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摺疊」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胺基酸|x射線|生物學|蛋白...

2021-01-08 騰訊網

人工智慧(AI)再度發威,攻克了生物學領域一項重大難題:預測蛋白質如何從線性胺基酸鏈捲曲成3D形狀以執行任務。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1月30日報導,「蛋白質結構預測關鍵評估」(CASP)競賽傳來喜訊:英國「深度學習」(DeepMind)稱其AI實現了上述成就,他們的方法將極大加快新藥研發進程。

人體擁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蛋白質都包含幾十到幾百種胺基酸,這些胺基酸的順序決定了它們之間的作用,賦予蛋白質複雜的三維形狀,進而決定了蛋白質的功能。了解這些三維形狀有助於研究人員設計出能在蛋白質縫隙內滯留的藥物。此外,合成出擁有所需結構的蛋白質,還可以加快酶的研製進程,讓生物燃料領域受益。

幾十年來,研究人員利用X射線晶體學或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等實驗技術來破譯蛋白質的三維結構,但這種方法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且未必見效。目前,在生命體內發現的2億多個蛋白質中,只有17萬個蛋白質的結構被破解。

1994年,為更好預測和破解蛋白質三維結構,馬裡蘭大學結構生物學家約翰·穆爾特等人發起了CASP競賽,每兩年舉行一次。在今年的比賽中,「深度學習」團隊的「阿爾法摺疊」(AlphaFold)方法的中位分數為92.4(滿分100分,90分以上被認為預測方法可與實驗方法相媲美),預測最具挑戰性的蛋白質的平均得分為87,比次優預測高出25分。它甚至擅長預測嵌入細胞膜的蛋白質結構——細胞膜是許多人類疾病的核心,但很難用X射線晶體學研究。

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名譽主任珍妮特·桑頓說:「『深度學習』團隊所取得的成就是驚人的,將改變結構生物學和蛋白質研究的未來。」

穆爾特則表示,這是一個有50年歷史的問題,「阿爾法摺疊」改變了遊戲規則,實驗學家將能使用精確的結構預測來理解不透明的X射線和低溫電磁數據;藥物設計者也可藉此迅速釐清新冠病毒等新冒出的危險病原體中每種蛋白質的結構,從而更快研製出相關藥物。

