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聊+冷場,話題度不高,《腦大洞開》和《腦力男人時代》這樣的燒腦綜藝「燒」的有點扎心了
作者:陳慕蓉
燒腦≠尬腦,娛樂與燒腦的結合才是綜藝致勝法寶。
由企鵝影視與深圳日月星光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製作,騰訊視頻獨播的網綜《腦力男人時代》在5月8日開播,借鑑了韓國綜藝《大腦性感時代問題的男人》形式,但從開播至今話題量偏低,點擊量也僅僅只有3000萬。
緊隨其後,優酷獨播的《腦大洞開》也於5月23日上線,但是兩檔節目命運基本相同,出場的嘉賓連一個像樣的能被大眾用來調侃的段子都沒有貢獻出來,不得不說這兩檔燒腦節目燒的著實是有一點「低調」,沒有一點自己的「freestyle」。
尬聊pk冷場,這樣的燒腦節目看的著實有點扎心
優酷獨播的《腦大洞開》和騰訊的《腦力男人時代》同屬於燒腦綜藝,又都是5月開播,難免會讓人進行一番對比,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發現沒有最無聊,只有更無聊。
《腦大洞開》的主持是自帶黑料的張紹剛,其餘常駐嘉賓是一水的綜藝咖,無論是大張偉、楊迪還是王自健、肖驍,都在綜藝節目中「身經百戰」,按理說這樣的嘉賓配置應該是「火花四濺」,但誰讓節目本身設置太水,白瞎了這麼多綜藝咖。
題目設置無聊還有點幼稚,像「請寫出你聽過最假的一句話、最招人嫉妒的一句話」等無釐頭的題目,本來就已經讓觀眾看的是哭笑不得,卻還得被迫接受臺上嘉賓更為生硬的回答和並不知道笑點在哪裡的包袱,簡直就是對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打擊。
反觀《腦力男人時代》沒有像《腦大洞開》一樣的主要控場主持,主要靠常駐嘉賓之間的默契度,於是你經常會看到李誕拋出來的梗無人會接,即使接住了也get不到點,每期請來的明星嘉賓也因為不明白節目出題套路而經常被冷落。
環節設置不合理,燒腦要環環相扣才好看
《腦大洞開》比起思考題目,大家可能更願意思考怎麼擠兌楊迪,所以更談不上什麼難度與智商比拼。
《腦力男人時代》的四個環節設置相對偏難,有燒腦的意思在裡面,但最後卻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既沒有燒腦節目應有的高大上,也不如遊戲類節目娛樂性強。
第一環節腦力比拼的題大部分都是腦筋急轉彎,每次看到彈幕一片正確答案然而嘉賓還在冥思苦想的樣子,文娛商業觀察(ID:wenyushangyeguancha)都在思考作為一檔燒腦節目到底應該是讓嘉賓猜不出答案還是觀眾猜不出答案?
如果有一天,《腦力男人時代》設計的題目能讓彈幕都猜不出,讓觀眾真正跟著嘉賓一起思考的時候,那我想我可能會考慮把它放慢倍速觀看。
剩下的三個環節都屬於只可遠觀,而不可細究。動手環節每次都草率收場,面試過程太過嚴肅,故事推理缺少明確的規則和競爭性,看得人不痛不癢。
自顧自嗨無法自拔,互動太少丟失觀眾
燒腦綜藝其實就是要和觀眾一起動腦,一起解題,就像看《神探夏洛克》一樣,讓觀眾跟著一起得到解題樂趣才是正解,而不是讓嘉賓從解題中尋找滿足。
《腦大洞開》雖然是素人與明星一起解題,但鏡頭太少,互動基本看不到,說是擺設也沒人會出來反駁。《腦力男人時代》更是放棄了和觀眾互動的所有機會,沉浸在自己解題的世界裡無法自拔。最後評選每期最聰明的男人,以及故事推理環節等可以與觀眾良好互動的機會都沒有把握,白白流失了很多觀眾。
從開始的《開心辭典》、《一站到底》、《最強大腦》這種考察知識儲備的益智綜藝,到現在需要大家開動腦筋的《腦力男人時代》,這體現的是一個綜藝時代的變遷,觀眾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簡答的答題,而是需要更多IQ的碰撞,需要更多新鮮的東西去進行刺激。
這種思辨性和娛樂性兼具的綜藝從興起到盛行需要時間,就像當初《奇葩說》能引領辯論綜藝潮流一樣,我們希望《腦力男人時代》能夠找到真正屬於燒腦的路線,適合觀眾的路線,開啟燒腦網綜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