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合肥有群「怪人」 熱衷以身「餵蚊」
據安徽商報報導,最近,合肥市氣溫飆升,蚊子開始活躍起來。對普通人而言,看到蚊子不是直接消滅就是能躲就躲。但在疾控部門,卻有一群「職業捉蚊人」,每到夏天,他們就要開始「捉蚊子」,甚至還要以身做餌通宵熬夜,還會把捉來的蚊子當「寶貝」,帶回實驗室統計出數量、分出種類。其目的就是監測每年蚊蟲的密度、種群分布及季節消長規律等,分析病媒生物的長期變化趨勢,為蚊媒傳染病防治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
監測蚊子 從每年4月開始
張燕婕是合肥市疾控中心消殺、地方病科的醫生,一到4月,她就要組織人員開始對蚊子進行監測。「合肥市是省級病媒生物常規監測點,每年的4月到11月,每月對蚊子進行2次監測,對象包括幼蚊和成蚊。」
幼蚊監測每次每點要調查100戶,監測人員到達監測點後,對每戶室內和戶外仔細察看,尋找出房前屋後罈罈罐罐、水培花草、廢舊物品堆放處及地面上坑凹有積水的地方,觀察這些小水體裡面是否有蚊子的幼蟲(孑孓)孳生,一旦發現就是一處陽性水體。「在戶外監測時,許多人搞不清楚我們在幹什麼,往往好奇地聚攏上來觀看。」張燕婕說。
成蚊的監測是將「誘蚊燈」懸掛在公園、居民區和醫院等三類生活環境,「蚊燈燈管發出的『紫色光』是蚊子最喜歡的光線波長,吸引蚊子飛進燈下面的網袋。從當天日落後一小時懸掛到第二天日出後一小時收回,統計網袋中捕獲蚊子的數量並進行種群鑑定分類。」
從監測的數據看,合肥市常見的蚊子主要有庫蚊、伊蚊和按蚊,庫蚊是「主力軍」,也就是常說的「草蚊子」,佔比超過九成。庫蚊幼蟲主要孳生在汙濁的積水中,如汙水池、臭水溝、化糞池、雨水井積水、下水道積水、澆花用的肥水缸、建築工地坑窪積水等地方。
以身做餌 通宵捕捉按蚊
在肥東縣,有一個國家級消除瘧疾媒介監測點,合肥市疾控中心消殺、地方病科王波醫生說,每年6~10月在肥東要開展一次誘蚊燈法監測按蚊種群,「按蚊喜歡孳生在稻田、湖泊等緩流清水中,所以監測點一般會設置在孳生地附近。」每次要開展連續三天的監測,以摸清按蚊在蚊蟲中的佔比、種群特點等。「然後就是有針對性地捕捉按蚊。」
人餌全通宵誘捕法,就是以身做餌捕捉按蚊。「現在使用雙層蚊帳。人躺在裡面一層密封的小蚊帳裡,引誘蚊子;外面一層蚊帳底部距離地面有20~30釐米的間隙。蚊子感知到人體的氣味、二氧化碳後,從遠處飛來,通過外層蚊帳底部飛進去,落在裡層蚊帳上。站在外層蚊帳裡的人每小時用電動捕蚊器捕捉一次按蚊。」王波說,這個工作量還是挺大的,從6月到10月,每月要開展兩次,每次從當日18時持續至次日6時。
如何在眾多蚊子中快速識別出按蚊?「按蚊的身體呈灰色,翅膀多有白斑,喙與身體呈直線,同停落面成一角度。」說起按蚊的特點,王波醫生如數家珍,「熟能生巧,經常捕捉按蚊的工作人員,只要一看到,就能馬上識別出來。」
清除積水 家中可少蚊子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蚊,其中前3個階段都生活在水中,如果有小水體,在溫度、溼度合適的情況下,10天左右就能從卵變成蚊子。所以,蚊子最喜歡有水的地方,水多的地方蚊子也相對較多。」王波醫生說,從全年來看,合肥市從6月到10月都是蚊子活躍的時間段,6月份雨水多,給蚊子繁殖提供了更多的水體,氣溫適宜,蚊子數量快速上升,7~9月,合肥氣溫往往超過30℃,而且雨水相對較少、氣候乾熱,不利於蚊子繁殖和孳生。
王醫生建議,想要減少成蚊數量,市民、小區物業等應及時清理掉室內和戶外的小積水,這也是消滅蚊子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市民要經常檢查家裡的水生植物、插花瓶、冰箱下的接水盤、醃菜罈、陽臺上的瓶瓶罐罐、廚房角落的盆盤等,及時清除積水。
■延伸 走進蚊子的世界
[群體] 不同蚊子傳播不同疾病
合肥市的蚊子主要有三種,90%以上都是庫蚊,表面看起來呈黃棕色,主要傳播乙腦等。按蚊主要傳播瘧疾。伊蚊,就是常說的「花蚊子」,身體多處有白紋和銀白色斑點,主要傳播登革熱。
[性別] 母蚊子才是真的「吸血鬼」
雄蚊不吸血,只吸植物汁液。雌蚊也可吸植物汁液維持生存,但必須吸食人或動物血液才能使卵巢發育,孕育下一代。蚊子在吸食血液時,可能會把病原微生物輸入到動物或人體內,造成疾病傳播。
[習性] 伊蚊喜歡大白天吸血
蚊子活動與溫度、溼度及光線有密切關係。溫度在20~30℃、相對溼度在80%以上時最為活躍,10℃以下即停止活動。光線較暗的早晚或黑夜較為活躍,光線強烈的白晝多停息不動。大多數蚊種均在夜間吸血。例如按蚊在日落後就開始活動吸血,子夜前後一小時最為活躍。但伊蚊喜歡在白晝及燈光下吸血。
[絕技] 蚊子會乘電梯找你
二三十層小區居民家裡也有蚊子?成蚊的飛行距離可以達到1~2公裡,一般普遍認為是蚊子隨著電梯進入高層建築,在高層生活區域內有適合繁殖的水體、食物來源,蚊子就能在高層建築上生活下去。
[壽命] 雌蚊壽命遠高於雄蚊
蚊子的壽命一般約為1~4周。雄蚊壽命較短,一般不超過3周,而雌蚊壽命比雄蚊長,越冬的雌蚊在條件合適時,壽命可長達4~5個月。越冬前,雌蚊吸血後消化吸收減慢,在體內轉化為脂肪體,不吃不動躲藏在溫暖、潮溼的陰暗場所越冬。所以,越冬期是蚊子數量最少、生命最脆弱的一個時期。當氣溫轉暖時,越冬的雌蚊開始飛出來吸食人或動物的血,尋找水體產卵繁殖下一代。「所以,在冬天有暖氣的家庭、公共場所等地,有時候能發現蚊子,這些都是越冬的雌蚊。」
[愛好] 黑衣人是叮咬首選
蚊子對血型沒有偏好,其依靠近距離傳感器來感應溫度、二氧化碳、人體氣味和汗液內所含有的化學成分,所以雌蚊往往喜歡叮咬體溫較高、愛出汗的人。此外,蚊子具有趨暗的習性,穿深色衣服的人是蚊子的首選。所以,夏天晚上最好穿白色或淺色的棉質衣服。孕婦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多種易招惹蚊子的化學物質,並且孕婦體溫較高,也容易被蚊子叮咬。(記者 張永 通訊員 邱向峰)
(責編:魯先紅、李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