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在升學、就業、服兵役前都要進行眼科的檢查,其中色覺檢查是常規的檢查項目。
色覺檢查有什麼意義呢?
一是職業的需要。從事交通、美術、化工、醫學等行業必須要求色覺正常,否則不僅影響工作質量,還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和事故。
二是色覺檢查可作為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等早期診斷的輔助檢測指標,並可在白內障術前測定錐細胞的功能狀態,對術後視功能進行評估。
正常人眼中的世界
紅色盲眼中的世界
什麼是色盲和色弱?
所謂色盲和色弱,是指眼睛有辨色能力異常的情形。其中患者缺乏色覺或色覺不全稱為色盲,辨色能力低稱為色弱。一般人口之中,大約百分之八的男性,百分之一的女性,生下來就有「色盲」的情形。
人類至少有三至十個基因負責管理色彩視覺,每個人的數目不一樣,所以對色彩的敏感度也不同。而色盲患者就是因為缺少一種或者兩種基因,而導致無法分辨紅色、綠色或黃綠色。
至於色弱患者,則只是感光色素不正常,但沒有完全缺乏,所以辨色異常,但沒有色盲者那麼嚴重。
色盲一般以無法分辨紅綠者較多,所以會造成生活上許多不便,如:不能開車、過馬路很危險或視覺娛樂減少;且工作機會也將受限,如:不能從事司機、設計師、染色或化工方面的工作。
色盲/色弱的成因:
1.先天性色盲:首先讓我們了解色覺是如何感受到的。人類的視網膜有杆狀細胞及錐狀細胞。杆狀細胞主司夜間視力;錐狀細胞主司白晝視力及色覺,錐狀細胞有三種:藍、綠、紅。經由這三種不同細胞交互作用,可感受不同的顏色,由深靛紫色到鮮紅色。
若缺乏其中一種細胞,人便無法分辨相應的顏色,而分辨該顏色混合而成的顏色亦有影響。顏色感受及分辨須經由眼睛及大腦複雜的光化學反應才產生。每種錐狀細胞的色素形成,皆由遺傳基因來控制。不正常的基因可能改變或完全喪失一種特別的色素,因此就無法分辨顏色。
2.後天性(獲得性)色盲:後天性色盲的原因很多。例如:年紀增長所伴隨的視網膜黃斑點退化,會引起色覺的改變;白內障阻擋某些光線而影響色覺,特別是暗灰色、深藍色、墨綠色,常不容易分辨清楚;視網膜或視神經外傷或病變,也會引起程度不一的色盲;另外,某些藥物也可能影響色覺,如治療心臟病的毛地黃可以引起藍視。
3.色盲/色弱的基因遺傳:先天性色盲是性染色體連鎖遺傳性疾病。一般認為,紅綠色盲決定於X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即紅色盲基因和綠色盲基因, Y染色體由於過於短小,缺少與X染色體相應的同源區段而沒有控制色盲的基因。因此,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因男性性染色體為XY,僅有一條X染色體,所以只需一個色盲基因就表現出色盲;而女性性染色體為XX,所以那一對控制色盲與否的等位基因,必須同時是隱性的才會表現出色盲。因而色盲患者中男性遠多於女性。
色盲/色弱能否治療?
先天性色盲/色弱無法治癒,而後天性色盲/色弱,多少可以做一些「補救」。白內障引起的色覺減低,可以將白內障手術摘除。而配戴有色隱形眼鏡,或許可以幫助分辨顏色.
後天的學習,可以建立另一套色覺標準,例如原本是紅色的,而色盲的眼睛看起來是灰色的,那當你看到灰色時,就記住那是紅色的。當然,當你需要精確分辨顏色時,只好請沒有色盲的家人或朋友代勞了。
亮睛護眼小衛士要告訴大家:如果夫妻雙方只要有一位患有色弱或者色盲,那麼在準備受孕前一定要到醫院去做一個全方面的孕前檢查,這樣才能夠避免自己生出來的孩子不會是色盲或者色弱。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