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細胞奧秘 感悟生命大美丨成都華陽中學舉辦細胞模型構建大賽

2021-01-16 行知微觀教育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逐步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探索實踐育人、活動育人的途徑。成都市華陽中學高一年級於2020年11月舉辦了「探索細胞奧秘,感悟生命大美——細胞模型構建」大賽,從籌備到作品展示歷時1月有餘,在這段時間裡,老師精心安排.用心指導,同學們積極準備.踴躍參加,截止最後共收到200餘件作品。

這些作品構建類型多——有動植物亞顯微結構,噬菌體、細菌結構,流動鑲嵌模型等等;選擇材料廣——除了有常見的橡皮泥還有瓶蓋、塑料、滴膠、橘子柚子皮、泡沫海洋球等等;作品創新高——亞顯微結構模型即可以看整體外形又可以打開看內部結構。用飯盒同時構建動植物細胞的獨特構思。這些優秀的作品充分展示了我校學子的風採。

高度重視 精心籌備

海報宣傳

生物教研組討論方案

本次活動一改往常由學生和老師組成評審小組進行打分的評選機制,改為由全校師生對作品進行投票。12月29日上午11點,參賽作品一經展出,立即吸引了大量老師和學生前來觀看,投出自己手中寶貴的六票。可以看出參賽的同學很激動興奮,而未參賽的同學略顯失望,激發了廣大同學進一步學習生物的興趣。

對比甄選 表彰優秀

通過統計票數選出特、一、二等獎的優秀作品並給作者頒發了證書。這次活動孩子們表示收穫滿滿,不僅僅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同時豐富了課餘生活,培養了競爭意識,更重要的是孩子們提到通過這種形式自己對細胞內結構的認識更加深刻,並且提到小小的細胞蘊藏著大大的奧秘,更加體會了它的「美」。

反思與收穫

部分優秀作品展示

此次活動在高2023屆年級的支持下,由楊才偉名師工作室協辦,高一生物組老師承辦,在全體高一生物老師的精心指導下,經過一月有餘的努力,圓滿順利地完成,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翟中和院士曾經說過「我確信哪怕是一個最簡單的細胞,也比迄今為止設計出的任何智能電腦更精巧!」。

精巧的細胞中,線粒體像一葉扁舟,葉綠體像晶瑩剔透的翡翠,還有打著哈欠的高爾基體,核糖體在內質網的港灣安然入睡……細胞是一首吟誦生命的詩!一年一度的生物傳統「節日」明年見!

