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化工研究生
輟學制出新型毒品
營口警方破獲特大製毒販毒案
歷時兩個月跨越7省10市
抓獲嫌疑人53名
摧毀製毒工廠4處
繳獲毒品近500公斤
涉案資產2000餘萬
昨日是第27個國際禁毒日,遼寧警方披露破獲特大製毒販毒案,歷時兩個月跨越7省10市,抓獲嫌疑人53名,摧毀製毒工廠4處,繳獲毒品近500公斤,涉案資產2000餘萬。這條製毒販毒鏈條上有兩個關鍵性人物,一是製毒者營口張某,另外一個是技術提供者湖南劉某,組建了「喪屍浴鹽」毒品製售團夥。
「浴鹽」有多可怕?吸食後會啃人臉或自殘。
他兜裡裝的啥
新型毒品「喪屍浴鹽」
2013年,張某拎著帶有米奇圖案的紅色蛇皮袋準備運毒,他不知道的是,警方已經盯了他很久。通過警方現場抓捕視頻記者看到,紅色蛇皮袋內裝著類似於大粒鹽的結晶物質,很像冰毒,但又不同於冰毒和海洛因……
蛇皮袋中的結晶樣本被層層送檢,最後送到公安部,讓檢測人員吃驚的是,這不是海洛因也不是冰毒。經過專家分析,這是國際上一種新型毒品,名為甲卡西酮,因為外觀像大粒鹽,又稱「喪屍浴鹽」,有專家認為該毒品比海洛因毒性高出13倍。因為國外曾出現過食用該毒品者瘋狂咬人的案例,因此該毒品被稱為「喪屍浴鹽」。
這種國內罕見的新型毒品在遼寧首次發現,在國內罕有,因此公安部高度重視,協調多地警方攻堅此案,此案被列為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
製造者是誰
合成甲卡西酮需要非常專業的化學知識。而此案中,製造毒品的技師正是這樣一個專業人員。
劉某曾經就讀於瀋陽某理工大學研究生部,專攻化工,後輟學。他輾轉來到湖南長沙,研究甲卡西酮合成。在緝毒警察的眼中,劉某缺少了毒販的狡猾,卻帶有典型的研究者範兒。劉某喜歡在網上發帖談論甲卡西酮的合成經驗和體會,甚至還在網絡上發布信息「求合作」。
劉某大膽的網絡行為同時引來了販毒組織和警方的關注。遼寧的張某通過網絡聯繫上了劉某,想看看劉某的「貨」,如果成色好願意出資購買。此時,劉某確實已經有了樣品,他招募農民開始生產甲卡西酮。
怎麼制的毒
網上認識老闆網購原料製毒
在公安部的指揮下,湖南和遼寧的情報匯總,兩地警方抽調精幹民警組成專案組,聯合行動。
專案組偵查發現,劉某和私企老闆張某在網絡上認識,兩人商定由劉某通過網際網路採購原料、設備進行生產,張某負責以每公斤人民幣7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價格予以收購,並在遼寧、山東、河南等省進行販賣。
為了取得製毒原料,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劉某先後從廣東省深圳市某化工公司購買製毒化學品甲苯159桶、丙酮6桶;山東省濱州市某化工有限公司購買溴代苯丙酮3000公斤,購買了生產設備及氯化氫、無水硫酸鎂等原材料……
專案組在長沙市高橋物流園、黎託物流園、三一收費站等地固定取貨證據,鎖定嫌疑對象及涉案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