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裡沒有醫生,植物是最好的醫生」,這是農村老人最為常說的一句話。所以在農村,認知植物,熟悉植物的屬性是老農的一項生存技能,山裡植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山裡人從出生開始就跟植物打交道,隨著年齡增長所熟知的植物也越來越多,但沒有一個老農敢說山上的植物全都見過,因為就算是熟悉的山地中,某一天它也會長出一些陌生的植物,不被人所認知。
有一種植物,只生長於人跡罕至的山上,它樹冠並不是很高大,遠看起來也十分普通,但走近觀察,你一定會被它的神奇而吸引,它的花朵開在葉子上面,花小卻精緻,成熟的果子像極了一顆耀眼的珍珠,令人稱奇。這種少見的植物,認識它的人很少,只知道人們通常叫它葉上果,但它的作用村裡卻無人得知。
其實它早就被人所發現並利用,它的學名叫中華青莢葉,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該植物雖然目前不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名錄中,但它的名字既然能帶上「中華」兩字,必有其獨特之處。那麼,中華青莢葉到底是什麼樣的植物?它又有什麼功效?下面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中華青莢葉為為山茱萸科植物,落葉灌木,高1-2米;葉子呈卵圓形或卵形,中間有一條顯著的葉痕,葉片邊緣具刺狀細鋸齒,葉上面亮綠色,下面淡綠色。花生於葉面中脈,雄花4-5枚成傘形花序;雌花1-3枚,花梗極短。果實近球形,漿果幼時綠色,成熟後黑紅色,果梗長1-2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中華青莢葉喜歡生長在陰涼、潮溼的山林中,分布於黃河流域以南及臺灣等地。中華青莢葉,是我國的特有物種,所以才有幸冠以「中華」之名,而在民間,根據其外形特徵它又被人們稱為葉上果、葉上花、葉上珠等等。
中華青莢葉因其別致的外形,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據統計,全世界全世界的綠色開花植物有二三十萬種,大多數花果都長在枝幹上,而青莢葉在葉上開花結果,是一個稀有物種。它樹冠矮小,花小卻精緻,葉片翠綠,加上其花果獨特的生長方式,人們往往很容易就被其所吸引。
中華青莢葉的果實味苦、葉為紙質皆不能食用,但善於利用植物的古人,早已摸透它的藥用價值,並加以應用。
青莢葉在醫書中亦多有記載,最早出處是《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青莢葉以葉和果實入藥,在中醫上認為具有祛風除溼、活血解毒的功效和作用。對感冒咳嗽;風溼痺痛;胃痛;簡疾;便血;月經汪調;跌打瘀腫;骨折;癰癤瘡毒;毒蛇咬傷都有良好的作用。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藥用價值,請諮詢專業人士。
在上世紀70/80年代農村大興開荒造林,荒野中很多植物都被人為清除,一些珍貴的植物急劇減少,現經過幾十年的休養,山林中的綠植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逐漸增加,但這其中並不包括中華青莢葉,在人類活動比較頻繁的地方還是比較難覓其身影,雖然它並沒有被錄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名錄中,但如果有幸遇見,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