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受爭議的城市也是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它的歷史範圍令人agger目結舌,並且在所有三個一神教信仰的傳統中至關重要的地位已導致它在整個世紀中不斷進行鬥爭。這是聖地的心臟,在那裡猶太人舉起了第一座聖殿以保持盟約方舟的安全,在那裡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再次站起來,先知穆罕默德在那裡升天接受了上帝的聖言。對於信徒來說,訪問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神聖的聖地之一的朝聖之旅。對於初次來訪的遊客來說,這裡的宗教旅遊景點數量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幸運的是,大多數頂級的觀光地標和必做的事情都隱藏在緊湊的老城區的車道內。有這麼多的看,解決此問題的最佳方法是,確定一些必做的重要景點,並將您的觀光活動分解為城市的各個部分。不要嘗試做太多事情而使自己筋疲力盡。一生要看到耶路撒冷所提供的一切。
1 哈拉姆·謝裡夫(聖殿山)
跟隨幾個世紀朝聖者的腳步,進入地球上最神聖的聖所之一。據說亞伯拉罕(三個一神教信仰的父親)都是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讚美之地,所羅門在那裡為兒子獻祭獻給上帝,所羅門在那裡為約櫃建造了第一座聖殿,據說先知穆罕默德在宣講伊斯蘭教的早年就升入天堂的地方。對於那些信仰者來說,這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和所有權爭執)的地方。老城區上方的寬闊廣場圍繞著閃閃發光的巖石圓頂,這是耶路撒冷最具標誌性的地標。在金色圓頂下是猶太人和穆斯林都認為是亞伯拉罕將他的兒子獻給上帝的地方以及穆斯林也相信先知穆罕默德開始他的天堂之旅的神聖石頭。這座山的南側是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的所在地,據說該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地點:舊城西牆廣場入口
2 哭牆和猶太區
哭牆(或西牆)是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倖存的圍牆。由於人們對失去聖殿的感嘆,人們通常稱其為哭牆。如今,它成為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自奧斯曼帝國時代以來一直是猶太人朝聖的地方。舊城的猶太區大約從錫安門向東延伸到西牆廣場。老城區的這一部分在1948年的以阿戰爭中被摧毀,自1967年以來已進行了廣泛的重建。這裡的歷史愛好者們的主要亮點是耶路撒冷考古公園,在西牆廣場(Western Wall Plaza)的南端,考古學家在那裡挖掘了迷人的舊耶路撒冷遺蹟。在西牆隧道,它把你的城下,回到原來的城市的水平,也不容錯過。猶太區街(Rehov HaYehudim)是該地區的主要通道,從這條路駛向周圍的小巷是一堆有趣的猶太教堂。
地點:舊城西牆廣場
3 聖墓教堂
對於基督徒朝聖者而言,聖墓教堂是耶路撒冷最神聖的地方,據說是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的地方建造的。教堂的所在地被海倫娜皇后(母親君士坦丁大帝在聖地旅行期間)挑選。她是向拜佔庭世界宣布這一地點是福音的各各他(或各各他)的人。最初的教堂(建於公元335年)在1009年被摧毀,您現在看到的宏偉的教堂可以追溯到11世紀。儘管經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一起沉沉,但教堂內部卻是宗教建築中極為美麗的一塊。這是Via Dolorosa的終點朝聖,十字架的最後五個站都在聖墓教堂內。內部裝飾著各種聖物,教堂內的宿舍由不同的基督教派別擁有。
地點:舊城區基督教區
亞美尼亞區4
