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孔雀魚當然也一樣,但是造成孔雀魚病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是不是因該了解下原因,儘量避免孔雀魚寶貝生病防患於未燃呢。
1、買到生病的魚。由於大量繁殖,漁場很難避免會有病魚。這樣批發商和零售商手裡的魚不可避免的會有生病的魚。另外在運輸和存儲,銷售過程中,密度是很大的。而且魚只換了環境的不適應都是造成魚生病的原因。所以在買魚的時候因該多觀察,避免買到病魚回家。(可參考我之前寫的「新手入門:孔雀魚寶貝到家啦該怎麼入水」這篇)。
(像上圖這樣不活潑且有明顯損傷的魚就不要買了)
2、撈魚的操作過程中刮傷。由於孔雀魚的跳躍力很強,尤其是母魚,所以我們在撈魚過程中應該用手捂著點魚網,防止魚跳出。而且在把孔雀魚放入水裡的時候不要從上面直接丟下去,像跳水一樣。應該慢慢網和魚放入水中,讓魚自己遊出。孔雀魚尾鰭非常漂亮且很大,很容易在入水的時候砸破哦。魚身體有外傷肯定是很容易感染得病的。
(上圖這樣掉地上就可惜了)
3、水溫的多變。由於孔雀魚為熱帶魚類,多溫度有一定要求,它適合生活的水溫是在22-26之間。一個加熱棒是必須的,加熱棒是有恆溫功能的,設定好溫度它會保持。而且我們在換水,魚換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之前和之後的水溫接近,最好之後的水溫高個1度2度。所以水溫溫差不能超過5度。很多疾病都是水溫變化才產生的,比如小魚的針尾,這病很難治療,治好了也不具觀賞性和用於繁殖。
(像上圖就是水溫變化太大,尾巴都夾起來了)
4、水質的惡化。魚在水裡就會產生代謝物,時間長了水質就沒法保證,哪怕經常換水。水裡好的菌群也沒法更好的建立。那麼魚在排洩物、分秘物不斷累積,二氧化碳和氨增多,微生物、藻類大量增長、溶氧量降低這樣的環境下肯定沒法更好的生存,病毒病菌更容易侵害魚。所以過濾系統是很重要的。水妖精過濾,頂濾,底濾,過濾箱等等都可以。這個根據缸的大小,魚的多少來找好的過濾方法。我以後會介紹到。
(上圖就是水黴病,是水質惡化後的嚴重疾病)
5、餌料投餵不當和活餌帶病菌。餌料投餵過多會產生有害物質,這樣就會汙染水質。另外活餌有的是在自然環境下直接拿來,投餵之前最好做做處理,尤其是絲蚯蚓。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汙染,活餌身上的病毒病菌包括重金屬都很多。在投餵前衝洗乾淨是必須的,像絲蚯蚓這樣的,能用非常稀疏的高錳酸鉀泡上5-10分鐘再反覆衝洗乾淨是必要的。(時間要把握好,抱團沒那麼緊的時候就可以了)
(上圖就是絲蚯蚓,我們也叫紅線蟲)
魚一旦發病,首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治療本身,而是要找到發病的原因並第一時間去改善飼養習慣。魚可以生病,但絕對不能容忍一直得生一個病。所以養魚要多觀察,發現不對立刻隔離或看自己哪裡做的不夠。
而且,在易發病的季節,容器、工具要經常消毒,用藥後用清水洗淨,消除殘留藥性。水中放些鹽來也可以抑制細菌病毒的生長。接下來下篇是養孔雀魚的常備藥物了。
(避免上圖狀況,就該做好我們該做好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