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鳩摩其人,很多人都會想到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裡的鳩摩智吧?翻書看看這位鳩摩智可是吐蕃的絕頂高手,一身小無相功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位列金庸小說的武功高手之前五位,最後坐上了吐蕃國國師,大輪明王的位置。
很多金庸小說的愛好者分析說,這位鳩摩智先生的原型是一代奇僧鳩摩羅什。
說起鳩摩羅什來,他可是沒啥武功,而是一位學霸級的人物,從7歲人家就是學霸,一直到老了還是學霸。
今天,我們就說說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典型的官二代,他爹鳩摩炎是天竺有名的大貴族,世代為相,養尊處優,過的是百姓眼裡的神仙日子。
話說這鳩摩炎相國當的好好的,忽然有一天就離開故國,出家當了和尚,走上了求法的道路。雖然讓很多人想不通,不過,佛祖釋迦牟尼都是王子出身,可見信仰的力量有多偉大了,為了信仰生命都可以拋棄,更不要說一個相國了。
鳩摩炎當了和尚以後,有一天,就從天竺國來到了龜茲國。
當時國王的妹妹耆婆對鳩摩炎很有意思,十分的仰慕,一見到他就覺得是自己這輩子要嫁的人。耆婆當時不到二十歲,長得如花似玉,美豔動人。她動用一切手段將鳩摩炎成為自己的夫婿,女追男隔層紙,這鳩摩炎一心求法的念想就此耽擱了。後來史書沒有提及,大概又去雲遊四方了。
沒過多久,耆婆就懷上了鳩摩炎的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鳩摩羅什。
傳說,這耆婆懷上了孩子以後,就變得很聰明了,簡直是看啥書都懂,什麼道理都能講的明白。
有遊方的高僧說她懷的是舍利子下凡降落人間。
果不其然,鳩摩羅什出身以後就非常的聰明,學習刻苦用功,又有名師指點,進步極快。
他在7歲的時候,就跟隨母親出了家。
少年時期,他一直學習大乘佛教的理論,其學識水平已經進入了高僧的境界。
當時中原也是狼煙四起,鳩摩羅什的龜茲國面對的是後涼國的建立者呂光,這個呂光22歲就一戰成名入主涼州,虎視眈眈於龜茲國。
當時,年輕的鳩摩羅什對龜茲國的國王白純說,如果東面的人攻打過來,我們一定恭敬相待,千萬不要和其爭鋒芒。
國王白純根本就沒有把他的話聽進去,在他看來龜茲國也不弱,當呂光攻打龜茲的時候,他出動全國的力量抗衡,無奈敗給了涼州來的呂光。
呂光攻下龜茲以後,見到了傳說中的鳩摩羅什。
這個時候的鳩摩羅什已經學貫東西,在佛學上已經有了成就,且在當地名氣很大。
呂光就百般凌辱與他,先是讓他和龜茲王的女兒成親,雖然他百般拒絕,但被呂光灌了酒以後,一切如呂光的願了;後來,又讓他騎著木馬給大家取樂。
鳩摩羅什卻是面無異色,不急不惱,這到讓呂光不覺慚愧起來,他覺得自己這樣對待一個佛學高人,有損自己的德行。
滅了龜茲國,呂光回涼州的時候就把鳩摩羅什帶了回來。
鳩摩羅什憑著淵博的學識和對時機的看法,很快讓呂光等人以師禮待之。鳩摩羅什隨呂光滯留涼州有16年左右,他不但是佛學家,還能看得懂天象,懂得了音律,當得了國師,自然是眾人敬仰。
幾年後,姚興攻打下後涼,姚興這個人不但神勇,還是十六國帝王中少有的仁德之君,提倡佛教和儒學,他把後涼滅了以後,親自把鳩摩羅什迎接到了長安。
姚興以國師對待鳩摩,兩人甚是投機,終日不倦。
後來,鳩摩羅什就住在長安,開始了他的宏圖大業。因為有姚興的支持,當時的翻譯經書場面非常大,分工精細,集體合作,制度健全,據說有八百多僧人來一起協助他翻譯。
他的一生完成了三百多卷經書的翻譯,大家熟悉的《妙法蓮華經》、《阿彌陀佛經》、《金剛經》、《首楞嚴三昧經》、《十住毗婆沙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及《十誦律》等等大乘法佛的經典著作,都是由他翻譯來到中國的。
客觀的說,鳩摩羅什讓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石,在中國的佛教史,思想史上都是深遠的。
鳩摩羅什還培養了很多弟子,其中最後成為一代高僧的就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被稱為「四聖」。
多年後,他的弟子們讓佛教融入到不同的風俗習慣當中,形成了佛教在中國的不同派別。
公元413年,鳩摩羅什大師圓寂,他的弟子們按照他的遺願,將他的舌舍利送到了涼州鳩摩羅什寺院供奉,現在這個寺院就在今天的甘肅武威。
鳩摩羅什的舌舍利是現在世界上唯一一顆三藏法師的舌舍利子,見證的大師了不世之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