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通常都不大,
但裝修上要注意的事情真不少,
稍有不慎,就容易踩進地雷坑!
無論是更換過時的洗漱臺,
或是全面翻新、改造整個衛生間,
基本上,都是一項昂貴的裝修工程,
因此,為避免出現"花錢找罪受"的情況,
動工之前,更應仔細盤點工程細節。
衛生間裝修最常犯下的10個錯誤有哪些,以及如何避免繳交不必要的智商稅。以下,馬上說給你聽!
錯誤1
浴室鏡尺寸過小
衛生間安裝浴室鏡除了提供映照功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反射光線、延伸視覺空間,讓衛生間看起來更大。
▲ 浴室鏡太小,功能不彰(圖片來源/ Pinterest @ Renonation Singapore)
但是,部分裝修為了美觀等其他因素,使用小鏡子或根本就沒有鏡子,而是改放裝飾畫或壁飾;這樣做令不少專家及屋主感到困惑,除了實用性不足,在美學價值上也不一定有加分,反倒是挑選合適的鏡子尺寸,空間外觀會更好。
破解
依據洗漱臺尺寸挑選浴室鏡
避免發生上述狀況,建議衛生間一定要安裝浴室鏡;至於鏡子大小,基本上會比洗漱臺小一點。比如,帶有洗臉盆的洗漱臺或浴室櫃總長度為120釐米,鏡子長度應在100至120釐米之間,高度則為80釐米左右,並與洗臉盆保持15釐米距離,減少因為長期受潮而縮短使用壽命。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Flourishmentary | Elegant & Easy Home Decor Ideas & Travel Tips
另外,若小型衛生間希望創造空間放大的效果,鏡子也可以採用"oversize"的設計;但請注意,鏡子尺寸不能只比洗漱臺大一點點,這樣看起來反而會顯得"頭重腳輕",建議鏡子尺寸比洗漱臺大上2倍,甚至延伸至牆壁的左右兩端。
▲ 鏡面加倍擴大,擴容效果明顯(圖片來源/ Pinterest @ Minosa)
錯誤2
忽視通風設計
眾所周知,衛生間是家裡最潮溼的空間,如果沒有適當的通風,除了味道久久不散,恐怕更將成為黴菌、細菌滋生的溫床,也會造成浴室家具的損壞;所以,通風對浴室來說非常重要。
▲ 通風不良,溼氣易累積(圖片來源/ Pinterest @Sylvane)
但可惜的是,有些屋主會認為浴室有窗戶,就有自然通風的作用,因此未安裝"排氣扇";殊不知自然通風效果有限(除非正對風口),導致事後要再裝修人工通風,花錢又傷神!
▲ 即使有窗戶,建議衛生間還是應安裝排氣扇(圖片來源/ Pinterest @Sis)
破解
加裝排氣扇
不讓瓷磚、浴櫃、水龍頭…等衛生間工具使用壽命縮短,建議要加裝"排風扇",並且正確將潮溼空氣排放至通風管道或室外,才能加速衛生間乾燥。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Dobrawentylacja.pl(左)、Kitchen Cabinet Kings(右)
錯誤3
少裝一盞燈
無論是哪個空間,只要陰暗面較多,除了空間氛圍會差一點,也代表更容易藏汙納垢;特別是對衛生間來說,潮溼已經讓舒適性降低,若光線又不足,恐將讓整體氛圍顯得更陰暗,舒適性更低。
▲ 光線不足,舒適性低(圖片來源/ Pinterest @Jenna)
特別提醒一點,有些屋主會認為衛生間已經有來自室外的自然光線,就不需要再增加燈光;但實情是,自然光照射的角度有限,無法均勻照耀內部空間,所以即使已有窗戶,還是應多裝一盞燈光。
破解
加裝鏡前燈
浴室鏡加裝鏡前燈,不僅提供照鏡子所需的燈光,並能通過鏡面反射,增強空間亮度。若是衛生間屬於乾濕分離、三分離、四分離的布局,更建議每個空間都安裝筒燈(嵌燈)。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Zillow
一般來說,2㎡大小的衛生間,應該擁有900至1200lm(流明)的主燈;其次,若希望營造溫暖氛圍,燈光色溫挑選2700K至3000K。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Parachute
錯誤4
使用不正確的建材
不同於家裡的其他空間,衛生間承受著高度潮溼,以及快速且極大的溫度變化,因此挑選的建材必須耐溼、耐溫差;不過,有些設計為了講究美觀或省錢,會局部使用牆紙,或是不耐潮的木質工具,很容易就會起翹或發黴。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Kenya Rae | The Modern Homemaker
破解
瓷磚取代木板、PVC取代中纖板
基本上,木板類建材比較無法長時間處在潮溼環境裡,因此衛生間裝修應該少用木建材,並以玻璃、瓷磚或不鏽鋼來取代。其次,關於浴室櫃部分,建議不要使用耐溼性不佳的中纖板或顆粒板,應改用PVC吸塑板、不鏽鋼板打造櫃體。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Futurist Architecture
