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落在美國阿肯色州鐵隕石
墜落在美國阿肯色州鐵隕石,鐵隕石是最大的和最壯觀的隕石。塊鐵重達60噸已經被發現了,比如在納米比亞Hoba隕石。大約30%的所有已知隕石是鐵隕石的類型。他們含有98%的鎳鐵鎳的含量很少超過16%,而且大部分鎳13%和之間。除了很少的百分比troilite硫酸鐵,也有礦物質如鐵鎳合金複合磷酸鹽schreibersite和石墨(碳)在少量這些隕石。在他們中很少有人還發現了鑽石。
鐵隕石起源於核心大的小行星、行星。他們被分成三類:octahedrites,hexahedrites和ataxites,連同13群體。所有鐵隕石輕易生鏽,而且他們經常發現作為一大團生鏽。
1881年3月14日墜落在英國約克郡德爾斯堡隕石
重1019g的峽谷黑鐵隕石
鐵隕石(隕鐵)Iron meteorites
摩洛哥鐵隕石(隕鐵)
摩洛哥鐵隕石Morocco meteoric iron
1947年墜入俄羅斯的熔殼隕石
帶有醒目熔殼的俄羅斯鐵隕石
1970年代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發現的鐵隕石。
在澳大利亞中北部發現的隕鐵
澳大利亞中北部發現的鐵隕石(Iron meteorites)-Scupted 11公斤的個體,發現在1970年代2英裡的東北方向唐McColl隕石坑,昆士蘭博物館前館長說:隕石是sheaped像一個扭曲的子彈和呈深regmaglypts這只是中等土壤侵蝕的蝕刻。為了保護其自然形態,鐵是左未清洗,因此仍然表現出典型的紅土紅p。
埃及沙漠鐵隕石
顆埃及被風化的沙漠鐵隕石-Skulpted彈片和鋸齒狀,扭曲的邊緣和平坦,楔形基地。表面暴露原位風化模式的特點,為顯示Kamil位置。表面保護的原位顯示保存最完整的剪切痕跡,只有很少的氧化。
著名的峽谷暗黑破壞神隕石
南極洲,已經發現,是地球上最好的隕石的陷阱。首先隕石砸到冰,而不是硬的巖石,所以受損更少。然後,被石頭,他們站在出他們的背景和那些陷入在溫帶,將主要範圍從當地的巖石。那是一個奇妙的濃度過程流動及會議向冰石頭或山阻塞、剪向上使封閉的隕石表面。在許多地區冰困與山,不能輕易路徑的流失,冰在慢慢減少厚度由太陽能消融和燒蝕的katabatic方,最終在幾十萬年離開一個表面五花八門的課外地面物體。
巴林傑鐵隕石
1516年6月墜落廣西南丹的鐵隕石
1516年6月墜落廣西南丹的鐵隕石
1516年6月墜落廣西南丹的鐵隕石
1516年6月墜落廣西南丹的鐵隕石
1516年6月墜落廣西南丹的鐵隕石
1516年6月墜落廣西南丹的鐵隕石
南丹鐵隕石降落於1516年6月,如《南丹縣誌》明正德十一年五月,西北有星隕,長五六丈,蜿蜒如龍蛇,閃爍如電,須臾而滅。當時人們雖以為天降銀礦,也沒有重視,直到400多年後的1958年在大煉鋼鐵中才被發現。被發現的鐵隕石經過幾百年的風化,熔殼已不見,代之為紅褐色、黑褐色氧化層,個別處層厚可達1釐米;形成多為扁平狀,舌狀,並有蛇峰狀突起。鐵隕石內部呈灰白色,金屬光澤,相對密度7-7.6。含鐵91%,含鎳7%。主要組成礦物為鐵紋石、鎳紋石,餘為隕硫鐵、隕氯鐵、鐵閃鋅礦等。南丹鐵隕石具有降落和尋獲的雙重意義,多年來,吸引了不少天文地理學者考察,可算是聞名遐爾……
新疆世界第三大鐵隕石
新疆世界第三大鐵隕石
新疆世界第三大鐵隕石
新疆世界第三大鐵隕石
新疆世界第三大鐵隕石
新疆世界第四大鐵隕石--新疆鐵隕石,1989年發現於新疆準葛爾盆地東北邊緣(N47°E88 )。按重量居世界第四位,我國第一位。外形呈雙峰駱駝體狀,最大長度2.42m,最大寬度1.85m,最大高度1.37m,體積3.5m3,重約28噸。主要化學成分(%)=Fe88.11、Ni9.66、Co0.47。主要礦物為鐵紋石約佔90%,其次是鎳紋石及細粒鐵紋石和鎳紋石的混合物合紋石,少量礦物為隕磷鐵礦,菱磷鐵鎳礦,隕硫鐵,鉻鐵礦,隕碳鐵鎳礦等。主要礦物組合具有典型的維氏臺登構造、各種合紋石構造和紐曼線及各種隕磷鐵礦包體。在鎳紋石帶和梳狀合紋石區具有典型的阿格雷爾(Agrell)效應。
新疆鐵隕石(Iron meteorite)