總編輯圈點

蛋白質的形狀決定了其功能。知道蛋白質如何摺疊時,我們才能知曉蛋白質的作用。但光是解析蛋白質摺疊後的結構,就已經非常困難。常用的方法是冷凍電鏡、核磁共振或者X射線等。結構要看得精細,耗時長且成本不菲。預測蛋白質摺疊後的形狀,則是「地獄難度」。它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把自己摺疊成令人難以想像的形狀,預測所需要的算力可謂驚人。在人工智慧幫助下,曾經的天方夜譚成為事實。這或許是一項革命性成果,為人類探索藥物分子世界提供了強大工具。(記者劉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阿爾法摺疊」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
    人體擁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蛋白質都包含幾十到幾百種胺基酸,這些胺基酸的順序決定了它們之間的作用,賦予蛋白質複雜的三維形狀,進而決定了蛋白質的功能。了解這些三維形狀有助於研究人員設計出能在蛋白質縫隙內滯留的藥物。此外,合成出擁有所需結構的蛋白質,還可以加快酶的研製進程,讓生物燃料領域受益。
  • 攻克生物學半世紀難題,「阿爾法摺疊」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1月30日報導,「蛋白質結構預測關鍵評估」(CASP)競賽傳來喜訊:英國「深度學習」(DeepMind)稱其AI實現了上述成就,他們的方法將極大加快新藥研發進程。人體擁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蛋白質都包含幾十到幾百種胺基酸,這些胺基酸的順序決定了它們之間的作用,賦予蛋白質複雜的三維形狀,進而決定了蛋白質的功能。
  • 「阿爾法摺疊」精準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1月30日報導,「蛋白質結構預測關鍵評估」(CASP)競賽傳來喜訊:英國「深度學習」(DeepMind)稱其AI實現了上述成就,他們的方法將極大加快新藥研發進程。人體擁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蛋白質都包含幾十到幾百種胺基酸,這些胺基酸的順序決定了它們之間的作用,賦予蛋白質複雜的三維形狀,進而決定了蛋白質的功能。
  • 【AlphaFold精準預測蛋白結構】|蛋白質|胺基酸|生物學|複合物...
    繼圍棋、西洋棋等競技項目之後,近日谷歌旗下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序AlphaFold在兩年一次的蛋白質結構預測挑戰賽CASP中再次大幅勝出。該程序在根據蛋白質胺基酸序列確定蛋白質三維結構方面取得巨大飛躍,準確性可與冷凍電子顯微術(亦稱冷凍電鏡)(Cryo-EM)和X-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相媲美。
  • 顏寧等點評:AI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結構生物學何去何從?
    原創 顏寧、張陽等 返樸12月1日,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宣布,其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慧系統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精確預測了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準確性可與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相媲美
  • 精準預測蛋白結構的AlphaFold,會砸了結構生物學家的飯碗嗎?
    蛋白質由長長的胺基酸鏈組成,而僅有正確的胺基酸是不夠的,這些鏈條必須扭捲成特定的三維結構,蛋白質才有活性,這一物理過程被稱為蛋白質摺疊。胺基酸鏈未摺疊或摺疊錯誤的蛋白質,都不能正常發揮生理功能。因此,探究蛋白質的結構對於研究其功能十分重要。
  • 顏寧等點評:AI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結構生物學何去何從?
    ,精確預測了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準確性可與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相媲美。傳統上,蛋白質結構預測可以分成基於模板和從頭預 測,但是AlphaFold2隻用同一種方法--機器學習,對幾乎所有的蛋白質都預測出了 正確的拓撲學的結構,其中有大約2/3的蛋白質精度達到了結構生物學實驗的測量 精度。說他們接近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說法沒錯,至少是在單結構域的蛋白結構 來講是這樣的。谷歌這次為什麼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這個首先是與它們擁有強大的人力和計算 資源有關。
  • 精準預測蛋白結構的Al,會砸了結構生物學家的飯碗嗎?
    蛋白質由長長的胺基酸鏈組成,而僅有正確的胺基酸是不夠的,這些鏈條必須扭捲成特定的三維結構,蛋白質才有活性,這一物理過程被稱為蛋白質摺疊。胺基酸鏈未摺疊或摺疊錯誤的蛋白質,都不能正常發揮生理功能。因此,探究蛋白質的結構對於研究其功能十分重要。
  • AI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結構生物學何去何從? | 返樸
    龔新奇(中國人民大學數學科學研究院教授,清華大學北京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合作研究員)2020年第14屆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14)共有84個常規(Regular)題目,其中有14個題目因為生物實驗沒給出確定結構等原因被取消或延緩,其他70個題目的單體和複合物蛋白質所含有的胺基酸個數從
  • 解決生物學的重大挑戰!生物界AlphaGo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
    今日,DeepMind宣布,其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慧系統,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能夠精確地基於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其準確性可以與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解析的3D結構相媲美。這一突破被多家媒體稱為「變革生物科學和生物醫學」的突破。
  • 摺疊革命,深度學習通過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
    通過它們構造並保持每個細胞和組織的外觀結構;構建那些維持生命化學反應的催化酶;成為分子的加工廠、轉換器和驅動機;擔當信號器並接收蜂窩信號等等。由胺基酸和蛋白質組成的長鏈,將它們自己摺疊成精準3D結構,可以管理分子間活動的複雜問題。
  • 解決生物學50年來重大挑戰!人工智慧預測蛋白結構能力堪比實驗室水平
    目前學界一致認為,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即胺基酸的排列決定了蛋白質的三維結構。也就是說,蛋白質會根據胺基酸的排列信息,自動摺疊成正確的三維結構。這一過程只受物理定律的指導。一直以來,實驗室實驗一直是獲得良好蛋白質結構的主要途徑。
  • AlphaGo顛覆生物圈,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
    :通過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高精度地確定其3D結構。 具體而言,是DeepMind的第二代AlphaFold 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能夠精確地基於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 其準確性可以與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解析的3D結構相媲美。
  • 機器學習遇見生物學:詳解蛋白質摺疊預測中的算法
    這時問題也就提出來了,即所謂的「蛋白質摺疊問題」——預測這些鏈(一級結構)是如何摺疊成複雜的 3D 結構的。而這些信息,正是在做結構預測時的重要輸入。舉個簡單的例子,三維空間中臨近的位置一般會共同進化,即一個位置的突變通常也會引起相鄰位置的突變,如果突變沒有共同發生,那這兩個胺基酸應該不在相鄰的位置。
  • 解決生物學50年來的重大挑戰!生物界「AlphaGo」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
    今日,DeepMind宣布,其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慧系統,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能夠精確地基於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其準確性可以與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解析的3D結構相媲美。這一突破被多家媒體稱為「變革生物科學和生物醫學」的突破。
  • 解決生物學50年來重大挑戰 生物界"AlphaGo"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
    具體而言,是DeepMind的第二代AlphaFold 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能夠精確地基於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其準確性可以與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解析的3D結構相媲美。
  • 預測蛋白結構的AlphaFold,會砸了結構生物學家飯碗嗎?
    蛋白質由長長的胺基酸鏈組成,而僅有正確的胺基酸是不夠的,這些鏈條必須扭捲成特定的三維結構,蛋白質才有活性,這一物理過程被稱為蛋白質摺疊。胺基酸鏈未摺疊或摺疊錯誤的蛋白質,都不能正常發揮生理功能。因此,探究蛋白質的結構對於研究其功能十分重要。
  • 「阿爾法狗」轉行預測蛋白質結構,交大教授建議布局AI+生物醫藥|新...
    人工智慧讓蛋白質結構預測成為可能 蛋白質具有三維結構,由一系列胺基酸摺疊而成。對科學家來說,胺基酸測序是比較容易完成的工作,蛋白質三維結構解析的難度卻很大,耗時費力。1972年,美國科學家克裡斯蒂安·安芬森因提出「蛋白質的高級空間結構由其胺基酸序列決定」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AI解決生物學50年來重大難題:破解蛋白質摺疊,顛覆結構生物學
    蛋白質對於生命至關重要,它們是由胺基酸鏈組成的大型複雜分子,其作用取決於自身獨特的 3D 結構。弄清蛋白質摺疊成何種形狀被稱為「蛋白質摺疊問題」。在過去 50 年裡,蛋白質摺疊一直是生物學領域的重大挑戰。DeepMind 的 AlphaFold 讓人類在這一問題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 蛋白質結構預測:生命科學的又一場競爭
    胺基酸序列與蛋白質空間結構的關係研究源於美國生物化學家安芬森(C.Anfinsen)。1961年,他研究了核糖核酸酶的去摺疊和重摺疊過程,發現在相同的環境中去摺疊的蛋白質都會恢復到原來的空間結構,認為蛋白質鏈會以自由能最低的方式形成三維結構,由此推測蛋白質的摺疊密碼隱藏在胺基酸排序中,即所謂的安芬森原則:蛋白質一級排序決定三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