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旅遊行業的興起,旅遊成為了當下最熱門的行業之一,而世界各地眾多的景點更是讓人目不暇接,就以中國為例,中國蘊含的各處景點,我們估計花上一輩子遊歷不完。
因此我們通常都是擇優選擇,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遊歷一些景色宏偉或者歷史悠久的景點,在眾多的景點中,西藏可能是大家提及次數最多的地方之一。不過在西藏旅遊,有一點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在西藏這樣高海拔地區容易造成的「高原反應」。
西藏屬於高海拔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過有個村落卻處於平均海拔5070米處,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落,村落的人均壽命只有50多歲。
位於海拔5070米的古村落
推村位於距拉薩西南300多公裡的蒙達崗日雪山腳下,地處海拔5070米處,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村落。在這裡生活的居民幾乎處於自給自足的狀態,雖然「推」在藏語中是連接、相同的意思,可是實際上這裡於是隔絕,除了為數不多的登山隊意外到達,幾乎沒人外人來過。
因為海拔過高,這裡的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左右,這樣的含氧量幾乎是人類生存的極限,因為含氧量不足,導致了這個村落人均壽命只有50多歲,貧瘠的土地和生活物資的缺乏更是縮短了當地居民的生命長度。
古村落的生存狀態
位於如此高海拔地區的村落,他們每次物資運送都是極其困難的,一次村落的羊群成為了他們最重要的財富,為了安全度過枯草的季節,村民會把羊群集中送到普姆雍措湖心島上,讓羊群好好地享受一個月肥美的嫩草,一個月後,穿過厚厚的冰面,再將羊群接回村落。
這個傳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延續了近千年,村民們過著原始的生活,很少與外人交流,也不經常行走於山下,都是有需要了,或者要補充物資了,才會安排好時間統一採購,很難想像這樣的村落已經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了如此長的時間。
為什麼他們不搬走?
很多人疑惑,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為什麼他們不搬走呢?可以搬離西藏海拔較低的地區,不必守在這片土地上。雖然是在樣想沒錯,可是那裡有整個村落的可以安身之地呢?他們在這裡生活了千百年,一下子要讓它們搬走,這肯定不現實。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搬去哪,那裡有可以容納村落定居的地方,如果沒找到合適的,那麼是不是存在的危險更大?而且它們如何融入到其它地方也是個很大的問題,遷移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如果貿然的遷移,可能導致諸多的問題,甚至危害到整個村落的安全。
雖然地處高海拔,物資匱乏,環境惡劣,但是它們已經算是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環境,在這邊生活更加的安心,古語有言「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因此它們不會,貿然地離開自己的故土。對於這樣的古村落,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