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剛剛結束,馬上就到了兒童們的節日,朋友們有沒有想好帶孩子們去哪裡玩呢?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一個帶小朋友們遊玩的最佳去處——上海海洋水族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上海海洋水族館位於繁華的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其整體構造由主樓及輔助樓兩棟建築物組成,主樓分為五層,地下兩層,地上三層,總建築面積22600平方米,總投資金額達5500萬美元。全館分成九大展區,分別是中國區一南美洲區一澳大利亞區一非洲區一東南亞區一冷水區——極地區一海岸區一深海區(海底隧道)。館內總水量為6300噸,採用了封閉式的維生系統,用普通自來水生產人工海水,使觀賞的魚類生活在高質量的水環境中。上海海洋水族館是上海最大的以展示海水生物、生態為主題的旅遊景點,也是世界最大的人造海水水族館之一。
「穿越大陸的水世界」是上海海洋水族館的展示主題,這裡匯集了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珍稀活體水生動物450多個品種,其中有一些是已瀕臨絕跡的稀有水生物。上海海洋水族館還逐年推出主題展覽,如具有中國特色的「長江流域珍稀水生物展」、「海底12生肖」和「武林大會」等,各類主題展的活體展品極具地方特色和環保教育意義。
中國區
上海海洋水族館是世界上唯一設有獨立的中國展區的水族館,展示的生物大多為國家保護動物,包括中華、胭脂魚、揚子鱷、娃娃魚(大鯢)。中國幅員廣闊,物種豐富,僅淡水魚就有900多種,然而很不幸,其中十分之一的品種已瀕臨滅絕,中華鱷和胭脂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華鱷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脊椎動物,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歷史,堪稱「水中活化石」。它在長江裡孕育,生長在大海裡,個體碩大,形體威猛,居27種魚之首,是全世界最大的一種魚。成年中華鱷長達3米,雌性中華鱷體重可達250公斤。它的內骨骼大都由未完全骨化的軟骨組成,五列漂亮的骨板(靠背部一列、體側和腹部各兩列)和脊椎支撐起龐大的身軀。中華鱷常以魚類和甲殼動物為食,是典型的海河泡遊性魚類。
每年夏秋兩季,在大海裡長大成年的中華鱷成群結隊齊聚長江口,第二年秋天就遊回它們誕生的故鄉——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一帶交配產卵,繁衍後代。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長江上遊出生,遊到大海裡生長。由於過度捕撈和沿江水壩建設,中華鱷的種群數量已經明顯減少,目前它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年來,國內成立了中華鱷保護區以及專門的研究所,中華的數量也在逐步回升。在展缸池中悠然漫遊的還有背鰭高高聳起的胭脂魚,它生活在長江幹、支流和附屬的湖泊以及閩江水系中,喜歡吃底棲的螺類、蚌類及昆蟲幼蟲,偶爾也吃水草和藻類。常言道「黃毛丫頭十八變」,胭脂魚也是如此,不同發育時期的形態和形狀都會有顯著變化。
南美洲區
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那裡人跡罕至,覆蓋著大片熱帶原始叢林,充滿著神秘的色彩。南美洲擁有世界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淡水魚。巨骨舌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有鱗硬骨魚之一,它們也在水族館內繁衍生息。水族館中還有大腹便便的紅尾貓,褐色花紋的燕尾鴨嘴途魚以及虎皮花紋的虎皮鴨嘴魚。
澳大利亞區
澳大利亞的淡水魚種類雖然不多,但大多是其他地方見不到的特有魚類。這是因為澳洲大陸與其他大陸板塊分隔後,異地的魚類無法進行種群雜交,結果使澳大利亞的淡水魚一直保持著自身的獨特性。該展區中長相最奇特的是著名的鋸鰩,它的吻部特別長,成為一個扁平的板,兩側有齒狀突起,身體扁平,鰓孔長在腹部(在身體的下方),鋸吻上沒有肉質觸鬚。鋸鋸身長可達5米,暗褐色,以海底甲殼類動物為生,主要棲息在淺海,平時將身體潛伏在泥沙中。
非洲區
東非大裂谷帶湖區生活著很多種魚類,最受矚目的是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威湖的慈綢科魚。非洲慈綢魚相對較兇猛,而且有很強的領地觀念,它們在繁殖幼魚時大多有口中孵化幼魚的習性。展缸裡那些身上有許多斑點,嘴上長著鬍鬚,喜歡不守規矩倒著或側著身體遊泳的魚就是尼羅河中魚族的代表倒吊鼠。
東南亞區
東南亞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之一,具有壯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水生物資源。綠水龍就是一種大型的喜歡群居生活的水生蜥蜴,每當緊張或受驚嚇時它便會躲到水中。這裡展示的絲足鱸魚俗稱戰船魚,原產於東南亞的河流湖泊中,它眼睛小、嘴巴大而翹、嘴唇厚,腹鰭延伸呈細絲狀,所以得名絲足魚,具有攻擊性,且生長速度快。
冷水區
海豹展缸是冷水區唯一的展缸,900弧形的亞克力展缸極具特色,可以使遊客欣賞到海豹在水下的活動,與可愛的斑海豹做面對面的近距離接觸。極地區
2013年7月,「企鵝互動樂園」正式在極地區開幕了。企鵝樂園在展缸內、外均設置通話設備,遊客可以通過設備和展缸內的「企鵝姐姐(馴養師)」以及眾多憨態可掬的企鵝互動、溝通,同時「企鵝姐姐」會以問答形式幫助遊客了解企鵝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等知識。展缸內目前共有兩種企鵝;漢堡企鵝和麥哲倫企鵝,前者的胸口有一條黑帶,後者的胸口有兩條黑帶。漢堡企鵝是潛泳高手,它們的最大潛水深度達到100米。當「企鵝姐姐」將小魚拋入水中時,企鵝們就迅速地遊過去,一口將魚吞到肚子裡。「企鵝樂園」展缸內外的互動通話屬國內首創,一改以往企鵝展區無聲展示的現狀,增加了展覽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海岸區
進入這個展區,遊客將被海洋生物品種的多樣性、色彩的豐富性及其生活習性的奇特而震撼!素有「活化石」之稱的馬蹄蟹,以及被譽為「鎮館之寶」的草海龍等形態各異的生物讓遊客流連忘返。在入口處展示的不同孵化階段的鯊魚卵,顯示了卵生鯊魚孵化誕生的過程,有的卵中活體小鯊魚已經清晰可見。最讓人驚嘆的就是2012年8月從美國德拉斯水族館引進的成體緞帶海龍,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一年多的精心養護下已成功繁衍了後代,這在亞洲尚屬首次,全世界能人工繁殖這種來自大洋洲海域的珍稀水生物的水族館也屈指可數。
深海區(海底隧道)海洋水族館最大的體驗式設施是地下層深海區的海底隧道,它總長155米,遊客在其中能透過亞克力玻璃視窗全方位地觀看魚群,與海洋生物零距離接觸。
快快帶寶貝們去遊玩一番吧,漲知識遊玩兩不誤。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