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好多天,終於拿到了今年的新款iPhone 12 Pro Max,入手的是石墨色,我對於海藍色並不「感冒」,下面簡單分享一下到手的iPhone 12 Pro Max。
iPhone 12全家族包裝都是這種超扁平的設計,因為沒了充電器和耳機的標配,所以整體包裝空間可以壓縮得非常薄,大概只有前代包裝的一半厚度。說真的,拿在手裡真的會感覺比較輕,沒有什麼分量感。
雖然沒有配備充電器和耳機,但是以前還保留了C to Lightning快充數據線,包裝內部就是手機本體、快充數據線、說明書等。
這次iPhone 12是全系列標配了OLED屏幕,可是依然沒有DC調光和高刷,當然這些對於我來說並不會在意,一款好用的手機在日常體驗中參數雖然重要,但是我更在意的就是系統的交互使用體驗,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比較考慮iOS多一些,而不是安卓。iPhone 12全系列平面顯示屏的設計,從視覺觀感上看iPhone 12 Pro Max的黑色邊框還是顯得比較粗的。
iPhone 12 Pro Max的背面和我之前使用的iPhone 11 Pro Max是大致一樣的,同樣的磨砂玻璃背殼,依然三攝模組,iPhone 12 Pro Max加多了一個LiDAR。LiDAR能加快暗光場景的對焦速度,按照蘋果說法是提升了6倍,大底+防抖+快速對焦,最大程度上提升夜景拍照體驗。而目前的這些功能,還只是LiDAR玩法的冰山一角,相信後面還是會有很多針對LiDAR推出更加有趣好用的APP來適配。
iPhone 12 Pro Max的主攝像頭搭載 Sensor-Shift(傳感器移位圖像穩定功能)技術,用於取代 OIS 光學防抖技術,藉此提升增強視頻防抖和攝像頭捕捉動態效果,如抓拍功能更為強大,成像效果更出色。當前智慧型手機搭載 OIS 光學防抖方案,主要是通過 VCM 馬達驅動鏡頭進行角度補正加以實現。但這類方案存在功耗大、防抖效果有限、產品體積偏大和單價偏高等弊端。
Sensor-Shift技術能規避OIS防抖技術的這些缺陷,但因為此項技術要求過高,因此在這次 iPhone 12系列新機中僅Pro Max版本搭載。iPhone 12 Pro Max比Pro還擁有更大底的傳感器,iPhone 12的數碼變焦以及Pro系列的光學變焦都將得到大幅改善。Sensor-Shift首次用於智慧型手機,以往是在高端數位相機中出現,在拍照時移動的不是鏡頭而是傳感器,這會讓智慧型手機在捕捉動態功能的效果上顯得更為優異。
▲以上的幾張樣張就是使用iPhone 12 Pro Max拍攝的。
iPhone 12 Pro Max的拍攝性能提升,也是促使我提前更換原本使用的iPhone 11 Pro Max。以iPhone 12 Pro Max目前還使用1200W像素來說,和華為Mate 40 Pro+的5000W像素、小米1億像素比較,它真的是「弱」爆了!
