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檢測卷
一、下列加粗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荷花(hé) 負荷(hè) 石鐘乳(rǔ)
B.鑲邊(xiāng) 一剎那(shà) 時而窄(zhǎi)
C.蜿蜒(yán) 漆黑(xī) 系著繩子(jì)
D.石筍(sǔn) 一簇(cù) 走了一轉(zhuǎn)
二、讀拼音,寫字詞。
我們沿著時而寬時而zhǎi的溪流往山上走,到了半山腰就是dù juān谷。這裡花兒競相開放,有白的,紅的,zǐ的,還有白中xiāng粉邊的,一朵比一朵開得càn làn。
三、下列詞語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擴大範圍 一片亮光 B.奪目的亮光 一道紅霞
C.放射光芒 一塊地方 D.偉大的奇觀 一把金邊
四、對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擬人)
B.我好像看到了天邊的燦爛的雲霞。(比喻)
C.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排比)
D.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反問)
五、按要求寫句子。
1.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用加點詞仿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內洞一團漆黑,難道能看見什麼嗎?(改為陳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用加點詞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樣小的小船?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沒法再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仿寫句子)
怎樣廣闊的大海呢?______________,是這樣廣闊的大海。
六、下列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頤和園》是按遊覽的順序來寫的。
B.《記金華的雙龍洞》重點寫了外洞和內洞之間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順序來寫的。
七、閱讀課內片段,完成練習。
內洞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餘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麼寬廣。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其他那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像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1.片段節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這段話主要寫的是___________,其主要特點是________。
3.洞內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寫的時候,用了「______」和「______」這兩個詞來表明看的先後順序。
4.雙龍洞內的龍是真的嗎?你是從文中哪裡看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你發揮想像,從形狀和顏色兩方面,寫一處石鐘乳或石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課外閱讀。
登泰山觀日出(節選)
我沒有在南天門停留。7點10分,我終於到達了日觀峰。
我站在一塊大石頭上向東眺望著無際的群山,只見山峰之間白霧茫茫。大約過了七八分鐘,東方天際出現了魚肚白,是那麼柔和,又是那麼光潔。它不斷地擴大,仿佛要淹沒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則微露著淡紅色,四周的雲也發白了……
我目不轉睛地望著這一切。一會兒,那淡紅色加深了,範圍越來越大,把鄰近的雲也照得發亮。這時,東方的天空發紅了,在重重疊疊的峰巒的最東端,紅得最濃、最豔,好像燃燒著的大火正在蔓延擴大。就在這一剎那間,那紅綢帷幕似的天邊拉開了一角,出現了太陽的一條弧形的邊,並且努力地上升著,變成一個半圓形,放著強烈的光,把周圍的紅綢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這強光刺激著,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圓形不斷上升,越來越圓,像一個火球在天邊跳動著,最後終於掙脫了地面。
「啊!太陽出來了,太陽出來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
1.下面的選項中描述日出前後天空顏色變化正確的一項是( )
A.魚肚白→淡紅色→火紅色
B.魚肚白→火紅色→淡紅色
2.讀一讀文中畫線的句子,填空。
(1)這句話運用了______的修辭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寫出了太陽的形態特點。
(2)「不斷」「越來越圓」「終於」這些詞語體現了太陽上升過程中的________和太陽____________。
3.判斷對錯,對的畫「√」,錯的畫「×」。
(1)日出時太陽的形狀變化順序是:一條弧形的邊→半圓形→火球。( )
(2)本文抓住日出前後天空顏色的變化和觀看時的感受這兩方面寫了泰山的日出。( )
4.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寫法或內容上有什麼相同點?(列舉一兩條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習作。
本單元,我們領略了海上日出的壯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在現實生活中,你領略過哪些美景呢?選擇印象最深的一處,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要求:題目自擬,條理清晰。
參考答案
一、A 二、窄 杜鵑 紫 鑲 燦爛 三、D 四、B
五、1.廬山的雲霧,時而深時而淡,時而靜,時而動,美麗奇幻。 2.內洞一團漆黑,看不見什麼。 3.這兩塊玉石,很難分辨出真假。 4. 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
六、C
七、1.記金華的雙龍洞 葉聖陶 2.雙龍洞的內洞 黑、奇、大 3.先 其他
4.不是真的,我是從文中「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像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一句看出來的。
5.那石鐘乳,像一頭張牙舞爪的獅子,橙黃色的頭,毛髮豎起,十分霸氣。
八、1.A 2.比喻 太陽 火球 艱辛 頑強的生命力 3.(1) √ (2)× 4.這兩篇文章在描寫晴天日出時都寫到了天空的顏色、太陽的形狀、動態和光華的變化。
九、示例:
美麗的黃山
我喜歡黑龍江的雪鄉,我喜歡遼寧的鮁魚圈,我還喜歡桂林的灕江,但我最喜歡安徽的黃山。
那一年,我們一家一起去了黃山,我剛走到山腳下,就被它雄偉的山峰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迫不及待地往上走,看見了形態不一的大樹,看見了頻頻點頭的野花,看見了千奇百怪的巖石……咦,那不是飛來峰嗎?我小時候就聽說過那龐大的飛來峰,它長約20米,寬約3米,今天我可算領略了它的「厲害」。
一直往上走,我回頭一望,只見山下雲霧繚繞,我仿佛走進了夢幻的仙境,山中的蝴蝶就像一隻只可愛的小精靈,給黃山又增添了幾分情趣。
終於,我們登上了黃山的山頂。哇,黃山可真陡啊!晚上,我們又觀看了落日,太陽像一個滾燙的大火球,慢慢落了下去,月亮姐姐帶著微笑升起來了。
我愛黃山,愛它雄偉的山峰,奇怪的巖石,我還會來看黃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