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認真看《陳情令》,會發現有好幾處場景都出現了明月,
每一處明月都有著特別的寓意。
一說到月亮,大家會想到浪漫、溫柔。
我們把心中喜歡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人叫「「白月光
就連民間都把為男女姻緣牽線搭橋的媒人叫作月老。
魏嬰和藍湛初相識,月下鬥劍的場景就出現了明月。
雖然藍湛對魏嬰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
但很多年後,藍湛回憶起兩人初相逢,對魏嬰的印象應該是
「月下相逢當麗人,嫣然體態皎然身」吧!
畢竟魏嬰劍尚未出鞘,還拿著兩瓶天子笑,
身手矯捷,就已經和藍湛打了平手。
魏嬰也暗自驚嘆藍湛這個小古板功夫厲害。
月下比武,棋逢對手。
在我們中國的詩詞當中,
明月多用來表達對故鄉的想念,
特別是一輪圓月,
多表達對親人或戀人的思念之情,或是相思之苦。
十六年後,有這樣一幕藍湛月下等待魏嬰的場景
這個唯美畫面會讓人想到這樣一首詩
「今夜月光來,正上相思臺。 可憐無遠近,光照悉徘徊。」(蕭綱《望月詩》)
相思臺上望明月,翹首等待一人歸來。
這十六年來,藍湛也許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吧!
不管是思念、想念,還是惦念
都像天邊的圓月,
一夜一夜減弱了光輝。
我們會說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會說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會說
「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
很多時候,明月都是一種象徵
寄託著想表達卻又無處訴說的一種情懷。
隱晦而情深,不分古今!
所以,劇中魏嬰在師姐大婚前,
雲夢三姐弟短暫團聚又分開之後
給了一輪明月特寫鏡頭!
應該是希望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