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眾多寵物走進人類的生活,人們和動物的互動也變得越來越豐富,相對於一些難以伺候,體型較大的寵物,更多小夥伴喜歡像烏龜這樣的寵物,除了不需要多大空間外,飼養起來也非常簡單,就算有時候忘記餵食了,也沒有什麼關係,由於烏龜行動和代謝比較緩慢,消耗的能量也非常低,幾乎所有的烏龜都具有肉食性,以各種蠕蟲、小魚小蝦、田螺等動物為食,也吃植物根莖嫩葉,非常容易養活。
烏龜的分布範圍比較廣泛,我國各地幾乎都有烏龜分布,長江中下遊地區數量較多,作為現存比較古老的爬行動物,烏龜有著非常堅固而厚實的甲殼,一旦受到威脅靠近時,便會將頭和四肢縮回龜殼裡,起到很好的防禦作用,雖然平時攻擊力不高,速度也非常慢,但是強大的防禦能夠為它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很多動物都拿它沒有辦法,除了人為幹擾外,野外的烏龜壽命非常高,幾十上百年的非常多。
很多喜歡烏龜的小夥伴,對於烏龜吃什麼長得快一直弄不明白,其實寵物龜也好,野外的烏龜也好,它們在不同階段所需要的營養也是不同的,像平時比較常見的小麥、豌豆、小魚、蝦、蝸牛等都是它喜歡的食物,但是幼龜則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來保證身體器官,以及骨骼構造的發育,即便如此,蛋白質也不能攝入過多,適當就可以了,而很多烏龜生長階段龜殼變形、隆背等因素是不當的鈣磷比例,缺乏陽光引起的,所以這些要注意。
生活環境上,需要一個平底容器養殖,或者水族箱都可以,容器中放入的水不要太深,過背就可以了,水質一定要乾淨沒有受過汙染,當然還可以在它的生存空間中,放一些比較容易攀爬的裝飾物和石頭,像我們經常在街上買的烏龜,合適的成長水溫在20-32攝氏度比較好,其中29-32攝氏度的水溫下是它胃口最好,活動最旺盛的階段,一旦溫度達到36攝氏度便會停止進食,38攝氏度則會陷入蟄伏狀態。
脂肪也是烏龜生長路程上不可缺少的成分,脂肪能夠作為體脂儲存在它體內用於活動的能量,而且脂肪在烏龜體內氧化後,釋放的熱量比蛋白質和糖類都要多,餵食時,飼料中搭配脂肪含量為3.5%-5.0%最合適,太高和太低都會影響它的身體各項指標。還有就是維生素,烏龜缺少維生素會導致生長發育減慢,易患各種疾病,甚至代謝失常等影響,大多數維生素在烏龜體內都不能合成,必須靠攝入的飼料和食物供應。
養烏龜的飼養是比較多的,主要有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和混合性飼料,其中動物飼料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比較高,可以促進烏龜的生長速度和增加繁殖能力,像蝸牛、黃粉蟲、蚯蚓、蠶蛹等都是比較合適的選擇,植食性飼料如玉米、小麥、高粱、蔬菜、南瓜、嫩草等,植物性飼料主要為烏龜提供維生素供養,是烏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來源,如果有條件可以先用水浸泡一下餵養。
季節和氣候因素對烏龜的生活關係比較密切,烏龜在6-8月份的時候胃口最好,攝入的食物最多,這幾個季節也是它的活動高峰期,體型增長速度非常快,10月份過後,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對其食物的攝入也開始下降,當氣溫抵於10攝氏度以下時,烏龜會停止進食,並進入冬眠階段,所以如果想它長得夠快,需要結合它的生長周期和活動頻繁階段來制定計劃。
春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烏龜早晚都不怎麼愛活動,所以中午時候投食就可以了,而到了夏季的時候,陽光照射時間較長,氣溫中午比較高,所以餵食在下午五六點比較好,除了動物性飼料和植物性飼料搭配餵養外,投食的時候還需要注重氣溫,水質,以及烏龜的食慾狀態而定,一般每隔一兩天餵食一次就可以了,不需要每日頻繁餵食,還需要注意經常幫它換水,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