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2020年,在航空工業沈飛首屆「飛鷹杯」職工技能大賽中,一位年輕的小夥兒在鈑金工種比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榮獲技能狀元,他叫田劍鋒。他曾先後獲得沈飛公司青年技能能手、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團員、技能標兵和瀋陽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田劍鋒於2009年8月進入沈飛8廠蒙皮拉伸班組,從事飛機鈑金工作。11年來,他在工作中滿懷航空報國熱情,愛崗敬業,鑽研技能,堅持學習各種專業知識,豐富自身的業務基礎理論。他時刻謹記父母常說的一句老話:「技不壓身,行行出狀元!」他以自己是一名擁有純熟技藝的工人為榮,以自己是一名製造戰鬥機的工人為榮。以身作則,一絲不苟,樂於奉獻,團結協作,這些特質讓他成為班組內的科研帶頭人,他也盡己所能地在生產中發揮生產主力軍的先鋒作用,工作受到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剛入廠時,作為班組內的新鮮血液,田劍鋒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勇敢提出建議希望可以把工作環境變得更好。他所在的是專業生產大型蒙皮的班組,零件大、項目多,成型技術和表面質量提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田劍鋒首先積極改善班組的生產環境,他利用餘料、廢料和鉚釘,為班組製造了安全護欄、防滑臺階、風動工具存放臺架以及各種材質形狀的錘子等。同時,他積極學習工藝知識,與工藝技術人員研究討論,儘可能完善蒙皮拉伸質量方案,充分發揚「一專多能、一職多用」的良好作風。
在田劍鋒工作初期,班組生產的某機型蒙皮材料厚度僅為0.64毫米,而蒙皮外形複雜、曲度大、拉伸量大,拉伸難度非常高。當時完全依靠人力,用皮帶抽打使毛料在拉伸過程中漸漸收縮貼模。這種方法消耗體力大,危險係數高,成型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直接影響廠內的生產進度。經過細心觀察和反覆試驗,在與工藝技術人員商討後,田劍鋒研究設計了針對表面質量問題的簡易壓板,利用了模具中空通透的基體和零件薄的特點,採用自鎖綁帶和厚鋁板,將蒙皮零件的複雜外形得以壓貼拉型模。他的這個創意成了公司的專項技術「蒙皮拉伸改進法」,在提高產品表面質量的同時,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深受同事讚譽。
一項零件加工過程中的落壓成型工作由其他班組負責,採用鋁鋰合金材料,每張毛料成本3萬餘元。但由於零件材料特殊,型胎外形曲度大,材料硬度高、回彈量大,局部極易產生裂紋,無法滿足裝配要求,面臨成批報廢的後果,損失極大。田劍鋒主動接過修復工作,通過不斷嘗試,自製3種不同形狀的鋁錘以應對槽形零件槽內空間狹窄且彎曲的特點。經過田劍鋒兩周的手工敲修後,零件成功滿足了裝配外形要求,同時也避免了經濟損失。
一項與航空工業西飛合作的機翼前緣蒙皮項目,由沈飛公司負責生產。這部分蒙皮尺寸長而窄,幾次試加工裝配效果都不佳,公司對其十分重視並組織攻關。經過共同研討和反覆試驗,在田劍鋒的建議下,公司對熱處理淬火方式、拉伸模具及工裝平臺等進行了改良,消除了扭轉和回彈,最終保證了產品的優質交付。
多年來,田劍鋒在工作中責任不推、困難不讓的態度,使得他手中積攢了很多項別人不願意幹的難活、累活,但田劍鋒卻把這些活當成是鍛鍊自己技能的途徑,越幹越快,越幹越精。他還在大量的工作中擠出時間練習生產中接觸不到的鈑金技術,虛心請教技能專家,自行購買了一整套工量具,利用餘料用錘子敲出一件件「藝術品」,日復一日地鍛鍊自己,達到熟能生巧。他以時刻保持緊迫感來提醒自己繼續堅持,努力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年來田劍鋒的技能水平獲得了巨大提升,在取得榮譽和成績的同時,還帶動年輕人一起進步,毫無保留地把經驗和心得傳遞給更多員工。同時,他也聽取年輕人的見解,從中加以總結,鼓勵大家擁有自信,敢於拼搏,致力於營造一個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田劍鋒不斷在崗位中磨礪技能,扎紮實實做好崗位工作。他銘記初衷「行行出狀元」,堅持用過硬的專業技術去實踐自己的航空報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