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廣州的中國本土動物有哪些?它們又有什麼習性呢?那廣州動物園「本土動物嘉年華」系列科普教育與宣傳活動絕對就不能錯過了!
為響應第29屆野生動物保護月「保護本土物種,建設生態中國」主題,10月30日至11月24日,廣州動物園組織開展「本土動物嘉年華」系列科普教育與宣傳活動。
在此期間,動物園南門廣場作為主會場,周一至周五舉辦動物園獨家動物視頻展播、中國本土動物大型圖片展、本土動物標本展示、「我愛本土動物」合影區及科普小遊戲,周末還推出「動物科學小講壇」脫口秀、動物園國家寶藏守護人宣講活動、手偶劇場、科普大篷車、動物互動遊戲等。
細說本土動物,廣州動物園就有133種
說到中國的本土動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了。其實,據最新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統計,中國擁有脊椎動物4357種(除海洋魚類),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物406種,包括大熊貓、藏羚羊、褐馬雞、揚子鱷等數百種動物為中國所特有。
廣州動物園展出的中國本土動物有133種,包括:大熊貓、川金絲猴、丹頂鶴、亞洲象、馬來熊、海南坡鹿、華南虎等,其中國家一保護動物、CITES國際公約附錄I保護物種共有44種,259頭(只),包括:黑葉猴、金絲猴、熊猴、長臂猿、馬來熊、大熊貓、豹、虎、亞洲象、蒙古野驢、黑鹿、坡鹿、扭角羚、藍鷳、黑頸鶴、丹頂鶴、蟒、揚子鱷等30多種。
廣東省分布的野生動物有900多種,在廣州動物園展出粵港澳三地本土物種85種,有天上飛的,像斑背潛鴨、白喉噪鶥、牛背鷺、犬蝠等;有樹上爬的,像熊猴、長臂猿、藏酋猴、三索錦蛇等;有地上跑的,像梅花鹿、黃麂、箭豬、坡鹿等;有水裡遊的像漁遊蛇、水獺、中華花龜、翹鼻麻鴨等。其中,有常見的,比如夜鷺、梅花鹿、華南虎、八哥,但還有很多物種大家比較少聽少見,甚至聞所未聞,比如圓鼻巨蜥、豹貓、犬蝠、熊猴。
遊客在飛禽大觀還可觀賞到廣州市鳥「畫眉」和廣東省鳥「白鷳」,在盤龍苑可以欣賞到亞洲小爪水獺、揚子鱷等,在草食區則可以看到花鹿、黃麂、海南坡鹿的矯健身姿。
下面,讓我們挑選一些動物認識一下吧!
亞洲小爪水獺是廣東本土動物,擅長捕魚、遊泳和潛水。廣州動物園現有水獺8隻,4公4母。亞洲小爪水獺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獺品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亞洲小爪水獺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水獺,只有家貓大小,身上的毛呈暗棕色,四肢短小。亞洲小爪水獺是遊泳健將,棲息於多種溼地環境中,包括溪流、水塘、水田、沼澤和紅樹林等。小爪水獺以淡水螃蟹為主要食物,亦捕食小型魚類、螺類、雙殼類、蛙類和水生昆蟲等,它們可12~15隻個體聚在一起集群覓食,同時會用氣味(臭)標記領地。
廣東「省鳥」——白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型陸禽,獨特易認。雄性頸、背及兩翼均白色,上面有V字形黑色條紋,還有一條白色的長尾巴。雌性通體棕褐色。白鷳多棲息於山林中,晨昏覓食,三五成群活動,性機警,不能長時間飛行,主要吃昆蟲、植物莖葉、果實和種子等。雄性白鷳為了爭奪配偶常常大打出手,勝者自然擁有交配權,但它們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難言用情專一,更難白頭偕老。
廣州「市鳥」——畫眉。體型較小的鳴禽,聲音洪亮,悠揚婉轉,非常動聽。畫眉上體橄欖褐色,有白眼圈和長而清晰的白眉紋。畫眉常結小群活動於山丘,村落附近的灌叢,食物為昆蟲及野果和草籽。畫眉善打鬥,有「英雄鳥」之美譽,雌性也因此通過「比武招親」,勝者為夫。不過,待到兒女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時,「小家庭」也就同時宣告解體。
本土動物丰容,動物幸福指數倍增
本土動物珍貴,為了讓動物更加幸福,廣州動物園採取了「動物丰容」。
提到「動物丰容」這個詞,很多人都一臉茫然,丰容是什麼?整容的一種嗎?丰容,是指通過改進動物的環境,或提供更多的刺激來使其出現健康的野外動物的行為。廣州動物園草食區的飼養員想方設法讓增加鹿兒們的幸福指數,坡鹿喜歡樹枝嫩芽,就把草料捆綁成小樹,再把它們喜歡吃的水果等食物藏在樹上,而不是直接投放在食槽裡,要吃到食物坡鹿必須攀爬、站立、伸長脖子耐心覓食,相比以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散漫生活,丰容增加了坡鹿活動量,又消磨了時間,激發了它們的覓食的樂趣。
坡鹿的丰容
黃麂是一種小型鹿科動物,棲息在稠密灌叢中。黃麂飼養員巧花心思提升黃麂幸福指數,一是就地取材,收集黃麂吃剩的樹枝,做成可以讓黃麂躲身的樹堆,增加黃麂安全感;二是將切好的水果和新鮮樹葉藏到枯樹枝裡,鍛鍊覓食能力,增加其活動量;三是懸掛裝有顆粒料的漏食器,增加採食的趣味性。小小創意激發黃麂本能,提高了動物的福利。
黃麂的丰容
長臂猿館剛完成修繕,環境丰容效果顯著。每年的10月24日為國際長臂猿日,全世界有4屬20種長臂猿,中國有3屬6種,是長臂猿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但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張和原始森林的大面積消失,中國6種長臂猿中的2種已經在野外難覓蹤影,僅存的4種長臂猿總數不到1500隻,種群、數量均少於大熊貓。
廣州動物園現存長臂猿9隻,其中北白頰長臂猿5隻(4公1母),白眉長臂猿4隻(2公2母)。近期,園內完成長臂猿館修繕工作。此次修繕工作對長臂猿館和黑葉猴館按原籠舍設計結構進行了籠網加高,增設籠舍間串籠通道和遮陽棚,並對籠舍內綠化植物進行調配和修整,著力模擬猿猴原生地的環境,給猿猴更寬泛的活動空間,提高了動物福利、增強了觀賞效果。
廣州動物園內的白眉長臂猿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全傑 通訊員 梁毅飈、王益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全傑 通訊員 梁毅飈、王益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