蘋果在拍攝方面走的是大底、大像素、低像素密度的方向,而安卓旗艦手機走得是大底、小像素、高像素密度。熟悉攝影的小夥伴就知道大底可以帶來更好的進光量,帶來更高的寬容度。手機廠商可以選擇是塞得下更多的像素點帶來解析力的提升也可以塞入更大的像素點帶來更高的進光量,兩個方向也談不上哪個更好,只是側重點不同。這些都是在參數上的比較,重點還是看誰用、怎麼拍、拍得好不好等,總不能說拿起個相機自己就是攝影師了。
iPhone 12全系列最大的變化就是回歸到類似iPhone 4時代的直角邊框,而不是最近這幾年提倡為了更好的手感而設計的圓潤邊框+曲面屏,很多人看見直角邊框又一堆吐槽蘋果技術倒退,但是依然還是很多人會去為新機器買單:手機香香!iPhone 12 Pro Max使用的是不鏽鋼邊框,看起來真的是很醒目耀眼。不過亮面的不鏽鋼邊框,很容易黏指紋,我日常使用都是安裝手機保護殼的,所以這些不會在意。握持手感方面肯定是沒圓潤邊框的上代好,可是也沒有嗝手感出現,整體手感算是很不錯的。
iPhone 12 Pro Max的大陸行貨是支持實體雙SIM卡安裝,卡槽由上代的右側改在手機的左側。
iPhone 12全系列終於也支持5G了,iPhone 12 Pro Max使用的是A14晶片,支持5G,支持高頻段 mmWave 5G 及低至中頻段 Sub-6GHz 5G。目前國內5G資費套餐還是比較偏貴的,所以想要愉快地體驗5G,還要等等資費更加實惠一些。針對5G網絡,蘋果為 iPhone 12提供了三種選項,分別是「啟用 5G」、「自動 5G」,以及「4G」。系統默認選擇的是自動5G模式,這就是當時發布會上提到的「智能數據模式」。當不需要使用5G速度時,比如後臺更新,iPhone 12會自動轉用4G網絡,以節約電量。而在玩遊戲、緩存電影等對速度有要求的場景,則會優先使用5G。需要注意的是,iPhone 12支持5G的雙卡雙待,但不支持雙卡雙待雙通,另外目前插入兩張5G卡時,將無法啟用「獨立 5G」的開關,聽說蘋果後期會在固件升級加上雙卡獨立5G的功能。
手機有了,自然配件也是必須購入的:手機殼、充電器、保護膜等。在10月14日的iPhone12發布會後,相信很多小夥伴吐槽蘋果今年太吝嗇了,居然不再標配充電器!在去年的iPhone11系列,就開始支持最高24W快充,前不久蘋果新的20W充電器也剛通過CCC認證,說明蘋果未來很可能以20W PD充電器為起點。當然蘋果20W充電器的價格方面也非常的感人:真的是太貴了!iPhone產品的快充協議走的是PD協議,選購其他價格實惠同功率的快充充電器也是可以。我給iPhone 12 Pro Max配的是Anker安克推出的Anker PowerPort III Nano 20W PD快充充電器套裝,帶有一根C to Lightning快充數據線。
Anker安克這款20W充電器,外觀和以前iPhone標配的5V/1A充電器大小一般,非常的小巧。以往接觸的PD充電器都比較大,讓我潛意識覺得PD充電器就是一個大塊頭。打開包裝看見它的大小就幾乎如同蘋果原裝5V/1A充電器是一模一樣的!平時我外出為了儘可能減負,就不考慮帶移動電源,但是會在胸包放上一個充電器和數據線,這樣我就能利用在咖啡館中喝咖啡的閒暇之餘就能隨時給手機充電了,所以充電器小巧是很重要的,現在終於能有機會把我日常隨身攜帶的蘋果原裝18W PD充電器替換下來了。
Anker PowerPort III Nano 20W PD快充充電器
尺寸:30*28*28mm;
重量:30g;
輸入:200 - 240V ~ 0.6A 50Hz;
輸出:5V/3A、9V/2.22A;
通過與1元硬幣粗略對比,可以看出Anker Nano 20W PD快充充電器的身軀大小了。到底是什麼技術讓這款PD快充充電器能變得這麼小?通過了解知道它採用了MiniFuel技術,通過創新堆疊技術三維排布,減小體積,在30*28*28mm的尺寸空間裡塞下支持PD快充的電子元件,不僅提升了充電效率,也降低發熱量。另外這款充電器內置了蘋果同廠晶片:Power Integrations,後期iOS系統升級也不用擔心兼容問題,可以完美匹配。
Anker Nano 20W PD快充充電器採用的磨砂質感的外殼,相比蘋果原裝充電器的亮面外殼要抗刮蹭強不少,不過USB-C接口面是亮面材質的,日常使用還是需要注意減少刮蹭。在外殼上印有Anker安克的LOGO,USB-C接口上方看見帶有Anker安克的獨有技術Power IQ 3.0標誌,說明這款充電器是支持Power IQ 3.0技術的,Anker Nano同時支持蘋果及安卓設備快充。Power IQ是Anker安克公司自主研發,智能識別每個接口所接入的設備,自動調整電流輸出,為設備提供最快、最穩定的充電,所有的接口都自動匹配全速充電,智能壓降補償等技術。
