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掃雷器」 約埋去淘「金」
禪城一些收買佬結隊用探測器在拆遷工地附近挖金屬物品 市民反映附近居民樓近期頻頻被盜
文/記者張學斌圖/記者張宇傑
伴著叮噹敲打聲,老陸深一腳淺一腳踏在泥地上,老陸一招手,「有貨」。兩三名老鄉馬上奮力在他指示的位置掄起鎬頭。
「我們不偷不搶憑力氣吃飯,地下埋著這東西也不該浪費,對不對?」閒歇時,老陸在土堆上愜意地吸著菸捲。和老陸一起的還有上百名老鄉,他們都是收買佬。昨日上午,禪城區忠義路原佛山市鑄造廠拆遷工地,約有40名男女使用金屬探測器,奮力刨挖地下金屬物品。據了解,這種情況已延續約一周,人數最多時達三百人。居民表示,附近居民樓最近已出現被盜現象。
現場:幾十收買佬分工挖「寶」
昨日上午10時許,禪城區同濟路與忠義路交叉路口的一處工地。工地沒有門,只是圍牆上被開出兩個出口,其中稍大的門口前擺滿了人力三輪車,不時有收買佬在此進進出出。上千平方米的工地上,約有40名男女正奮力掄著鐵鎬,他們身旁已掘出數百個坑洞,最深坑有一人多高。他們分工有序,有人負責用鎬、鐵鍬挖地,有人負責望風,還有人負責找「寶」。
鐵疙瘩在工地上隨處可見,偶爾還有三四十斤重的鐵模具「出土」。一名頭髮花白的收買佬說,這片工地下挖出的不少鐵塊都是「實打實的鐵疙瘩」,在廢品收購站可以賣到1元/斤。
拆遷時拆遷公司已用大型機械設備將地下趟過多次,這裡土質變得疏鬆,收買佬們挖起來因此省了不少力。一名收買佬說,4月26日,三百多名同行趕到工地,不時出土的鐵疙瘩讓他們興奮不已,有的鐵塊太大了,甚至撐破了袋子。
收買佬老陸:老鄉挖到銀元給了我們動力
高科技幫助一天或賺兩三百
老陸今年50歲,來自河南駐馬店,在佛山走街串巷收廢品已有近十年。說起最近的戰果,他一臉得意。「一天挖七八個小時,最多時能賺兩三百元」。工地上「挖寶」的人大多是他的老鄉,但來自不同村,他們以村為單位,每個小組都至少配備一隻金屬探測器。
「以前是工廠才留下這麼多鐵塊,並不是所有工地都這樣。」老陸說,他之前很少利用探測儀,但在去年年底禪城區老城區拆遷時,有老鄉利用金屬探測儀,成功探獲深埋地下的一個罈子,壇內共有1000多個銀澄澄的銀元。
此事也讓不少收買佬深受啟發,在他們看來,成功探獲1000銀元應歸功於金屬探測器。此前一個多月,他們便聽說原佛山市鑄造廠即將拆遷完畢,多名老鄉一直守在這,專等拆遷後大挖地下「寶藏」。果然一周來收買佬們戰果頗豐。
記者看到,這種金屬探測器為某電子儀器廠出產,長約一米、一端配備直徑約30釐米的圓盤,由6節5號電池供電。可探測地下1.5米深以內的所有金屬物品,一旦有金屬物品探測器便發出「嗚嗚」警示聲,根據金屬數量多少,警示音大小及儀表指針均會發生變化。
一名男子手持探測器來到一塊平整的土地,緊貼地面搜尋一會,刺耳警示聲響起。幾鍬挖下去,果然,在深約1米地下橫亙一塊巴掌大的鐵疙瘩。他忙不迭炫耀。
中午12時許,幾名老鄉喊老陸收工。老陸將重三四十斤的一堆鐵疙瘩拾到三輪車上,準備返回鎮安的家中。「回家吃午飯還得喝一口,下午再來接著幹。」
居民:下水管門窗都被毀壞
哪裡有金屬哪裡就被盜
在拆遷工地,只要能與金屬有關的東西全被清掃一空。緊鄰忠義路一側有一座尚未拆遷完畢的2層小樓,小樓上的門窗等鐵製物品早已不見蹤影,裸露出的鋼筋也被切斷,只有伸手仍夠不到的牆頂殘存幾根廢鋼筋。圍牆下有個豁口,附近居民說,那裡原是一段廢棄鋼製下水管道,前日,3名收買佬用工具將下水管道切割運走。
「這些人一周前就來了。」譚正光是佛山市鑄造廠職工。譚正光介紹,佛山市鑄造廠很早就在此設廠,在鑄造產品過程中,偶爾有鐵水滴漏,零部件在搬運過程中也有掉落,因此「廠區內到處是鐵疙瘩。」五六年前工廠搬到三水,原廠區出售做房地產開發。一周前廠區拆遷完畢,不時有收買佬前來打探,後來他們乾脆將工地圍牆推倒進去挖「寶」。
工地對面的鑄造廠居民樓,居民們指著一樓排水管說,最近一周來這裡經常有人「順手牽羊」,這段鐵製水管就是在晚上被人敲碎取走。居民現已在樓內貼上「最近附近有竊賊出現,請看管好各家物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