鐵隕石(Iron meteorite) 形態呈不規則緻密塊狀,比重較大。新鮮面為深灰-灰黑色,風化後為褐灰色。表面普遍可見有大小不等的凹坑,最大者約3×4.5cm,深約1.5-2cm。凹坑形態多為橢圓狀,部分為不規則狀。隕石主要成分為鐵質,含少量鎳質。產地:新疆 採集人: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採集時間:1982年 收藏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發現墜落在METEORITO峽谷隕石
納米比亞境內發現的鐵隕石
納米比亞鐵隕石
美國博物館中展藏的隕石
自然博物館中收藏奇特的隕石
峽谷暗黑隕石,坎特伯雷博物館,MET16,紐西蘭
自然博物館中收藏奇特的隕石-峽谷暗黑隕石,485公斤,這是最大的一塊碎片的峽谷暗黑隕石外舉行的美國的隕石,被認為是墜毀在亞利桑那沙漠約49000年前。坎特伯雷博物館獲得了這個標本1897年……
密西根大學博物館展藏的鐵隕石
密西根大學博物館展藏的鐵隕石
密西根大學博物館展藏的鐵隕石
洛杉磯自然與歷史博物館藏的隕石
洛杉磯自然與歷史博物館藏的隕石
坦尚尼亞孟伯希隕石 重約16噸
坦尚尼亞孟伯希隕石 重約16噸
坦尚尼亞孟伯希隕石 重約16噸
坦尚尼亞孟伯希隕石 重約16噸
照片拍攝於1967年,展示了立在底座上的孟伯希隕石
孟伯希隕石於1930年被發現,當時被當地人視為一塊神石。這塊來自太空的巨石是墜落於坦尚尼亞的隕石家族中的「大塊頭」,重量估計在16噸左右。與很多隕石一樣,人們並未發現孟伯希隕石撞擊地表時應該形成的隕坑的任何跡象。這可能說明,這顆隕石在落地之後像漂石一樣滾動,又或者因為已經「定居」數千年,當時形成的隕坑早已不見蹤影。
在哥本哈根地質博物館外面展出的阿格帕裡利克隕石
人們正在搬運阿格帕裡利克隕石
阿格帕裡利克隕石於1963年被瓦格恩·布奇瓦爾德發現,是格陵蘭約克角大隕石的第四個主要碎片。約克角大隕石碎片共有兩個上榜,另一個便是躋身第三位的阿尼希託隕石。阿格帕裡利克隕石的重量不到20噸,現保存於哥本哈根地質博物館……
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亞瑟·羅斯隕石大廳展出的「帳篷」,重約31噸。
人們正將「帳篷」運上佩裡搭乘的船隻
阿尼希託隕石是在約克角發現的體積最大的隕石,被因紐特人稱之為「帳篷」。它的重量達到31噸,是迄今為止人們搬運過的最重隕石。1818年,有關這顆格陵蘭隕石的傳聞便傳進科學家的耳朵,但直到1894年,美國北極探險家羅伯特·佩裡才在當地一名嚮導的幫助下鎖定它的方位。佩裡用了3年時間將巨大的阿尼希託隕石運上船。為了運送這顆隕石,格陵蘭修建了其唯一一條鐵路,修建過程得到因紐特人的巨大幫助。最後,佩裡以4萬美元的價格將阿尼希託隕石賣給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這顆隕石表面積達到12.1平方米,現仍保存在自然歷史博物館。為了便於展覽,博物館方面還專門修建了一個展臺,展臺支撐物直接託住隕石的基巖。
位於納米比亞格洛特福特恩的霍巴隕石
照片拍攝於1930年前後,是最早拍攝的霍巴隕石照片之一
重約60噸納米比亞霍巴隕石,作為墜落於地球的最重隕石,霍巴隕石的重量幾乎是排名第二的艾爾·查科隕石的兩倍。這顆隕石的表面積超過6.5平方米,重量在60噸左右。據信,在墜落地球過程中,霍巴隕石的飛行速度因與地球大氣層之間發生的摩擦大大降低,使其在落地之時得以保持完整並且大部分露出地表,而不是埋入地下。其異乎尋常的扁平外形說明,這顆隕石甚至能夠像漂石一樣在水面上跳躍前進。
阿根廷的艾爾·查科隕石
阿根廷的艾爾·查科隕石,四周被綠樹環繞
一顆巨大的鐵隕石墜地之後分裂成卡姆珀·德爾·塞羅隕石群,同時在阿根廷形成一個面積60平方公裡的隕坑,隕坑名字與隕石群同名。位居最重隕石排行榜第二位的艾爾·查科隕石便是鐵隕石的最大一塊碎片。毫無疑問,如果將卡姆珀·德爾·塞羅隕石群視為一顆隕石,這顆隕石將輕鬆問鼎此次最重隕石排行榜…
古玉蟲
致力於中華古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