亞美尼亞宗主教區大道從城堡向南延伸,是舊城區微小的亞美尼亞區的主要街道。在狹窄的小巷中,是聖詹姆斯大教堂和聖馬克教堂,接待遊客的人數遠少於舊城區的遊客。亞美尼亞人進入耶路撒冷社區已有數百年歷史,最早是在5世紀到達耶路撒冷的。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和20世紀初期土耳其亞美尼亞大屠殺之後,還有更多人到達。這是老城區最寧靜的角落,也是朝聖者流連忘返的好地方。
5 通過Dolorosa
對於許多基督徒遊客來說,Via Dolorosa(悲傷之路)是耶路撒冷之行的亮點。耶穌基督受到譴責後,這條路跟隨著他在Cal髏地的行刑路線。步行很容易獨立進行,但是如果您在星期五在這裡,您可以參加由義大利方濟各會修士帶領的這條隊伍的遊行。多洛羅薩大街(Via Dolorosa)的路線以十四個十字架站為標誌,其中一些是基於福音的記載,而有些則是基於傳統的。步行從老城區的穆斯林區(Via Dolorosa Street)開始(第一站,與HaPrakhim街的交叉路口附近),從那裡沿著街道向西穿過八個站,直到到達聖墓教堂的第九站,這裡是最後五個站。沿途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鞭the 教堂(第二站),該教堂建在據信耶穌被鞭打的地方。
地點:舊城大街Dolorosa街
6 城堡(大衛之塔)和周圍地區
城堡,通常被稱為大衛塔,實際上與大衛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希律王為保護他在大約公元前24年建造的宮殿而豎立了這座城堡。他最初的城堡有三座塔,以他的兄弟Phasael,他的妻子Mariamne和他的朋友Hippicus命名。提圖斯在公元70年徵服這座城市後,羅馬人在這裡駐軍,但後來這座城堡失修了。十字軍,埃及的馬默盧克(Mamelukes)和土耳其人(Turks)在統治耶路撒冷期間,相繼對其進行了重建。您現在看到的建築物是在14世紀原始Phasael塔的基礎上建造的。裡面是大衛塔博物館,傳遞著耶路撒冷的故事。在這裡時,請確保您爬上屋頂欣賞老城區的最佳景觀之一。晚上還有聲光表演。
地點:舊城區賈法門
7 基督教區
老城的基督教區從雅法門(Jaffa Gate)向北延伸,並以聖墓教堂為中心。在這條小巷中,有一些老城區最受歡迎的旅遊紀念品市場和整座教堂,值得一遊。新教徒基督教堂(Omar ibn al-Khattab Square)擁有一個古怪的博物館,裡面有有趣的文獻展覽,還有一個像樣的咖啡廳,可讓您疲憊的老城區步履蹣跚。在衣索比亞修道院,擠進聖墓的庭院教堂的一角,包含有趣的壁畫描繪巴的訪問耶路撒冷的女王。該救世主路德教會您可以在(Muristan Road)爬上鐘樓,欣賞令人難以置信的舊城區風光。和聖約翰教堂浸信會(關基督徒區街),是值得一遊,因為它的耶路撒冷的最古老的教堂。
地點:老城區
8 穆斯林區
最熱鬧,最活躍的地區是穆斯林區,這裡是老城區最好的露天市場購物的所在地。該地區大致從大馬士革門一直穿過老城區的東北部分。馬穆魯克(Mamluk)建築殘存的精美物件遍布這裡的街道,包括14世紀的汗蘇丹(Bab al-Silsila Street),您可以爬上屋頂,欣賞蜿蜒曲折的小巷的美景。如果您沿著Antonia Street漫步,您將來到美麗的十字軍建造的聖安妮教堂(據信建在聖母瑪利亞父母的住所頂部)和隔壁的貝塞斯達遊泳池。
地點:老城區
9 橄欖山
橄欖山上滿是教堂,這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持續使用的墓地的所在地,橄欖山對來朝聖的朝聖旅行者特別感興趣,但即使是虔誠的朝聖者,也可以從山頂欣賞壯觀的古城全景。這座神聖的山被認為是上帝在審判日開始復活死者的地方。對於基督徒來說,這也是耶穌被釘十字架並隨後復活後升上天堂的地方。該升天教堂上的頂部安裝1910年的日期,具有跨越耶路撒冷最好的意見。沿著山坡走下,您會來到建在遺址旁的Pater Noster教堂,根據傳統,耶穌指示他的門徒。再往下走據說Dominus Flevit教堂建在耶穌為耶路撒冷哭泣的地點上方,再往後是洋蔥圓頂的俄羅斯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接下來是客西馬尼園(耶穌被捕的地方)和萬國教堂,而聖母瑪利亞墓是橄欖山上的最後一個大景點。
