠,又是電腦與鍵盤在過去的20年間,對「筆」類們重重地補上一刀。
每每我拿出鋼筆,旁邊不熟的朋友定然會問:為什麼要用又貴又不耐摔的鋼筆?我也不知道,但我就是喜歡鋼筆那滑過紙面的筆觸。就像我知道LED又省電又明亮,但我依然喜歡鎢絲燈泡的溫暖光芒。我知道汽油車不環保又沒效率,但是我還是喜歡聽著引擎悅耳的轟鳴。我知道石英表便宜又準確,但是我還是無法忽略三問那清脆的報時。
每個人心中,總是有著那些過不去的過去,或許是為了紀念,或許是為了喜悅。時代總會往前,科技總會改變,但不代表你我都只能無條件地捨棄過去的所有珍惜。
或許我們所在的,已經是書寫的最後五十年。或許五十年之後,人們都已經忘記究竟該如何拿筆,就如同我們都已經不會用算盤一般,但我們知道,在這最後的五十年間,手中的鋼筆,會橫越半個世紀,一筆一畫寫下了我們的人生。
「Finisce sempre così. Con la morte. Prima, però, c'è stata la vita, nascosta sotto il bla bla bla bla bla. 」
---La grande bellezza
「通常事情的結束都是死亡。但首先會有生命,潛藏在這個那個當中說也說不完。」
---絕美之城
David,臺北出生,高雄長大,住過上海。高中做機器人拿了很多獎,但是後來選了文科。家具、舊貨、Apple控,價值相對主義信奉者,未來想去做企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