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2020-11-25 鳳凰安徽站

「電子鼻」是一項應用廣泛的高科技產品,有出國看病患者對此非常感興趣,諮詢了國內知名出國看病轉診機構盛諾一家,我們在此對這項技術進行介紹。

盛諾一家是國內最大的出國看病轉診機構,幫助大量患者出國看病,接受全球先進醫療護理。

近日,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電子設備,可以通過「聞」呼吸來判斷是否患有Barrett食管。

英國每年新增大約9,000位食管癌患者。英國癌症研究組織發現,與普通人群相比,Barrett食管患者發展為食管腺癌的風險增加10倍。

Barrett食管是指正常情況下遠端食管內覆蓋的復層鱗狀上皮被任意程度化生的柱狀上皮所取代的一種疾病,通常沒有症狀,不過慢性胃食管反流患者多伴發此病,男性、年齡超過50歲、超重或肥胖等也是此病的風險因素。英國的數據顯示,大約3%-13%的Barrett食管患者會發展為食管腺癌。

目前,診斷Barrett食管通常需要內鏡檢查,這種方式有侵入性而且價格不菲。研究人員稱,他們發明了「電子鼻」可以通過分析呼吸識別有無Barrett食管。研究團隊希望這種無創的方式可以促進更多人進行Barrett食管的篩查,從而減少食管癌患者人數。

荷蘭Radboud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Peter Siersema教授和同事對「電子鼻」檢測的效果進行了驗證,結果發表於《消化》雜誌。

Siersema教授表示,如果可以提供一種非侵入性的方式,而且很方便地檢測出有食管癌風險的患者,那麼參與篩查的人數自然比內鏡篩查多,「電子鼻」只需要5分鐘,如果判斷患者存在Barrett食管,將接受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原定接受內鏡檢查的402人在內鏡檢查之前使用了「電子鼻」,內鏡檢查發現,其中129人確診Barrett食管,141位確診胃食管反流,132人無上述兩種疾病。

「電子鼻」會對揮發性有機物進行檢測。人體呼吸過程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是代謝的產物,大部分是正常的,但是有些與特定疾病有關,可以反映疾病引起的細胞變化或者局部微生物群落變化。因此,呼吸樣本中的成分可以提示某種疾病。

可攜式「電子鼻」結合人工智慧尋找特定揮發性有機物和疾病之間的聯繫。

結果顯示,「電子鼻」識別Barrett食管的準確率達到91%,識別非Barrett食管的準確率達74%。「電子鼻」還能夠區分胃食管反流和Barrett食管,不過準確性有所下降。

Siersema教授稱,他們計劃在1000名患者中重複試驗,希望可以增加「電子鼻」的準確性。研究者希望將來可以在更大人群中測試。如果進展順利,「電子鼻」可能在兩到三年普及到基層醫療系統。

劍橋大學MRC癌症中心癌症預防教授Rebecca Fitzgerald未參與這一項目,但是她表示,這種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

她指出,根據現有研究結果,如果把「電子鼻」用於健康人群,可能出現大量假陽性結果。但是,這是一項很有意思的技術,解決了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食道癌的早期檢測,只是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驗證,但這些初步數據令人鼓舞。

本文編譯自英國《衛報》2020年2月25日網上發布的《電子鼻可以聞呼吸提示高危食管癌》,原文標題為'Electronic nose' could smell breath to warn about higher risk of oesophageal cancer

