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有個Big One(大地震),美國也有 Big 18!!!18座說爆就爆的活火山。
美國政府科學家近日根據內部活躍性,以及附近人居進行評估,將18座美國火山列為「非常高的威脅」。這也是自2005年以來,美國地質調查局首次對火山威脅評估進行更新。
在此次火山危險名單中,夏威夷的基拉韋厄(Kilauea)為首,今年已經爆發。排在前5位的其他活火山包括華盛頓州的聖.海倫火山和雷尼爾山,阿拉斯加的Redoubt火山和加利福尼亞的沙斯塔山。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將目前美國各地的火山爆發風險列表,其中4座火山位於華盛頓州,離大溫地區僅有幾小時車程,令人不安。
總體而言,18座火山獲得了「非常高威脅」排名中,聖.海倫火山和雷尼爾山(Mount Rainier )位於第二和第三位。
相信B.C省許多人還能記得1980年5月18日,聖.海倫(St. Helens )火山爆發,造成57人死亡。當時灰燼飄入大溫地區,其中一些甚至遠至埃德蒙頓。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這座火山再次爆發的威脅仍然非常存在。
而排在第三位,離大溫更近的雷尼爾山最後一次爆發是在1,000年前。
其他兩座離大溫地區較近的火山也包括了貝克山(Mount Baker )和冰川峰(Glacier Peak)分別排在第14和第15位。
在2005年的評估中,以上4座火山也被列為「非常高的威脅」,而貝克山和冰川峰在此次風險排名中已經下降了幾個位置。
據專家稱,雖然從溫哥華可以看到四個高威脅的華盛頓州火山中的至少一個,但這並不意味著當地人應該儘快避開。
太平洋西北地震網退休主任、華盛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榮譽教授史蒂芬.馬龍表示,這是因為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威脅評估,並不一定與爆發的實際可能性有關。
此次美國政府科學家使用各種因素來計算美國161座年輕活火山的總體威脅。得分取決於火山的類型、其有多大的爆炸性,最近的活躍的,爆發的頻率、是否有地震活動、附近有多少人居住、過去是否發生過疏散,以及火山爆發是否會擾亂空中交通。
馬龍表示,威脅排名主要是為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導性文件,幫助他們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並在現有預算範圍內優先研究和監測。
UBC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系的高級講師布雷特. 吉利表示,儘管大溫距離這些火山很近,但大溫不會受這些火山的實際威脅。
他指,如果風朝北吹,大溫可能會有來自貝克山或雷尼爾山的灰塵。
據馬龍稱,位於溫哥華以南約500公裡處的聖.海倫火山,仍然是最有可能爆發的華盛頓州火山。
不過,他表示,航空公司的飛行路徑在火山爆發時風險最大。火山爆發對空中交通的威脅仍然是最大的風險。正如冰島最近發生的火山噴發所表明的那樣,航空官員已經擅長避免風險。
據馬龍稱,距離溫哥華約320公裡的雷尼爾山也是成千上萬美國人面臨火山爆發風險,附近山谷的居民區不斷增加以及危險的地質因素。
但馬龍補充指,即使大溫地區在晴朗的日子裡可以看到位於邊境以南23公裡處的貝克山,由於它的位置離大溫最近,也很可能是一種威脅。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估計,在火山噴發中,貝克山可能會向東部噴出灰燼,因為這些碎片落在大溫地區的可能性非常低。
專家表示,人們勿需過度關注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威脅評估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