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海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11月21日,上海新增1例本地確診病例,系11月20日確診病例同事;
11月22日,上海又新增2例本地病例,均系此前確診病例的密接者。
3天內發現5例確診病例,上海的疫情讓逐漸放鬆的神經突然又緊繃起來。
昨晚(11月22日),浦東國際機場組織所有相關工作人員連夜進行核酸檢測。
浦東機場組織所有相關工作人員
連夜進行核酸檢測
11月22日晚,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組織所有相關人員進行集體核酸檢測,各貨運站及貨運區域所有人員連夜參與。專業檢測人員在浦東機場P4長時停車場2層,設置了臨時檢測區域,現場對人員進行採樣。
同時,11月22日21:54,@鐵路上海站 微博闢謠:上海南站沒事,一切正常。
多地發布緊急提醒
近日來,天津、上海、內蒙古頻現散發確診病例。
為防範疫情擴散蔓延,國內多地接連發布緊急提醒:謹慎前往中高風險地區,若有相關行程,需主動報告;部分地區還要求從中高風險地區返鄉需提供核酸檢測證明。
北京: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22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8場新聞發布會上,龐星火提醒市民,如非十分必要,不要前往有疫情的國家和地區,以及中高風險地區。
大連:一個月來從三地返連人員需進行核酸檢測
22日晚6時許,大連市疾控中心發布緊急提醒:現居住我市,且近14日內與新冠確診病例行程軌跡有交集的人員、近14日內從上述地區中高風險區域來(返)連人員(尤其是去過天津泰達醫院、上海浦東醫院),請主動撥打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熱線(附後)諮詢,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報備相關情況,並按照我市防控措施執行。
近一個月以來,從天津市東疆港區、上海浦東新區周浦鎮、內蒙古滿洲裡市來(返)連人員,要儘快自行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江西:11月17日由天津市東疆港區來贛人員須持核酸檢測證明
11月20日和21日,江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連續兩天發布提醒——
近期非必需不前往天津市東疆港區。如確需前往,請務必做好個人防護;從天津市東疆港區返贛後,應及時主動向單位、屬地社區報告,並配合當地落實相關防控措施,按照「應檢盡檢」的原則,進行至少1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對2020年11月17日起由天津市東疆港區來贛人員須持有入贛前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如無法提供上述核酸檢測陰性信息,到達目的地後應按照屬地規定,立即接受核酸檢測。
四川:自上海中風險地區返川需主動報備
11月21日,四川疾控官方微信發布提醒:
與本次上海本土新冠肺炎病人行動軌跡有交集的入(返)川人員,特別是11月6日以來到過上海浦東新區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及附近的人員,應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備相關情況,主動配合當地採取相關防控措施,接受社區健康管理。如無必須,近期最好不前往上海劃定的中高風險地區。
「黑五」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
專家:不排除攜帶新冠病毒的可能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再過不到一周的時間,歐美購物狂歡時間——「黑色星期五」,就要開始了。不少海淘族已經查好折扣、備好清單,只等開搶。對於海外商家來說,它們期待通過集中促銷為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衝擊的銷售注入「強心針」,而不少跨境電商平臺也借勢發力,加大「黑色星期五」促銷宣傳力度。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不少消費者來說,雖然海淘熱情不減,但是因海外疫情導致的擔憂也不少。跨境商品能否能夠放心購買是他們首要關心的話題。
近期就有專家提示,由於國外無症狀感染者數量激增,除了進口海鮮食品之外,發自高風險地區的快遞包裹、信函等外包裝不能排除攜帶病毒的可能。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示,進入冬季以後,國際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可能會產生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不過他也表示,在接觸頻率不高的情況下,相關風險可能較小。
「特定條件下,冬天低溫環境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海淘確實有收到被病毒汙染的包裹的風險,像這樣一個情況下,接觸頻率越高,多次反覆接觸,感染概率就高;如果偶爾接觸一次,概率就小。如果要減少風險,可以採取收到包裹以後,用含酒精的溼布、溼紙巾擦一擦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
今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已經多次強調,在外防輸入方面要注重人、物並防,國際貨運就是被重點關注的領域。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明確,交通運輸部將持續織密「防護網」。他表示:「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冬季疫情通過交通渠道傳播,強化對國際貨物運輸的封閉管理和定期核酸檢測等相關工作。」