免責聲明:本文為商業廣告,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生物醫療 || 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仿生嗅覺引起人們更加廣泛地關注,當屬其在醫療領域的重大應用。由於人體在生病時會產生各種不同類型的氣味,對應的疾病種類也各不相同,因而可以利用仿生嗅覺對人體疾病開展相關診治。仿生嗅覺在食品工業、環境檢測、安全保障等領域也有著重要應用,經過數位化處理的嗅覺信息甚至可以通過網絡傳輸共享。一項發表在《消化道》(Gut)雜誌網絡版上的原理研究證明,一種可攜式「電子鼻」可以準確地檢測出食管癌的前兆--巴雷特食管(Barret食管)。
  • 出國看病:全世界手術死亡率最低的德國醫療
    出國看病原因一:發達的製造業成就先進醫療儀器設備  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國民經濟體,科學技術發達,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德國在二戰後醫療發展迅速,目前德國全國共有2260家醫院,超過52萬張床位,看似較多的床位卻在使用率方面達到80%以上的使用率。德國的醫療設備在國際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德國的製造業在世界享有盛譽,其產品以技術先進,做工精良著稱,醫療領域的設備儀器公司湧現出西門子、拜耳等世界級企業。在德國看病,能夠接受到最先進醫療儀器的治療,連美國人都想去德國看病。
  • 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INI)設有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神經放射科、耳鼻喉科、骨科和內科等專科。  在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其醫療團隊匯集了各科及神經障礙相關的骨科矯形治療等多領域的專家,出國看病正在變得簡單。出國看病也是為生命健康尋找更多可能的一種方式,而在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或許有無限的可能。  那麼,中國患者如何前往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去進行治療呢?患者如果語言溝通無障礙,只要按照流程完全可以自己申請出國看病。如果患者想選擇一種高效便捷的方式,那麼出國看病服務機構則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 麻省總醫院哪些特色科室備受出國看病患者青睞?
    那麼,作為美國排名前十的醫院,麻省總醫院哪些特色科室備受出國看病患者青睞呢?  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MGH)建立於1811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三所醫院之一,坐落于波士頓中心,也是哈佛醫學院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教學醫院,是哈佛大學最大型的醫學教學中心及生物醫學研究基地。
  • 出國看病中介機構全國10強榜單(附衛計委規範)
    出國看病中介行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儘管衛計委沒有出臺相應的法規,也沒有行業性組織,但行業行為已經逐漸規範;目前國內出國看病中介機構有三大種類:一是傳統出國看病服務機構、二是出國看病平臺、三是國外醫院在國內設立的辦事處。三大種類出國看病服務機構各有優缺點,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 出國看病:關於麻省總醫院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出國看病,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出國看病的主體也由企業家等高淨值人群擴展到中產階級。截至2018年3月,在麻省醫療國際接待的大量出國看病患者中,麻省總醫院一直是患者信賴的醫院。  1、麻省總醫院全稱是什麼?
  • 出國看病 美國為什麼實行醫藥分家的制度?
    出國看病,國外的醫院也會這般「宰客」嗎?專注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國內醫院宰客主要依靠兩種方式:藥物和檢查。出國看病,國外的醫院與藥房是獨立的,且監管嚴格,不會出現宰客的現象。
  • 凱斯勒康復研究所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專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凱斯勒康復研究所(Kessler Institute for Rehabilitation)於1949年在美國新澤西州成立,是美國物理治療和康復治療的先驅。
  • 出國看病:麻省總醫院怎麼樣麻省總院好不好?
    出國看病選擇較多的醫院,麻省總醫院可以說在美國擁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它建立於1811年,是美國歷史比較悠久的三所醫院之一。除此之外它具有全球先應用癌症全基因檢測技術,在癌症的基因定位治療、Proton治療、放療手術等方面全球聞名,並誕生了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出國看病資訊:研究人員開發了低成本、可攜式大腦成像掃描儀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與麻省總醫院保持著多年的合作關係,幫助了很多想出國看病的病人順利轉診至這家醫院。盛諾一家在波士頓的客服團隊,對麻省總醫院環境和工作人員非常熟悉,當出國看病的客戶需要幫助時,他們能迅速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麻省總醫院Athinoula A. Martinos生物醫學成像中心放射學研究員Dr.
