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鼻」是一項應用廣泛的高科技產品,有出國看病患者對此非常感興趣,諮詢了國內知名出國看病轉診機構盛諾一家,我們在此對這項技術進行介紹。
盛諾一家是國內最大的出國看病轉診機構,幫助大量患者出國看病,接受全球先進醫療護理。
近日,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電子設備,可以通過「聞」呼吸來判斷是否患有Barrett食管。
英國每年新增大約9,000位食管癌患者。英國癌症研究組織發現,與普通人群相比,Barrett食管患者發展為食管腺癌的風險增加10倍。
Barrett食管是指正常情況下遠端食管內覆蓋的復層鱗狀上皮被任意程度化生的柱狀上皮所取代的一種疾病,通常沒有症狀,不過慢性胃食管反流患者多伴發此病,男性、年齡超過50歲、超重或肥胖等也是此病的風險因素。英國的數據顯示,大約3%-13%的Barrett食管患者會發展為食管腺癌。
目前,診斷Barrett食管通常需要內鏡檢查,這種方式有侵入性而且價格不菲。研究人員稱,他們發明了「電子鼻」可以通過分析呼吸識別有無Barrett食管。研究團隊希望這種無創的方式可以促進更多人進行Barrett食管的篩查,從而減少食管癌患者人數。
荷蘭Radboud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Peter Siersema教授和同事對「電子鼻」檢測的效果進行了驗證,結果發表於《消化》雜誌。
Siersema教授表示,如果可以提供一種非侵入性的方式,而且很方便地檢測出有食管癌風險的患者,那麼參與篩查的人數自然比內鏡篩查多,「電子鼻」只需要5分鐘,如果判斷患者存在Barrett食管,將接受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原定接受內鏡檢查的402人在內鏡檢查之前使用了「電子鼻」,內鏡檢查發現,其中129人確診Barrett食管,141位確診胃食管反流,132人無上述兩種疾病。
「電子鼻」會對揮發性有機物進行檢測。人體呼吸過程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是代謝的產物,大部分是正常的,但是有些與特定疾病有關,可以反映疾病引起的細胞變化或者局部微生物群落變化。因此,呼吸樣本中的成分可以提示某種疾病。
可攜式「電子鼻」結合人工智慧尋找特定揮發性有機物和疾病之間的聯繫。
結果顯示,「電子鼻」識別Barrett食管的準確率達到91%,識別非Barrett食管的準確率達74%。「電子鼻」還能夠區分胃食管反流和Barrett食管,不過準確性有所下降。
Siersema教授稱,他們計劃在1000名患者中重複試驗,希望可以增加「電子鼻」的準確性。研究者希望將來可以在更大人群中測試。如果進展順利,「電子鼻」可能在兩到三年普及到基層醫療系統。
劍橋大學MRC癌症中心癌症預防教授Rebecca Fitzgerald未參與這一項目,但是她表示,這種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
她指出,根據現有研究結果,如果把「電子鼻」用於健康人群,可能出現大量假陽性結果。但是,這是一項很有意思的技術,解決了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食道癌的早期檢測,只是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驗證,但這些初步數據令人鼓舞。
本文編譯自英國《衛報》2020年2月25日網上發布的《電子鼻可以聞呼吸提示高危食管癌》,原文標題為'Electronic nose' could smell breath to warn about higher risk of oesophageal cancer
免責聲明:本文為商業廣告,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