位置:舊城東
10 錫安山
錫安山(位於舊城錫安門以南的小山丘)是猶太人和穆斯林神社以及許多教堂的所在地。自從拜佔庭時代以來,根據一些基督教的傳統,錫安山一直被尊為基督慶祝最後的晚餐和聖母瑪利亞度過她生命中最後幾年的地方(另一種傳統說她的最後日子是在土耳其以弗所度過的)。對於猶太人來說,錫安山的重要性源於此地大衛王墓的所在地。如果您從墳墓的院子裡爬上樓梯,您將來到最後的晚餐室,該室在其悠久的歷史中一直是教堂和清真寺。該安息堂聖母瑪利亞應該死在附近,而加利坎圖的聖彼得教堂就在東方,據說彼得否認了耶穌。
位置:從錫安門退出舊城
11 舊城牆
舊城防禦工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奧斯曼帝國時期,在城牆長度內的交界處有九個宏偉的大門通往舊城。在大馬士革門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獅子門(有時稱為聖史蒂芬門)通向城牆外的橄欖山。錫安門是進入猶太區的主要入口,而賈法門是進入基督教區的主要通道。在城牆外散步是體驗舊城的絕妙方式。可以進行兩個部分的操作:向北前往獅門的賈法門或向南前往糞門的賈法門。
位置:從大馬士革門退出舊城
12 東耶路撒冷
在舊城的大馬士革門外面是耶路撒冷東耶路撒冷大部分阿拉伯居民區。所羅門的採石場就在大門的東面,在牆腳下的花園中,是一個洞穴系統,在舊城下延伸。根據古代傳統,從這裡開始採掘耶路撒冷第一聖殿的石頭。這個洞穴也被稱為猶太人的石窟,根據猶太傳統,猶太人的最後一位國王猶太人在公元前587年從巴比倫軍隊藏匿於此。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館(Rockefeller Archaeological Museum)從這裡稍東(沿著蘇丹蘇萊曼街(Sultan Suleiman Street))。裡面是石器時代直至18世紀的展品。如果時間不多,該系列的一些亮點是在南方畫廊中的卡梅爾山上發現的骨架,即卡梅爾人,北方畫廊中的公元前6世紀BC Lachish字母,以及雕刻精美的雕刻品。南室的阿克薩清真寺發出的光束。
如果沿著納布盧斯路(Nablus Road)行走,您將來到花園墓,該墓可追溯到羅馬或拜佔庭時期。它於1882年被戈登將軍發現並確定為基督的墳墓,一些新教基督徒仍然認為這是基督被埋葬並再次復活的真實場所。沿著納布盧斯路(Nablus Road)向北行駛,是法國多米尼加聖史蒂芬修道院(St. Stephen),在那兒,它的同名人物是第一位基督教烈士,據信已被砸死。從這裡駛入聖喬治街,您將來到曼德鮑姆門的所在地。1948年至1967年之間,它是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和約旦部分之間的唯一過境點。該部位標有斑塊。同樣在聖喬治街上的還有「接縫博物館」,這是以色列同類中唯一的一種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作品涉及有關人權與衝突的社會評論。
位置:從大馬士革門退出舊城
13 中心城市站點
從舊城的賈法門(Jaffa Gate),您可以進入賈法路(Jaffa Road),從耶路撒冷西北方向直達Bar Kochba Square和Zion Square。從科赫巴廣場(Bar Kochba Square)向東北行駛,可到達由綠色圓頂的俄羅斯東正教大教堂控制的俄羅斯大院。這個地區在19世紀後期成長為俄羅斯朝聖者的大型圍牆建築。在該建築群的東北側是俄羅斯領事館和一個婦女招待所,在西南部是醫院,傳教所和一個位於大教堂外的大型男性招待所。這些建築物現在被各種政府機構佔用。從這裡北邊是衣索比亞街,在這裡您可以找到衣索比亞教堂。門口上方的獅子浮雕讓人想起了阿比西尼亞王朝的猶大獅子風格,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示巴女王。