  • 丹佛市國立猶太醫學中心-科羅拉多大學醫院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丹佛市國立猶太醫學中心—科羅拉多大學醫院(愛諾美康出國看病轉診醫院之一)    國立猶太醫學中心以其對呼吸、心臟、免疫和過敏性相關疾病的診治和開創性的醫療研究享譽全球,至今該醫院仍是世界上唯一一所專門為這些疾病服務的醫院
  • 出國看病科普:什麼是癌症篩查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的體檢項目也涉及癌症篩查,近幾年來,盛諾一家的日本體檢項目是最受歡迎的。所以出國看病項目並非只針對患者人群,還有針對健康人群的高端體檢項目。  有不同種類的篩選測試。  篩選測試包括以下內容:  · 體格檢查和病史:檢查身體的一般健康跡象,包括檢查疾病的跡象,例如腫塊或其他看起來不正常的跡象。
  • 出國看病:漸凍症的第一個平臺試驗入組了首批受試者
    出國看病:漸凍症的第一個平臺試驗入組了首批受試者市場信息網   2020-08-05 17:08:20   來源:    評論:   東北ALS聯盟的多個成員加入由麻省總醫院Sean M. Healey & AMG ALS中心領導的HEALEY ALS平臺試驗倡議,為這項開創性研究入組了首批受試者。
  • 出國看病 隨身攜帶藥品有哪些官方規定?
    專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患者出國看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美國後並不能馬上接受治療,因此有些藥品在出國看病前需要攜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和美國運輸安全局(TSA)對藥品入境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那麼,我國出國看病患者攜帶藥品有什麼規定呢?
  • 出國看病:麻省總醫院讓你「生吞」顯微鏡
    據我國最大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建於1811年,全球公認的權威醫院,並在多種疾病治療方面世界領先。不僅在治療領域,麻省總醫院的一些醫療創新也為世界矚目。
  • 出國看病 我們如何選擇醫院
    出國看病治療癌症,對國人來說,最主要的選擇就是去日本看病或者美國看病兩個主要選項。  癌研有明醫院醫院簡介:  癌研有明醫院,全稱癌症研究會有明醫院,是癌症研究會的附屬機構——癌症研究會成立於癌症尚未引起人們關注的1908年,是日本最早的癌症專科醫療研究機構。成立以來,其設機構一直與醫院密切合作,始終從事最新的診斷學和治療技術的研究開發,致力於給患者更好更有效的治療及實現最終攻克癌症的目標。
  • 出國看病科普:三陰性乳腺癌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一直關注著乳腺癌,曾經多次做過關愛女性健康的活動。經盛諾一家轉診出國的數名病人,因為選擇了出國看病,從而避免了乳腺全切。國外大醫院會根據病人病情來確定是否全切,所以有很多病人是可以選擇保乳手術的。正是見證了數名患者的幸運,盛諾一家極力推薦有條件的乳腺癌病人選擇出國看病。什麼是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受體是在細胞內部和表面發現的特殊蛋白質。
  • 出國看病 她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怎樣被控制?
    失望之餘,我們夫婦決定選擇出國看病,為謹慎起見,分別諮詢了多家機構。一家機構,在聽說我準備出國看病時,一個勁讓我趕快趕快,並聲稱接診了很多淋巴瘤患者,大多獲得了緩解,並且說美國化療幾乎沒有副作用。一家機構則讓我儘快提交病歷,發給美國的專家團隊評估,並聲稱僱傭了很多美國醫生做顧問。一家出國看病機構則拼命說美國有數百種新藥,尤其是靶向藥特別特別多,很多淋巴瘤患者在用等等。
  • 出國看病:CAR-T細胞療法的新進展
    醫療發達國家的每一次重大科研成果對選擇出國看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都意味著多一份希望。好消息是,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已經與美、英、日等發達國家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國內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提供從境內到境外一站式出國看病服務。   該臨床試驗的研究人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Helen Diller家族綜合癌症中心的副教授Dr.
  • 出國看病,研究發現罕見兒童癌症的起源可指導治療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最喜歡看到有關這樣的新研究報告,這意味著將來有更多的兒童將獲益於此。盛諾一家專注於出國看病多年,成功幫助大量患者順利出國看病。盛諾一家最開心的是收到出國看病患者的感謝信,因為這封信就是患者得到最好治療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