編輯:小伴

責編:付藝薇

來源:成都市華陽中學

相關焦點

  • 這樣的細胞你見過嗎——濟南中學舉辦「指尖上的科學」細胞模型...
    為提升學生生物學素養,提高學生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理解,濟南中學唐冶校區生物組於11月8日下午成功舉辦「指尖上的科學」細胞模型製作大賽。通過自主選材,現場限時製作的方式讓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進一步深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理念。
  • 省實驗中學舉行「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製作大賽及展覽活動
    為貫徹生物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一級部聯合生物教研組組織了題為「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的製作及展覽的活動。  高一年級同學們在學習了細胞結構的基礎上,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的製作,上交的作品達四百餘件之多。
  • 山東省實驗中學舉行「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展
    齊魯網教育頻道11月25日訊(通訊員 劉慶華)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一級部聯合生物教研組組織了題為「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的製作及展覽的活動。
  • ...的細胞你見過嗎——濟南中學舉辦「指尖上的科學」細胞模型製作...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提升學生生物學素養,提高學生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理解,濟南中學唐冶校區生物組於11月8日下午成功舉辦「指尖上的科學」細胞模型製作大賽。通過自主選材,現場限時製作的方式讓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進一步深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理念。濟南市教研員步東軍參與活動並擔任評委。
  • 汶川中學開展高中生物細胞結構模型製作大賽
    為貫徹落實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模塊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2020年11月20日,在汶川中學高2020級生物備課組的統籌規劃和年級組的大力支持下,汶川中學開展了首屆「高中生物細胞結構模型製作大賽」。
  • 淄博中學舉行生物模型創意大賽
    為了鼓勵學生們了解和探究微觀生物世界,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善於探究、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學科素養,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淄博中學生物教研組組織開展了「尋找生命之美」為主題的生物模型創意大賽。
  • 西安中學高一學生巧手製作生物模型生命細胞栩栩如生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內各種結構既高度分工,又密切合作,從而演繹著生命的無限精彩!它又是生物體內最小的結構單位。絕大多數細胞肉眼無法直接觀察,而細胞裡面的結構更要藉助光學顯微鏡,甚至是電子顯微鏡觀察。
  • 河津中學舉辦生物模型及概念圖製作大賽
    運城晚報訊(記者 範楚喬)近日,河津中學高一年級,組織了一場生物DNA模型及概念圖製作大賽,並將優秀作品展出供師生參觀。學生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材料,製作生物學科的相關模型,用直觀的形象表現抽象的結構。
  • 指尖上的生物學藝術——濟南一中舉辦第九屆細胞模型製作大賽
    為積極順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豐富學生的學科課餘生活,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濟南一中高一年級生物組於2019年11月舉辦了第九屆「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製作大賽」活動。11月12日上午,生物組教師組成評委團,從細胞模型的完整性、美觀性、科學性等方面,對學生上交的作品進行了綜合評定。最終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並且在教學樓一樓進行了作品展示。濟南一中2019級同學們積極參與本次比賽,在進行模型製作的過程中,注意體現科學性和準確性,同時注重模型的美觀性。
  • 第二屆生物繪圖及模型製作大賽
    生物學的微觀世界,是精巧而神奇的,許多人類的未解之謎都得回到細胞中去尋找答案。高二年級生物備課組於202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舉辦了「第二屆生物繪圖及模型製作大賽」,旨在用興趣引導同學們探索生物體結構的奧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 山東省濟南第七中學高一學生自製細胞模型作品展覽活動順利開展
    優秀作品為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生命科學素養,寓教於樂,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山東省濟南第七中學生物組老師在軍訓期間安排高一學生自主學習,製作細胞結構模型的活動,並於近日在教學樓中廳舉辦了優秀作品展覽。
  • 中國科學家在酵母細胞上「搭積木」,設計生命體
    (來源:《自然 • 微生物學》)設計生命體背後的奧秘之處在哪裡?陳業向 DeepTech 做了深度解讀。這讓我們探索生命體內在奧秘、改造生命體「為我所用」 的程度大打折扣。「最主要的原因是二者的內在運轉存在差異」,陳業表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轉錄、翻譯體系是完全不同的。」
  • 中國科學家在酵母細胞上「搭積木」,設計生命體
    (來源:《自然 微生物學》)設計生命體背後的奧秘之處在哪裡?陳業向 DeepTech 做了深度解讀。他用 「搭積木」 來形容自己的研究工作。這讓我們探索生命體內在奧秘、改造生命體「為我所用」 的程度大打折扣。「最主要的原因是二者的內在運轉存在差異」,陳業表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轉錄、翻譯體系是完全不同的。」
  • 「指尖上的細胞」 鄭州市第四十四高級中學舉辦「細胞模型製作展...
    天黑了還在觀賞為貫徹落實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模塊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2020年11月25日,在生物備課組的統籌規劃和高一年級組的大力支持下,鄭州市第四十四高級中學開展了
  • 黃岡中學高一年級成功舉辦生物模型製作大賽
    為了豐富學生課餘生活,鍛鍊學生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我校近日成功舉辦高一年級生物模型製作大賽。>《DNA分子模型》周潤墨團隊 高一(15)班 《植物細胞模型》二等獎>段智哲團隊 高一(7)班 《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模型》汪千雁團隊 高一(2)班 《動物細胞模型
  • [鄭州中學] 細胞模型製作 盡顯無限創意
    同學們製作的各種細胞結構模型同學們用豆類和彩紙製作的植物細胞模型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知生物細胞精細而完美的結構,理解各種細胞組成結構的作用,近日,鄭州中學初中部開展了「動、植物細胞模型」製作比賽。
  • 山東省實驗中學舉行真核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製作大賽
    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其結構複雜而精巧,是幾十億年進化的產物,懷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山東省實驗中學生物教研組舉行了「真核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製作大賽」。本次比賽分兩個階段:製作準備階段和展示評比階段。同學們的製作材料多選用橡皮泥,鮮豔的色彩、各異的形狀,普通的橡皮泥在同學們手中變得生動起來,彷佛真的成了有生命的細胞。在展示評選階段,經過同學們的民主投票,以及參考指導老師的建議,本次活動評選出了三名一等獎,五名二等獎,十名優秀獎和一名創新獎。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在實踐中對細胞結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首屆生物抗衰及兩性細胞健康技術論壇在成都順利召開
    2020年11月17日,由成都國科萊恩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北聯生物集團、新華醫療成都康福腎臟病醫院聯合舉辦的2020成都首屆生物抗衰及兩性細胞健康技術論壇在成都鉑韻·錦江賓館成功舉行。本次技術論壇邀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醫院301醫院醫學博士李非、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委員陳玉梅主任、國科萊恩大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付強與會進行了學術分享,大會聚焦生物科技促進健康的熱點問題,以及我國目前兩性細胞健康發展和臨床運用等熱點問題進行分享討論,共同探尋生物科學領域的奧秘,共謀創新與成果產業化發展。
  • Nature:細胞分裂模型揭示細胞與其微環境作用的方式
    生物谷報導:分裂是細胞的一個關鍵生命活動,涉及到許多分子之間的複雜作用。居裡研究所CNRS生物學家和Max  Planck研究所理論物理學家合作,構建出一種預測細胞分裂的理論模型,這一成果刊登於5月24日Nature雜誌。     研究人員利用顯微技術研究環境變化時單個細胞的分裂。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11月20日,《科學》刊登了其獲獎短文,描述了有助於研究生命產生奧秘的4項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為了解生命的產生過程,我們需要系統性地分析人體每一種細胞種類及其在發育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和分子機理。」研究人員繪製了27個主要細胞種類的基因表達圖譜,並監測到各種罕見的神經細胞種類。這些數據不僅在線蟲研究領域具有重大意義,而且為構建其他生物物種的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