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天繼續。
1,zeit / next.js
前端框架真是層出不窮。Next.js是一個輕量級的 React 服務端渲染應用框架。宣傳的目標是使react應用更簡單。
2,moment / moment
moment.js是一個JavaScript的時間日期處理類庫。這個庫還是相當好用的,各種時間日期顯示操作功能齊全,且有多語言支持。這個庫建議大家收藏,你必然會用到的,到時候不需要自己重複造輪子。這也是我寫這一些列文章的初衷,避免重複造輪子。
3,node
這個項目就是nodeJs項目,這是之前的一個老項目地址。所以star數很多,但是沒用了,已經遷移了。
4,ionic
ionic 是一個強大的 HTML5 應用程式開發框架,基於Angular語法。提供了漂亮的設計,通過 SASS 構建應用程式,它提供了很多 UI 組件來幫助開發者開發強大的應用。ionic 專注原生,讓你看不出混合應用和原生的區別。還是相當強大的。
5,typicode / json-server
本期重點推薦。
是個很實用的東西。前後端都應該了解使用。
簡單的說,這是個mock工具。在開發過程中,前後端不論是否分離,接口多半是滯後於頁面開發的。所以建立一個REST風格的API接口,給前端頁面提供虛擬的數據,是非常有必要的。
json-server是一個很好的可以替我們完成這一工作的工具。我們只需要提供一個json文件,或者寫幾行簡單的js腳本就可以模擬出RESTful API的接口。,
6,mrdoob / three.js
一個優秀的JavaScript下的3D庫。WebGL是在瀏覽器中實現三維效果的一套規範,而最初使用WebGL原生的API來寫3D程序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three.js封裝了實現細節,使我們可以很方便的繪製3D
7,rust-lang / rust
一門程式語言,Rust 一直致力於解決高並發和高安全性系統等問題。強調安全,但是比較難。
9,kubernetes / kubernetes
這個應該大家都聽說過吧,簡稱k8s。是Google開源的一個容器編排引擎,它支持自動化部署、大規模可伸縮、應用容器化管理。
很多不了解的朋友(比如只聽說過容器概念的朋友)會以為docker和k8s是一回事,
其實這是不對的。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讓開發者可以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後部署的 Linux 機器上。Docker容器提供的既是運行容器化應用程式的運行時環境,也是封裝和交付容器應用的標準格式。就是說你給我打好一個docker鏡像,我就能找個伺服器直接運行起來。
但是,docker僅能在單機上部署容器,當部署了很多容器組成容器集群後,必然需要一個一套引擎對多個容器環境進行編排,調度和控制。這就是k8s幹的活。
話說回來,docker是有自己的編排引擎的,叫swarm。但是目前的情況是K8s慢慢佔據優勢地位,我所在的團隊,前不久也將編排引擎從swarm換成了k8s.
10,ansible / ansible
自動化運維,配置管理工具。,基於Python開發,集合了眾多運維工具(puppet、cfengine、chef、func、fabric)的優點,實現了批量系統配置、批量程序部署、批量運行命令等功能。可以極大提高運維人員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