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雙多年堅持在生產一線「摸爬滾打」,從最初的生手逐漸成長為江西省青年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冠軍,從一名普通技術工人成長為省級勞動模範。他的成長曆程詮釋著匠心鍛造精彩的意義! 2005年,剛高中畢業的他就跟著親戚外出打工,做過車床,做過焊接,卻都不過「淺嘗輒止」。2010年,當時九鋼公司面向社會招收技術員工,他有幸入職,成為一名車工。進入九鋼後,他感覺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跟在外面做事完全不一樣」他說,在外面做事,師傅都會「藏一手」,只教皮毛,而來到九鋼後,老師傅會事無巨細地耐心教,讓他深有感觸。「絕不能辜負這麼好的條件」他暗下決心,在做車工期間,他先後師從兩名車工方面的「老專家」。為了能更好地掌握技術,他常常犧牲中午的休息時間來練習,周末別人都休息了,他就抓緊設備空閒的機會用車間裡的邊角餘料在車床上反覆練習。在把本職工作車床操作學會以後,他還開始跟著別的師傅身後「偷師」,一邊自己鑽研,一邊請教前輩,把刨床、銑床、鑽床的技術也一併學上了手。
2013年,他參加公司職業技能大賽,憑藉嫻熟的技術奪得第一名。2013年10月,參加江西省青年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憑藉嫻熟的技術,再次奪冠。因為成績突出,榮譽接踵而來,2014年4月,共青團江西省委授予「江西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江西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15年4月,共青團九江市委授予九江市「優秀團員」榮譽稱號;2015年4月,全國鋼鐵行業共青團工作指導和推進委員會授予「全國鋼鐵行業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2015年9月,他榮獲江西省勞模榮譽;2015年12月,方大集團授予「方大英模」榮譽稱號等。2016年9月,他又當選為省十四次黨代會代表,實現了一個普通工人的無限榮光。接到自己當選為江西省黨代表的通知,宛雙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這個榮譽對於他這個青年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是黨對成才青工的高度肯定。他只知道在崗位上精益求精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人生會有如此精彩。在領導的眼裡,在同事的心裡,宛雙,已然成了不折不扣的技術帶頭人。
2019年,方大九鋼公司派遣人員進入脫貧攻堅一線地區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7月24日,他作為公司先進代表毫不猶豫加入到了扶貧隊伍中去。在扶貧工作短短的三個月扶貧期間,嚴格遵守集團和九鋼扶貧工作紀律,積極宣傳黨和國家扶貧方針政策和措施辦法,克服生活條件艱苦、交通不便等困難,不怕苦、不怕累,積極主動完成上級安排的扶貧工作任務。
工作近10年,他不斷進行創新,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2年,公司機加班有一臺堆取料機上的頭尾輪故障率非常高,平均半個月就要更換一次,為此公司決定重新設計備件;從未接觸過這類機器的他主動請纓,承擔了改造項目中一系列主要零部件的設計、加工任務。為了能按時完成任務,他白天跑現場、量數據,晚上查資料、畫圖紙,加班加點。最終使設備故障率從原來的半月一次降低到了半年一次。2013年12月底,宛雙被調到制樣班擔任副班長,在車間工作時,他觀察發現,一個小班10個人用鋸床加工試樣,而且一塊試樣只能單獨加工,特別費時;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他有了對一臺大鋸床進行了改造的想法。他找來了技術人員,一起商量探討。經過多次的畫圖、做樣品、安裝和調試後,最終決定在鋸床上焊接一個小型模具,這使得一次只能鋸1塊試樣的鋸床變成一次可以鋸幾塊、10幾塊、甚至幾十塊試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同時也節約了大量成本,單這項創新每月累計節約成本5萬餘元。2018年9月5日,九鋼公司軋鋼廠準備車間新增設機修組,目的是進行資源整合,最大限度的發揮專業技能人才的作用,實現效益最大化。主要負責軋鋼廠各車間備品備件加工和零部件修復等。全年所加工的備品備件全部達到了生產所需技術要求,使用效果良好,滿意率99%以上,無返工,無投訴。2019年全年累計為維修車間、本車間以及其他車間加工備品備件和備件修復8500多件。從開始每月創效20萬餘元到現在每月30萬餘元,為軋鋼廠在備件採購,備件修復、外委等方面,節約了大量的成本。特別是利用重型臥式車床CW61160和自動埋弧焊機,在大件加工、焊接方面(例如加工熱送輥、出爐輥等,行車輪和熱送輥堆焊等),節約了可觀的外委費用。在機物料方面,最大化的使用,餘料精確到釐米級,不浪費。在小改小革、技術攻關方面,累計創效2餘元。
為了鼓勵他的創新,公司專門為他創立了「宛雙勞模創新工作室」,這是公司第一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工作室,該創新工作室被評為九江市示範性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2016年12月28日,被江西總工會評為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
今年不過30出頭的他坦言,未來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自己技術的成長。在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挖掘潛能,為公司的生產「保駕護航」。在社會上,承擔當代青年應有的責任,爭當信念堅定、愛黨愛國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