衣索比亞街以北是Mea Shearim區,這裡是一個超正統猶太人社區。如果您想探索該地區,請注意,必須穿著樸素的衣服(遮蓋胳膊和腿),並且不允許為居民拍照。Mea Shearim人民仍然穿著舊的東歐服飾,並且大多講意第緒語。一些極端團體拒絕承認以色列國,因為它不是由彌賽亞建立的,並把自己視為猶太國中真正正統的猶太人區。
賈法路(Jaffa Road)的南面是時間電梯(Hillel Street),這是對耶路撒冷歷史的兒童友善介紹,而義大利猶太藝術和猶太教堂博物館則收藏著大量猶太教。步行街本耶胡達街(Ben Yehuda Street)是耶路撒冷主要的餐飲和購物場所,從賈法路(Jaffa Road)的錫安廣場(Zion Square)向西延伸。
位置:從賈法門退出舊城
14 以色列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大樓於1965年開放,是該國唯一收集和展示考古發現和藝術品的地方。在書的靖國神社死海古卷的建設顯示以色列的部分(滾動其餘都顯示在安曼的城堡山博物館,約旦),它出土於死海 20世紀40年代期間的區域。在綜合大樓的主樓中,猶太人的機翼上展示著令人印象深刻的神聖猶太藝術和來自各國猶太人生活的人種志展示。從這裡定居的早期到羅馬人,考古部門都保留著迷人的展品。藝術之翼收集了以色列畫家的作品,以及高更,雷諾瓦和梵谷的作品。
地點:西耶路撒冷吉瓦特拉姆區
15 汲淪谷
汲淪谷位於橄欖山和錫安山之間,是耶路撒冷最古老的地區之一。猶太人和穆斯林都相信,最後的審判將在這裡進行,一條繩索將從聖殿山的城垛中延伸出來,越過山谷到達橄欖山,義人將在他們的守護天使的支持下越過。罪人將被詛咒。這裡的考古發掘發現了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定居點。考古遺址被稱為大衛市,考古學家仍在這裡工作。G區是該遺址最古老的部分,可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從這裡,您可以走進著名的隧道沃倫的軸和希西家隧道,並繼續到西羅亞池的和Shiloach遊泳池,其中的一些人認為可能是耶穌醫治執行一個盲人的奇蹟的網站。
位置:從錫安門退出舊城
16 十字架修道院
根據傳說,中世紀的十字架修道院像堡壘一樣龐大,建在先知地段居住的地方。據說他在周圍地區種的樹也為基督的十字架提供了木頭。按照希臘東正教傳統,海倫娜女皇在此首先建立了一座教堂。喬治亞僧侶控制著這座教堂,直到18世紀,教堂才傳回耶路撒冷的希臘東正教社區。直到幾十年前,修道院一直很好地坐落在耶路撒冷以西,但這座城市的不斷擴張現在已將其包圍。
地點:西耶路撒冷Rehavia區
17 Yad Vashem(紀念山)
以色列的主要大屠殺紀念館是Yad Vashem。在主樓的紀念堂裡,納粹死亡集中營的名字被放置在地板上,永恆的火焰燃燒著,以紀念死者。大廳的正門是一個房間,裡面裝有受害者的名字,一個攝影展,一個動人的兒童紀念館以及一個美術館,裡面有集中營囚犯的作品。周圍廣闊的場地上有許多雕塑和紀念性作品。
18 赫茲博物館
荷茲爾山(Mount Herzl)紀念猶太復國主義的創始人。塞奧多·赫茲爾(Theodor Herzl)的遺體於1904年在奧地利去世,在他所倡導的獨立猶太國家成立後的一年後,1949年被帶到以色列,並埋葬在這座山頂上的獨立石棺中,然後以他的名字命名。在正門附近是赫茲博物館,其中重建了赫茲的書房和圖書館。大型公園還包含赫茲爾父母和幾位著名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墳墓。
地點:西耶路撒冷
19 Ein Kerem和Abu Ghosh
耶路撒冷的Ein Kerem路一直延伸到Ein Kerem山谷,根據基督教的傳統,Ein Kerem村莊是施洗者聖約翰的出生地。在聖約翰濟會男修道院這裡始建於17世紀在聖約翰石窟(相信是他的出生地)。在村莊的中心是帶有美麗壁畫的探望教堂。在城市的更西面是阿布古什(Abu Ghosh)村。這個阿拉伯村莊由一個十字軍教堂控制,該教堂自1956年以來就屬於拉撒主義者。這座三通道教堂的牆壁厚4米,像堡壘一樣,充滿了十字軍的特色。阿布·戈什(Abu Ghosh)也是約櫃方舟聖母教堂,有人認為它坐落在方舟存放的地點,然後轉移到所羅門的聖殿。
地點:耶路撒冷以西12公裡
20 拉特倫
