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 14:51 拓疆者 責編:張文星 作者:拓疆者
01 引言
2020年11月21日-22日,奇績創壇創業項目首屆路演活動在北京中關村舉行,拓疆者作為入選企業參與了本次路演活動,在現場與數千名投資人、領導、創業者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獲得了眾多投資人的青睞。
奇績創壇今年從3000多家創業公司中錄取了30家,其中87%都是前沿技術驅動型企業,包括晶片、傳感器、腦機、生物科技等。錄取項目的創始人平均年齡33歲,最小的19歲,且其中73%都有研究生或以上學位。
02 背景
走進會場,最亮眼的莫過於一群身穿橙色工服、頭戴藍色安全帽的小夥伴了。他們是誰?安全帽上的「拓疆者」告訴了我們答案。
等等,C位的哥哥好像不是拓疆者人吧?好像還有點眼熟?對了,傳說中的陸奇博士是也。
陸奇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1987年畢業後留校執教。此後就讀於卡耐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陸奇博士除了在學術界發表過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論文,還持有40多項美國專利。先後擔任過雅虎執行副總裁、微軟執行副總裁、百度總裁兼COO,現為奇績創壇創始人及執行長。
奇績創壇,原YC中國,由陸奇博士於2018年創立。作為早期創業生態圈的新物種,奇績創壇投資早期創業項目,然後全身心投入近3個月的時間,像Co-Founder一樣,與創始團隊一起高強度地工作,高密度、高效益地提升每一個創業企業的核心能力,特別是加速產品與市場的匹配,以幫助團隊在路演日獲得下一輪融資。
03 拓疆者來了
那麼,出身建築業的「拓疆者」是憑藉什麼從數千創業公司脫穎而出,和一群前沿技術企業一起被陸奇博士選中的呢?當然是靠實力、靠技術、靠口碑啊!
作為工程機械ADAS解決方案提供商,拓疆者旨在為工程機械安裝「數字大腦」,使之成為智慧機器人。
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利用安裝在車上的各式各樣傳感器(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單\雙目攝像頭以及衛星導航),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隨時來感應周圍的環境,收集數據,進行靜態、動態物體的辨識、偵測與追蹤,並結合導航地圖數據,進行系統的運算與分析,從而預先讓駕駛者察覺到可能發生的危險,有效增加汽車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拓疆者打造的工程機械ADAS,則是在遠程遙控的基礎上加入了針對工程機械實操作業所需要的感知和輔助駕駛技術,不僅大幅改善施工人員的工作環境,還能實現更安全、更高效的施工作業。
2020年6月4日,麥肯錫公司發布一篇關於建築業生態鏈重組的研究報告《The next normal in construction: How disruption is reshaping the world’s largest ecosystem》(建設的下一個常態:破壞如何重塑世界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建築業作為全球最大的生態體系,產能卻嚴重落後。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技術的進步,現有的建築生態體系被破壞後再重組,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2020年全球產業都受到新冠病毒的衝擊,這也加速了建築生態體系的破壞與重組。
未來的建築生態系統會有一個更加標準化、更統一和集成化的建設過程。為了有效地管理行業的混亂,整個建築生態系統的公司必須改變他們的戰略、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將更多的資本和精力投入到設備、技術和服務中。
拓疆者就是建築業技術革命的一員。本著為施工方提供安全、可靠、實用方案的初衷,拓疆者致力於「先人工、後智能」:
首先為施工方提供遠程在線施工服務,開發了加裝在傳統工程機械(挖掘機、推土機等)上的標準化硬體套裝,超低延時的遠程遙控系統,以及提高安全和效率的自動化功能。
遠程在線施工實現現場無人化,保證施工安全;自動化算法代替老司機手藝,僱傭成本減半,施工效率翻倍。
隨著數據的不斷積累和技術的持續迭代,拓疆者不斷開發自動化功能,最終將實現工程機械全自動操作。
迫於熟練勞動力短缺和施工安全問題的現狀困擾,以及對即將到來的數位化時代趨勢的深切感知,國內外建築業都在尋求改變。
國內外知名工程機械廠家和建築施工方正在積極和拓疆者合作,推動項目落地。拓疆者很快將會在日本實現跨洋遠程遙控挖掘機。
04 Qi開得勝
拓疆者創始人兼CEO隋少龍路演時講解建築業施工現狀,情到深處,一把扔掉安全帽,拓疆者來了,從今以後,駕駛挖掘機再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
路演之後,拓疆者的展臺被圍得水洩不通,無數投資人紛紛要求體驗駕駛挖掘機,隋總的微信號更是被加得交通堵塞。
拓疆者工程師李子實為陸奇博士講解遠程駕駛挖掘機
男人小時候有三個夢想:踢足球、當太空人、開挖掘機。在挖掘機的魅力面前,男人們總是「一敗塗地」!這不,看到挖掘機,連陸奇大佬也躍躍欲試,預祝拓疆者「Qi開得勝」!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際網路,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