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太陽系中只有八大行星,但是其他的小天體數量會非常多,如小行星、隕石、彗星等。在我們地球外太空中,有無數顆隕石等小碎片在環繞我們地球飛行,有一些小碎片可能會墜入到我們地球大氣層中。發布在《地質學》雜誌的科學報告指出,研究人員推算出,每年大約會有1.7萬顆隕石墜到我們地球。平均下來,每天大約會有46顆隕石從天而降。當然,這些隕石並不是直接墜到我們地球表面,而是在高速進入大氣層時,會劇烈摩擦然後燃燒起來,變成一道道流星或者一個火球,最後可能直接在大氣中燃燒殆盡。
流星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現象,在晴朗的夜空中,我們偶爾也會看到流星,在流星雨期間,我們看到的流星就更多了。相比之下,火球的情況就相對少見,但是也有出現。
在當地時間2020年8月21日晚22:30左右,在日本地區的上空中發生了不明天體墜落的事件。當時,有一個明亮的火球從左到右划過天際,最後在天空中消失。在東京及周邊的很多地區的攝像頭都拍攝到這一幕。目前科學家還沒對這個事件作出解釋,不過有科學家們認為,此次火球事件可能與隕石墜落有關。
從時間來看,當時是夜晚,當這個火球從天而降時,燃燒發出的光芒會照亮夜空,所以是比較顯眼的。雖然目前披露出來的消息暫時還沒有太多目擊者的報告,但是這個時間段應該是有不少目擊者看到這一幕。能夠看到天空中出現熊熊火球飛過的景象,確實是很震撼,可能也會有一些朋友擔心,這些火球是否會造成威脅。
一般情況下,這些火球、流星的尺寸都不是很大,在進入大氣層時,先燃燒起來,較小的小碎片會直接燃燒殆盡,在大氣中直接消失。即使有一些尺寸稍大的小碎片可能沒法完全燃燒殆盡,但是在大氣中也會受到阻力的影響,所以它的速度會快速下降,尺寸也會因為燃燒而變得很小,最後可能變成一個從天而降的小石粒。當然,那些大型小行星除外。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火球都會墜地,有一些火球可能會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還可以離開我們地球。在2017年7月7日,澳大利亞地區的天空中也曾經出現過一個類似的火球,不過這個火球沒有墜地。當時這一個火球在天空中快速飛行了大約1分半鐘,飛行距離達到808 英裡(相當於1300 公裡)。
根據距離和飛行時間,我們可以得知這一個出現在澳大利亞地區的火球飛行速度達到了14.44公裡每秒。這個速度相當快,比地球的逃逸速度還快(又稱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每秒),因此這一個火球的速度是可以擺脫地球的引力的。當時這個火球是以切線的方式切入地球大氣層,因此可以以打水漂的形式切過地球大氣層,最後朝著外太空飛走,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