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幫一直是影視作品中的大忌,很多優秀的作品也無法避免穿幫的「厄運」,比如94版的《神鵰俠侶》用一張塑料布來代替了瀑布;《權利的遊戲》最後一季的第四集中,桌子上出現了一杯類似於星巴克品牌的一杯咖啡,這些穿幫的鏡頭避免不難,但是有些鏡頭,比如拍攝鏡子的鏡頭可能需要費些功夫才能完全避免。
1
鏡子鏡頭:利用反射角
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線與界面法線的夾角。當光滑的鏡面受到光線照射後,光線就會按照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原理產生虛像,我們正面照著鏡子反射出來的人像,就是一個虛像。
拍攝鏡子畫面不僅需要根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原理進行拍攝,還要精準地找到入射角的位置,找到入射角位置的方法就是反覆地移動燈光的位置直至燈光出現在鏡像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利用光線反射人物。
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圖中的人,也是因為有一束光從人物那裡反射到我們的眼睛,而這束光恰好就是入射角的位置,同時也是攝影機的位置。
從攝影機位置打出來的光,都無法通過鏡面反射回到攝影機的鏡頭裡。只要超出視角左右邊界的,攝影機的虛像就不會被觀眾看到,如此一來,攝影師也就成功讓自己隱身了。
2
移軸鏡頭
利用反射角拍攝鏡像畫面,是保持鏡面不動,並通過相機移動來尋找入射角,這也是拍人物照鏡子畫面的第一種方法,第二種是是保持相機不動,從相機鏡頭移動尋找入射角。
也就是將相機固定在不會被鏡面反射的位置。僅使鏡頭發生偏移,從正對著鏡子的視角進行拍攝。這樣,僅僅通過偏移來改變拍攝範圍就可防止相機被鏡面反射。
而既要固定相機,又要使鏡頭發生移動,就需要有一個移移軸鏡頭。
3
後期技巧
用後期迴避穿幫可以說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種方式了,因為效果有保證,預算也好控制。
現在很多電影都是利用AE、Premiere、NUKE、Houdini等專業軟體進行逐幀處理、PS摳圖換掉人物,將動態人物置換到鏡子中,影子完全可用實拍再置換等等。
如以下圖,事實上後期修掉的比較多,移軸和皮腔之類的平面攝影中運用更多,在運動鏡頭中移軸和皮腔就無用武之地了。其中綠色幕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鏡頭都是通過替換它來達到最終效果。
其實關於電影的特殊拍攝手法還有很多,這些看似高深的電影技巧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抓住一些特定的原理和技巧,就會達到一個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