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無錫終於迎來了強冷空氣,最低氣溫跌至-3℃。動物園的動物們在工作人員的呵護下正式開啟了過冬模式。地熱、油汀、電熱板、暖風機、稻草、粉皮門帘等已經檢測、安裝完畢。當然在飲食結構上,也做了相應的調整,高能量食物增加,為此動物園還購進了飼料顆粒機。
小長頸鹿
首次過冬,墊草、電熱板、地熱齊上陣
還記得今年年初剛出生的小長頸鹿「歡歡」嗎?雖然出生的時候也是冬天,但都是在室內享受暖氣的,沒有經歷真正意義上的寒冬。今年這個冬天可是小長頸鹿的首冬。為此,飼養員陸師傅早早地就為其準備了厚厚的墊草,還有電熱板、地熱,這樣室內溫度可以保證在10℃以上。據陸師傅介紹,小長頸鹿「歡歡」身高已從剛生下的1.9米長至3.3米以上了,除了母乳外,現已基本上與爸爸、媽媽一同採食苜蓿草、新鮮樹葉、胡蘿蔔、蘋果、南瓜等新鮮蔬果了。為了讓這個「高大上家族」能添新丁,長頸鹿爸爸、媽媽已經合籠飼養了。在晴好的天氣,遊客朋友們能看到這幸福的一家三口在長頸鹿樂園散步的場景。
鱷魚
搬新家,這個冬天不「冬眠」
冬天,鱷魚需要冬眠嗎?自動物園引進鱷魚後,鱷魚們確實一到冬天基本上就不進食,進入它們的冬眠季節。但是今年就不一樣了,動物園工作人員給鱷魚們搬了新家。鱷魚們住進了地下負一樓,再加上室內的紅外燈泡以及油汀,保證了室溫達到25℃。這不,溫度一高,鱷魚這種「冷血動物」就很活躍。飼養員定期投餵的食物也能吃得很乾淨。遊客們還能走到負一樓,更近距離地觀賞鱷魚們如何過冬。
火烈鳥
庭院式新家中悠閒漫步
火烈鳥們今年也迎來入住新家後的首冬。往年,在氣溫很低的時候火烈鳥只能關至室內,但是今年卻是再冷也能在自己庭院式的新家中「閒庭信步」了。這裡,暖棚式的構造,四周和頂棚的薄膜都能收放自如。晚上天氣比較冷,工作人員會將薄膜全部放下,保證了室內氣溫達到15℃左右。早上,工作人員會打開頂棚的薄膜,為其通風換氣。
在動物園,還有很多動物是喜歡冬天,越冷越撒歡。東北虎、大熊貓、小熊貓、黑熊、棕熊、狼、犛牛……他們除了有厚厚的皮毛抵禦寒冷外,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在他們的飼料中也增加了相應的能量飼料,讓他們能量十足,活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