拉特倫修道院(Latrun Monastery)由法國特拉普僧侶於1927年建造。直到最近,Latrun才具有戰略重要性。在英國委任統治時期,英國當局在這裡設有堅固的警察哨所,直到1967年,它一直站在約旦和以色列之間的停戰線上。修道院是聖本尼迪克特勳章的住所,後者曾發誓保持沉默。環繞修道院建築的廣闊場地布置精美。花園裡是古典和早期基督教首都和浮雕的集合。
地點:耶路撒冷以西28公裡
歷史
耶路撒冷地區的第一個定居點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紀。公元前997年,大衛王和以色列人到達,他的兒子(所羅門)於公元前950年建造了第一座聖殿。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奪取了該鎮,許多居民被帶到巴比倫。巴比倫被囚禁結束後,在公元前520年,第二座神廟被建造。
公元前332年,耶路撒冷受希臘統治,日漸希臘化。安提阿古斯四世對聖殿的褻瀆引發了公元前167年馬卡比的崛起。在Maccabees和Hasmoneans的統治下,該鎮向西擴展到錫安山。公元前63年,它移交給羅馬人控制,公元前37年,希律王成為猶太人的國王。
他重建並裝飾了寺廟的平臺,並為這座城市配備了宮殿,城堡,劇院,競技場,集市以及其他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的建築。在公元前4年去世後,耶路撒冷成為羅馬檢察官統治下的大祭司之城。從公元41年到44年,它由阿格裡帕一世(Agrippa I)統治,他將城市向北擴展,建造了第三(北)牆。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提多斯(Titus)摧毀,然後又由哈德良皇帝(Emperor Hadrian)於公元132年摧毀,
當君士坦丁大帝和他的母親海倫娜(Helena)建造了許多教堂時,耶路撒冷於326年成為基督教城市。當耶路撒冷在614年被波斯人佔領時,這個時代結束了。它在627年被拜佔庭人收回,但在638年被伊斯蘭軍隊徵服。此後,Umayyad哈裡發人修建了巖石圓頂和阿克薩清真寺。
基督教的進一步統治時期始於1099年,由十字軍徵服這座城市,十字軍建造了許多教堂,宮殿和招待所。然而,伊斯蘭教在1187年薩拉丁(Salatin)佔領該城市時返回耶路撒冷,並由穆斯林控制,後者由馬默盧克(Mamelukes)(1291-1517)和奧斯曼帝國(Ottomans)(1519-1917)建造了現在的城牆(1537)。在19世紀,歐洲的基督教力量曾支持土耳其蘇丹反對埃及統治者易卜拉欣·帕夏(Ibrahim Pasha),自1840年起,影響力日益增強,並建立了教堂,學校,醫院和孤兒院。教皇重新建立了拉丁宗主教區,該教區最初成立於1099年,但於1291年解散。
自13世紀以來,猶太人開始大量返回耶路撒冷居住。1267年,猶太教教士Moshe Ben Nachman Ramban(Nachmanides)建立了一個猶太教堂。1488年,來自埃及的猶太人定居在耶路撒冷,隨後是來自西班牙的Sephardic猶太人,奧斯曼帝國蘇丹則從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避難。
1917年12月,阿倫比將軍領導的英軍進入該城,並於1920年7月1日成為英國高級專員在巴勒斯坦法定領土上的所在地。聯合國在1947年決定將巴勒斯坦人分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並應將耶路撒冷國際化。1948年英國授權結束後,以色列和約旦軍隊為控制這座城市而戰,並於1949年根據停火協議對其進行了分區。1950年,以色列人將西耶路撒冷作為其州的首都, 1967年的六日戰爭吞併了東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人宣布包括阿拉伯舊城在內的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的永恆首都」,這進一步帶來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