錯誤5
只看地漏,忽視洩水坡
衛生間水氣旺盛,為了讓水流儘快排空,洩水坡就扮演關鍵角色。只是,有些屋主在驗收時輕忽了這件事,以為只要有安裝地漏就可以,卻未發覺洩水坡的坡度不正確,導致無法順利排水。
▲ 圖片來源/ 網絡
破解
每100m,高度降1cm
合理的洩水坡設計,應該是最邊緣處至落水頭(地漏)的這段距離高度,每100米減1釐米,以此比例計算坡度差。小提醒,若有乾濕分離的淋浴房,也要單獨規劃洩水坡,而且洩水坡的坡度要力求平整,以免水流亂跑。由於打造洩水坡需要專業器材測量坡度,建議可以尋求相關專業人士協助。
▲ 圖片來源/ 網絡
錯誤6
安裝智能馬桶才發現沒插座
隨著"智能家居"這個概念越來越普及,就連衛生間設計也開始引入智能家電;但狀況是,通常是完成裝修後才想到電器規劃,並發現插座不足、位置不對等問題,加上空間相對潮溼,事後要安裝電線,恐怕必須開挖牆壁。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Eugen Ling.jpg
破解
事前想好電器設備
衛生間需要"用電"的工具,包括鏡前燈、吹風機、智能馬桶座、電熱毛巾架、浴霸…等,因此在正式開工裝修衛浴空間前,就應該事先做好電器規劃,並安排插座,以免出現為時已晚的遺憾!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MaviGadget
錯誤7
講求美觀,地板不防滑
這點錯誤,真的越來越常見!尤其隨著屋主重視空間顏值,常常不小心就落入這個地雷坑,導致在挑選地板建材時,總是先選擇好看的瓷磚,而忽視了這種瓷磚可能不適合沾溼使用,容易導致滑倒。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Chloe Dominik Designs| Interior E-Design.
破解
挑選摩擦係數0.5以上地磚
重點就是要挑選"防滑瓷磚";建議選擇吸水率低、凹凸起伏較大的地磚,而且摩擦係數應在0.5以上,才能提供較佳的止滑力。另外,也可以在淋浴房裡加裝防滑軟墊,降低滑倒機率。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Kukun
錯誤8
水龍頭與洗臉盆距離過大
洗臉盆與水龍頭通常是整套販賣,但為了搭配整體風格,設計師或屋主也會分開採買;但必須注意,當水龍頭與洗臉盆的距離過大,將造成水花飛濺,不僅弄得一身溼,也將成為浴櫃、浴室鏡損壞的元兇之一。
▲ 距離過大,水花易飛濺(圖片來源/ Pinterest @LadyYard)
破解
水龍頭距離臺盆口約10釐米
衛生間的洗漱臺多作為刷牙、洗臉之用,因此水龍頭出水口與臺盆的距離無須過大,建議10至15釐米即可。另外需注意,如果水龍頭的出水強度高,就應該挑選臺盆較深的款式,用來阻擋飛濺的水花。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American Standard
錯誤9
淋浴房缺少活動式水龍頭
因為潮溼、高溫,衛生間更需要經常清洗,避免滋生黴菌等有害物質,尤其是大量用水的淋浴房,清潔的頻率要更高。不過,若是淋浴房未安裝手持式花灑,那麼就代表必須提水桶衝洗,讓清潔這件事變得很麻煩!
▲ 淋浴房缺少手持式花灑(圖片來源/ Pinterest @ Futurist Architecture)
破解
安裝手持式花灑
不管你是否自己做清潔,建議在淋浴房都要安裝手持式花灑,一來方便沐浴時使用,二是利於衝洗牆面、地板,實用價值高!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Delta Faucet
錯誤10
收納空間規劃不當
原則上,衛生間應該不要放置太多東西,才能降低物品受潮的機率;因為過往就經常發生採用密閉式浴室櫃收納,造成溼氣聚集在櫃內並導致物品受潮或發黴的情況。除此之外,收納位置不正確也是浴室常見的錯誤,比如毛巾架距離淋浴房過遠就很常見。
因此,除了適量打造置物工具達到"減量收納"的目的,並應安裝在正確的位置,方便使用也減少受潮。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Ketkes.com - Legendás finom receptek!
破解
打造壁龕收納物品
建議以開放式壁龕取代封閉式收納櫃,在開啟排風扇晾乾衛生間的同時,也能去除物品上的溼氣。其次,記得在淋浴房外的鄰近處安裝毛巾架或掛鈎;小提醒,除非淋浴房夠大或有安裝浴霸,否則不要將毛巾晾在淋浴房裡,以免幹不了。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 Macho Moda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