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伯利亞、伯朝拉和濱裏海盆地,在北高加索的克拉斯諾達爾邊區以及烏克蘭的波爾塔瓦州,已經開始鑽超深井,以便研究深部老地層可能存在的油藏。
科拉半島的超深井將繼續加深,其近期目標為13000米。這口井在科研鑽井時沒有發生過一次重大事故。專家們認為,這是蘇聯鑽井技術上的一個巨犬成就。
上述這份資料,來自於1982年第3期的期刊《石油鑽採工藝》,講述的就是蘇聯超深鑽井。光敲定這項計劃,就用了整整5年時間,制定了將近200項任務。
從1960年到1965年,來自蘇聯的150多個部門參與到此次計劃當中。1970年5月,蘇聯各部門正式動手開始挖這口井。截止到1980年,召開了80次學術會議,75次現場會議。
不過這所有的行動,都是在蘇聯秘密展開的。外界人只知道蘇聯挖了一個井,也知道大致挖到了哪裡,但是並不知道究竟挖出了什麼。
那可能有人疑問了,當時為什麼要挖這個井?先看一下所處的時代背景吧,當時準備動工的時候是1960年,開始動工是在1970年。而在這個時間段,正是美蘇大搞軍事備賽的時候。
所以當時蘇聯挖這個井也很簡單,就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胳膊有多粗。除了所處時代背景的原因外,還有上面82年期刊所指出來的探測老地層的油藏。
從1970年,挖到1982年,十幾年時間沒有出過一次意外,可見挖掘還是比較幸運的。除了上述82年的資料,我還找到了一份1985年來自《The Northern Miner》No5 B15的資料。
為什麼找了兩份時間如此接近的資料?原來在1983年的時候,這口井達到了12,000米,已經接近第1期計劃的13,000米。但是卻出現了麻煩,因為再往下挖,實在是挖不動了。
過去的14年時間,位於科拉地區的鑽井一直沒有停過,14年時間,挖到了12,000米的位置。雖然沒有什麼明顯的發現,但是卻展示了14億年地球的演化史。
在1982年停工的時候,鑽井的位置是處於遠古代巖層。如果順利的話,再往下挖掘就應該是27億年的太古代巖層了。可惜的是挖不動了,所以便停了。
在停工幾個月之後,計劃又被重新提上日程。之後的1983年到1993年,十年時間裡面只挖了262米。為什麼?因為太硬了。
就算是用常理都可以理解,你想想那可是地下12,000米的位置,它的壓力得有多大?以當時的科技條件來看,挖到這個深度已經很深了。倘若用現代科技繼續挖下去,可能也就再深個幾百米。
想要繼續挖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繼續砸錢,繼續研究一些高新技術的鑽頭。不過當時蘇聯都已經解體,美蘇冷戰自然已經不存在了,誰給錢?
所以官方的解釋是因為科研經費有限,停止了繼續深挖。不過這個洞挖都已經挖了,總得研究一下裡面都挖出來什麼吧。
其實裡面並沒有什麼東西,科學家所研究的只是不同深度的地層結構罷了。
有人說這麼深肯定會有一點金礦,是的,確實會有金礦。但是這個鑽井深是深,關鍵是並不大。而且金礦位置比較深,就算是挖出來,價值也會大大打折扣。
後來有關於這個洞穴的研究,一直持續到2006年,最後只好因為各種原因被迫停止。另外有人說挖出來了不明生物,甚至還有奇怪生物的吼叫。
這裡也要闢謠一下,誰說的?有的話請拿出來目擊證人的口供,或者是當時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