使用YZXstudio USB電壓電流測電錶測試,Anker Nano 20W PD快充充電器的充電協議,除了支持USB PD快速充電外,它還包含了QC3.0快充協議,可以適用於舊式快充設備:PD2.0 20W(3.0A)、PD3.0 、Apple2.4A、BC1.2、QC3.0(5V/9V/12V)。輸出電壓檢測到支持2個固定電壓檔,分別是:5V/3A、9V/2.22A。
給iPhone 12 Pro Max充電,即時讀取效率:8.67V/2.18A/18.93W,使用的是9V/2.22A電壓檔,成功識別PD充電協議。從iPhone 11系列開始已經支持到24W左右充電,所以使用20W相比18W的PD充電器要更快一些。
使用Anker Nano 20W PD快充充電器給AirPods Pro充電,即時讀取效率:4.94V/0.31A/1.57W,可以看見這款充電器對於小電流設備充電的支持度是很友好的,所以平時給藍牙耳機或者智能手錶充電也是沒有問題的。
在生活中高效的充電效率就是我想要的,利用零碎時間就能短時間內給手機補電,滿足一天的用電需求,也不用再考慮帶移動電源了。很多人覺得PD快速充電器接上手機後,手機就能全程充電中充電,事實上整個充電非恆定過程,PD快速充電器性能就要看手機低電量情況下的前30分鐘充電效率。這裡分享一個充電經驗,很多小夥伴平時充電都可能會在手機最低電量的時候才開始充電,總是擔心經常充電會對電池壽命不好,實際上不用特別刻意低電量再去充電,反而這樣會縮短電池壽命,建議就是隨手充電,就算是80%左右的電量都刻意插上充電器充電。
Anker PowerlineII C to Lightning數據線,是MFi認證的,長度為0.9米,它的線纜部分相比蘋果原裝的Lightning數據線要粗一些,它內置了防彈纖維,經過12000次彎折測試,能承受40KG吊重。官方稱採用了24AWG導電線材,增大電芯面積,降低電阻率,減小壓降值,實現全速充電和閃電傳輸,使用USB-C口直連MacBook Pro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80Mbps。Anker安克這根數據線做工精細度很不錯,改善了蘋果原裝數據線的表皮破裂問題,用過蘋果原裝數據線的小夥伴都知道使用時間長之後,蘋果原裝數據線的表皮會出現破損開裂通病。
如果不購買AppleCare+的小夥伴,非常建議安裝手機殼,畢竟新機摔一摔,損壞維修費用還是非常貴的!手機殼我買了Native Union的,主要是藝術設計感強,北歐式的風格個人很喜歡,一款是手工實木質拼接紋路,一款是簡約織布拼接紋路的。
兩款手機殼內部使用的是軟性矽膠材質,可以起到不錯的防震緩衝作用,也不用擔心會傷到手機邊框。
手機殼是三角穩定結構設計,也就是並沒有使用全包圍,而是上左右包圍,可以很方便的拆裝。三角包圍的設計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接入類似底座音箱、大疆Osmo pocket等外設,不需要擔心手機底部接口處被阻擋。
手機殼在鏡頭部分也做了保護設計,巧妙地設計1mm的厚度來保護鏡頭,特別像這次的iPhone 12 Pro Max攝像頭模組就比較突出,沒有保護殼保護,直接放桌面的話容易出現磨損劃痕。
一體式按鍵的設計,開模一樣精準對應了iPhone手機的左右兩側按鍵,按鍵部分是全包裹沒開縫的,也能減少按鍵進灰,按鍵手感很軟,很舒適。
安裝好手機殼後的手機上部,可以看見手機殼的包圍是略比手機屏幕高出一點,在使用上手勢控制都是沒有影響手感的,另外我手機是貼了0.3mm的鋼化膜,同樣沒有出現手機殼頂膜問題。
安裝好手機殼後的手機背面,攝像頭部分開模開孔真的是很準確,幾乎就是緊貼鏡頭模組的凸起周圍,沒有什麼縫隙露出,可以避免鏡頭處縫隙過大進入更多的灰塵。
安裝了手機殼之後,依然支持無線充電,看來Native Union的手機殼每一處設計都是能完美兼容各種外設設備。
這次的iPhone 12 Pro Max非常的滿意,雖然不完美,但是以我的使用來說,未來依然會考慮蘋果。這次買的是512GB,價格不貴,才11899元!比較遺憾就是沒有1TB的推出,期待明年新款iPhone能有1TB版本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