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下午,廣東萱嘉集團首席科學家、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嘉恆應邀回到母校廣東韶關北江中學,為廣大師生做了題為《一個「85後」教授博導的創新創業之路》的主題報告。
張嘉恆教授為廣東韶關北江中學2004屆畢業生,在綠色化學、含能離子液體(鹽)材料、新離子液體合成及應用、新型離子液體微萃取方法設計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高水平的創新性科研成果。技術廣泛用於動植物藥用活性成分提取及應用、多種軟性材料生產和應用整合。並且開發了「天熱離子液體(鹽)」以及「深度共融溶劑」等技術、多種軟性材料生產和應用整合技術,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取得了多項世界領先的科研成果,成就斐然。
更加可貴的是,張嘉恆教授在堅守科研理想的同時,不忘關心支持母校的事業發展。在報告會開始前,張嘉恆教授向母校捐贈3萬元,用於支持母校建設。
張嘉恆教授捐贈支票
據了解,本次廣東北江中學2018年「萱嘉杯」校園文化節是學校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而組織的系列文化活動。為表彰張嘉恆教授對學校的貢獻,本次校園文化節以張教授創立的廣東萱嘉集團命名。
張嘉恆教授作報告
張嘉恆在報告中,結合自身經歷,從「教育及科研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績或技術創新成果」兩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成長和奮鬥歷程,真誠地跟大家分享了自己開展科研工作和如何面對挫折失敗方面的經驗和心得體會,表達了對母校的眷戀、對恩師的感激,同時,對青年教師和廣大北江中學學子給予了殷切的期望,勉勵師弟師妹們要立志勇攀科學高峰,為國爭光。
報告會現場,張嘉恆還和大家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經驗。一是要有誠信和愛國主義。做科學家如果不愛國、沒有民族的使命感,很多工作你是做不下去也堅持不下去的。二是要正視挫折和失敗。張教授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從奧賽獲獎到高考失常,講述了自己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三是要有認真的態度。熟練掌握專業的背景知識和技術手段,對本領域的發展有清醒的認識,學會必要的溝通和交流,不要急功近利浮躁,在科研裡不得有任何的虛假。四是要立志遠大。張嘉恆從自身出發,講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化學和經濟學,因此立志成為一個科學家。五是要學會感恩,尤其是要感恩父母。
張嘉恆教授接受當地媒體採訪
張嘉恆表示,當發現自己的名字與那些曾經讓自己難以望其項背的先生的名字在一起時,覺得壓力非常大,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要更加努力工作,不辱使命,不能辜負「博士生導師」這個稱號,要與同仁們一道深入開展綠色化學、含能離子液體(鹽)材料、新離子液體合成及應用、新型離子液體微萃取方法設計等領域的研究,把這個領域的技術和產品推廣下去。最後,張嘉恆代表父母及自己對學校的多年培養表示由衷地感謝。
責任編輯: 3858NC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