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單片機的主從紅外通信的系統設計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紅外通信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無線數據傳輸手段,其具有無汙染、信息傳輸穩定、信息安全性高以及安裝使用方便等優點,並且可以在很多場合應用,如家電產品,工業控制、娛樂設施等領域。

  紅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紅外波段的紅外線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通過紅外光在空中的傳播來傳遞信息,由紅外發射器和接收器實現。發射端將二進位數位訊號調製成某一頻率的脈衝序列,經電光轉換電路,驅動紅外發射管以光脈衝的形式發送到空中。接收端將接收到的光脈衝轉換成電信號,再經解調和解碼後恢復出原二進位數位訊號。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單片機PIC18F248的主從式紅外通信系統,主要設計了紅外接口電路以及主機和從機通信軟體流程。

  系統硬體電路設計

  在主從式紅外通信系統中,主機及從機的紅外發射電路相同,紅外線的載波頻率都為38KHz,在同一時間內,可以是主機發射,從機接收;或者從機發射,主機接收。

  1 紅外發射電路設計

  紅外發射器電路主要由單片機,驅動管Q1和Q2、紅外發射管D1等組成,電路如下:

  紅外發射器工作原理為:單片機通過I/O埠控制整個發射過程。其中,紅外載波信號採用頻率為38KHz的方波,由PIC18F248的*模塊的PWM功能實現,並由*1埠傳輸到三極體T2的基極。待發送到數據由單片機的TX埠以串行方式送出並驅動三極體Q1,當TX為「0」時使Q1管導通,通過Q2管採用脈寬調製(PWM)方式調製成38KHz的載波信號,並由紅外發射管D1以光脈衝的形式向外發送。當TX為「1」時使Q1管截止,Q2管也截止,連接Q1和Q2的兩個上拉電阻R1和R3把三極體的基極拉成高電平,分別保證兩個三極體可靠截止,紅外發射管D1不發射紅外光。