專家表示,考慮到「黑五」狂歡季後一段時間,海外跨境包裹數量可能大幅增加,應考慮對涉海外快件包裹運輸的物流一線從業人員加強防護。吳尊友建議:「傳遞境外包裹的快遞員類似冷鏈或者是境外物品的裝卸工,會多次、長期、反覆地接觸境外的包裹,應該說他們也屬於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在手沒有清潔以前,不要觸摸臉、鼻子、眼睛這些部位;同時要定期做核酸檢測。」
張文宏最新發文
對於,近日上海、天津、內蒙古等多地出現本土病例的情況,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11月22日下午發布微博表示,冬季來臨,全國多地發生散發疫情,引發全國對於冬季爆發疫情的恐懼,並且對各地抗疫策略的差異性也多有熱議。
其實,中國各地對於疫情的防控都非常到位。從防控效果來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範圍,並未有連續性的社區二代病例發生。
他還表示,有趣的是各地抗疫策略似乎出現了分化,引發關注。有批評過松,也有批評過緊。各地防控策略表面上不同,其實差異不大。
「上海沒有宣布戰時,市委書記市長11月21日下午卻在浦東病例發生現場的會議疾控會議室和專家組及疾控各相關部門開了2個半小時的疫情工作會議。當天對於發現疫情的機場貨運區域進行全面篩查,並對後續預防疫情發展的措施和專家組做了全面對話,最後形成系列防與控相結合的精準防控策略。市委書記省委書記和戰地專家組及各部門屢屢長時間就具體戰役級別的事項進行長時間直接對話,這和戰時也沒有什麼不同了。
部分省市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並進行較大範圍的全員檢測,也並非這些區域的疾控追蹤能力不夠和精準防控能力不足。比如天津,就是以疾控善於追蹤病例源頭聞名全國,疾控的張穎更有以病例溯源能力強,工作精細,被譽為疾控福爾摩斯。
當前全球疫情防控進入深水區,疫情失控風險與疫苗協助疫情控制的希望並存。特別在疫苗呼之欲出之時,我們對於常態化下的抗疫有了更多的理解。未來防疫挑戰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可能會超出大多數人的想像。那麼我們一定需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尋求最具成本效益比的抗疫策略。今天我們防疫策略的探索越多,未來我們全面控制疫情並且維持社會生產生活常態化的把握就越大。」
張文宏表示,未來全國還會有散發病例發生,但無論是何種抗疫策略,只要能夠跑贏病毒,我們就能在病毒蔓延的今天,過上最接近正常的生活。
「廣大民眾是防疫部隊的親密戰友,通過遵從口罩洗手保持距離三原則,就可以阻止病毒擴散,減緩傳播速度。防疫部隊篩查追蹤如果更快一些,未來還有即將加入戰鬥的新冠疫苗,我們沒有理由控制不住這輪冬季的疫情。
對於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對於未來我們不能放鬆警惕!」
國家衛健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
全面部署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
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1月22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全國衛生健康系統電視電話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通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項督查情況,部署各地毫不放鬆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同志出席並講話。
會議強調,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任務艱巨繁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系統幹部職工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堅決守住冬春季疫情防線,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為人民群眾構建可靠公共衛生安全屏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會議要求,要結合近期疫情防控和督查發現的問題,重點加強5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疫情監測和信息報告。適當擴大「應檢盡檢」核酸檢測範圍、增加定期檢測頻次,做好發熱門診病例排查、報告和轉診。發現疫情要實事求是報告,嚴格依法依規報告。
二是強化「人、物」同防外防輸入。對於航空口岸入境人員,強化隔離服務人員專業技術培訓,嚴格規範提供服務,加強接送轉運、居家觀察閉環管控。對於陸路口岸,加大非法入境人員排查管控力度,加強高風險人群的個人防護措施。
三是強化院感防控。醫療機構黨政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完善防控機制、專人專班負責、定期開展檢查。對現有的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進行再評估,不符合要求的要堅決取消或儘快改造到位,配齊配足設備、人員,嚴格發熱病人閉環管理要求。建立大型綜合醫院人員、設備支援機制。
四是強化聚集性疫情應急處置。嚴格落實聚集性疫情處置5條關鍵舉措。同時,醫療機構做好日常門(急)診和住院等「應檢盡檢」人員核酸檢測,充分發揮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作用,確保及時反饋檢測結果。健全「屬地處置、區域協作、高效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組織開展實操性演練,強化疾控、醫療、檢測、流調等培訓。高度重視和加強流調和溯源工作。
五是強化春節假期前後疫情防控。堅持去年春節和今年「五一」「國慶」假期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個人防護。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防止疫情在農村發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