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掄起革弊鼎新的開山斧
如果諱疾忌醫,遮遮掩掩,聽任汙泥濁水泛濫,放縱「老虎」「蒼蠅」橫行,「軍隊就不成為軍隊,更談不上能打仗、打勝仗了,甚至還會有變質變色的危險!」
清障除礙,需要一把開山利斧;革弊鼎新,需要一種「蠻拼的」精神。
在全軍團以上黨委機關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就是新年伊始打出的第一記重拳。
整頓,作為我黨我軍一種重要的治軍手段,目的是針對某一時期軍隊建設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施以猛藥,出以重拳,集中糾治,促使部隊祛腐生肌、固本培元,恢復和提高戰鬥力。從三灣改編到新式整軍運動,從「文革」後軍隊的全面整頓到上世紀90年代軍隊停止經商辦企業,每一次整頓都讓我軍浴火重生,面目一新,都在黨史軍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打蛇打七寸。整頓就要奔著問題去,揪著問題改,把問題挑在刀尖上。1975年,復出不久的鄧小平果斷提出,「軍隊要整頓」,瞄準的靶子是「腫、散、驕、奢、惰」等頑症。這次教育整頓,同樣是大刀闊斧地向部隊的沉痾積弊宣戰,著力抓好「四個整頓」:整頓思想,重點解決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表裡不一等問題;整頓用人,重點解決任人唯親唯利、搞小圈子小山頭等問題;整頓組織,重點解決原則性戰鬥性不強、民主集中制貫徹不好等問題;整頓紀律,重點解決有令不行、執紀不嚴、違紀不究等問題。
抓整頓,不僅是習主席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務,而且是我軍正本清源、固本開新的基礎工程。這次教育整頓所要解決的問題,都不是無關緊要的問題,而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不是哪一個領域的問題,而是每個領域的問題,不能繞也繞不開,不能躲也躲不過。如果諱疾忌醫,遮遮掩掩,聽任汙泥濁水泛濫,放縱「老虎」「蒼蠅」橫行,「軍隊就不成為軍隊,更談不上能打仗、打勝仗了,甚至還會有變質變色的危險!」人民軍隊要在新起點上再出發,就必須經受槍林彈雨和杏花春雨的雙重考驗,必須打贏軍事鬥爭和正風肅紀這兩場硬仗。
「草茅弗去,則害禾穀;盜賊弗誅,則傷良民。」深刻反思徐才厚案件的慘痛教訓,徹底肅清其造成的惡劣影響,是這次教育整頓的重要任務。徐才厚案件是軍隊身上的一個毒瘤,現在毒瘤割除了,但壞細胞還需要肅清,該化療的化療,該放療的放療,衍生出來的小瘤子也要割除。歷史一再證明,把失去了的人心找回來,把破壞了的生態恢復好,把扭曲了的標準扳過來,決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體制上進行全面清理,切實做到除惡務盡、挖樹斷根。
今年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實質啟動年。教育整頓劍鋒所指,就是改革路上的明堡暗礁、頑瘴痼疾;教育整頓全面推進,就是為改革清障除弊、破局開路。鄧小平在回憶中談到:「說到改革,其實在1974年到1975年我們已經試驗過一段」「那時的改革,用的名稱是整頓」。可以說,教育整頓越深入,就越容易達成改革共識;解決問題越徹底,越有利於衝破利益藩籬。
有學者認為,我們黨和軍隊有一種「內在抗體」,總能夠戰勝各種「致命病毒」。這種「內在抗體」,實質上就是不斷提升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一支敢於猛藥去痾、壯士斷腕的軍隊,一支勇於超越自我、鳳凰涅槃的軍隊,一定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一定能夠贏得黨和人民的信賴。(本報評論部 辛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