相關焦點

  • 基於單片機的智能學習型紅外空調遙控器
    本文設計了一款針對空調設備的智能學習型紅外遙控器,採用記錄脈衝寬度的方法,成功實現了對多種紅外空調遙控信號的學習與再現,真正實現了"萬能"。本文在闡述了系統的總體結構及硬體設計的基礎上,詳細研究了系統學習,發送及通信功能的軟體設計與實現。
  • 基於STC單片機的智能燈控系統設計
    摘要:針對目前眾多公共場所照明用電浪費嚴重的問題,設計了一套基於STC單片機的智能燈控系統。 考慮到以上因素,按照節能、減排、智能和實用的要求,筆者針對節能滷鎢燈設計出基於STC12C5A60S2單片機的智能燈控系統,利用人體紅外熱釋傳感器和可見光照度傳感器構成環境檢測系統,大大提高了燈控系統的靈敏度、精確度和實用性。
  • 基於單片機的大型LED顯示系統設計
    基於單片機的大型LED顯示系統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20-03-08 13:38:00 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的不斷更新,大型LED顯示系統利用發光二極體構成的點陣模塊或像素單元組成大面積顯示屏
  • 基於單片機的簡易多通道虛擬示波器的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3627.htm  1 簡易多通道虛擬示波器系統的設計  簡易多通道虛擬示波器系統的原理方框圖如圖1所示,數據採集由主控晶片ATmega16進行,採集後的數據通過RS232串口通信晶片Max232將TTL電平轉換為RS232電平,提供與PC機的接口,將數據量傳送給PC機的LabVIEW
  • 用89C51單片機控制紅外線通信接口電路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3708.htm1 系統的總體構成 紅外通信系統採用紅外光傳輸及無限工作機制,其組成結構主要包括:紅外發射器,通信信道,紅外接收器三大部分組成。 (1)完成信號的電光變換並向空間發射紅外脈衝 紅外發射器的關鍵是紅外發光二極體和響應的驅動電路。
  • 基於AVR單片機的LED照明燈控制系統設計
    當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紅外遙控信號時,通過外部中斷將AVR單片機從休眠模式中喚醒;AVR單片機開始解析紅外信號,如果與系統地址匹配,則將根據解析到的命令改變LED恆流源驅動的輸入,從而改變LED燈的狀態。     2 系統硬體設計  2.1 控制器  控制器採用AVR單片機ATmega8
  • 基於單片機的溫度傳感器設計
    打開APP 基於單片機的溫度傳感器設計 發表於 2016-12-27 15:07:07 2 硬體設計 (1)整體設計 本系統利用AT89C2051型號的單片機作為處理器來實現其對溫度的控制,本系統加入了串口,可以方便地將單片機所採集的數據進行轉換,並通過RS422串口發往計算機,開展實時監控工作。與此同時,我們的系統採用了七段數碼管,來實時顯示採集的溫度數值,這樣就可以方便地顯示實際溫度。
  • 基於C167單片機和CAN總線實現數位化電梯控制系統的設計
    基於C167單片機和CAN總線實現數位化電梯控制系統的設計 李炳宇,梁正峰,趙 發表於 2020-12-04 09:55:04 1 引言 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
  • 基於紅外對射技術的安全警示系統設計
    該系統採用紅外對射技術採集報警信號,經過單片機進行處理,發出語音警示信號,提示跨越安全警示線的乘客退回到安全候車區。目前,在地鐵站已經有一些報警系統投入使用,但均有成本高昂等缺陷,本文設計的紅外報警系統成本則相對低廉,只需一塊89C51單片機P89V51RD2、一個語音錄放模塊(ISD1820)和外圍紅外探測電路即可達到報警效果,前景相當可觀。
  • 基於Atmega128的智能教學無人車控制系統設計
    摘要:針對市場上大多數教學無人車設計採用單片機單一控制導致其功能擴展性弱、靈活度低等問題,設計了一種基於Atmega128單片機和無線通信的智能教學無人車控制系統,該系統包括PC機控制部分和無人車控制部分,通過PC控制端軟體可以經無線通信模塊實現對無人車的準確運動控制。
  • 如何設計紅外入侵檢測監控報警系統
    如何設計紅外入侵檢測監控報警系統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1-02 09:30:00 隨著電子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單片機已經在數據壓縮採集、電子設備
  • 基於單片機的風速風向檢測系統設計
    原理,選用LPC921單片機設計了數據採集和數據傳輸的檢測系統,給出了系統硬體電路圖和軟體流程圖,分析了硬體設計和軟體編程中的一些問題。的特點選用了LPC921 單片機,通過I/O 口輸出高低電平,通過放大電路驅動繼電器,控制傳感器
  • 基於51單片機和IC射頻卡的射頻識別門禁系統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2/373673.htm  基於單片機和射頻識別技術的門禁系統是基於單片機STC89C52和IC射頻卡設計的射頻識別鎖系統,可用於實驗室、機房、辦公樓、檔案室、財務室等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場所.
  • 基於單片機及傳感器的機器人設計與實現
    摘要: 本設計基於單片機及多種傳感器,完成了一個自主式移動機器人的製作。單片機作為系統檢測和控制的核心,實現對機器人小車的智能控制。本文針對具有引導線環境下的路徑跟蹤這一熱點問題,基於單片機控制及傳感器原理,通過硬體電路製作和軟體編程,製作了一個機器人,實現了機器人的路徑跟蹤和自動糾偏的功能,並能探測金屬,實時顯示距離。
  • 基於89C51和紅外對射技術的安全警示系統設計
    對射式紅外傳感器已經應用於地鐵閘機的人體識別系統中。但是,地鐵快速、無人售票等特點帶來的安全隱患也相應增加,再加上乘客安全意識不足,導致與地鐵相關的交通事故屢屢發生,因此安全隱患的消除是目前相關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設計的人體紅外警示系統旨在解決這一問題。該系統採用紅外對射技術採集報警信號,經過單片機進行處理,發出語音警示信號,提示跨越安全警示線的乘客退回到安全候車區。
  • 基於單片機的氣壓式高度計設計
    摘要:採用集成度高的壓阻式矽氣壓傳感器,運用模塊化設計方法完成了基於C8051F353單片機的數字式氣壓高度本氣壓式高度測量系統使用微型壓阻式傳感器,通過對靜壓的測量,經過模/數變換後由單片機進行數字濾波,函數解算出載體當前的絕對高度,具有較高精度和抗幹擾能力。1 高度測量系統的設計 大氣壓力在數值上等於所在海拔高度往上直到大氣上界整個空氣柱的重量,因此理想情況下,大氣壓力與海拔高度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
  • 基於C8051F040單片機的CAN總線和RS-232串口通信設計
    為了實現對CAN總線和RS-232串口雙向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種基於C8051F040單片機的數據通信方案,並完成系統設計。分析了CAN總線和RS-232串口的通信特點,介紹了單片機硬體,並對軟體的設計思路與流程做了詳盡描述,完成功能檢測。實驗結果表明,該設計達到了要求。
  • 基於RS485總線的溫溼度監控系統設計
    由主控微機決定一次通訊過程的啟動和終止,通過給需要通訊的現場單元分配總線通訊使用權的方法來實現與下位單片機與主控微機之間的網絡通訊。網絡中的下位單片機請求通訊時必須等待主控微機將總線使用權分配給它後才能收發數據[2]。採用主從通訊控制方法固然速度稍慢,但由於現場單片機與主控微機間的信息交換不是特別頻繁,因此對於本監控系統是適用的。
  • 基於USB總線和89C51單片機的數據採集系統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了基於USB總線的數據採集設備的開發方法,包括硬體設計、firmware(固件)設計、基於windows驅動程序模型(WDM)的設備驅動程序設計以及應用軟體的設計,同時也介紹了基於
  • 基於STM32的校園照明智能控制系統
    摘要:該設計主要採用基於STM32微控制器與CAN總線結合的方法,由光線強度檢測電路和熱釋電紅外信號檢測電路組成檢測電路,通過檢測光線強度強弱和是否有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