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學亞洲第一的高校在中國不是211,卻用實力向世界證明!

2020-12-06 高校與科研

在中國古詩詞中,我們常常能夠瞧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春意盎然;常常能夠望到「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亭亭玉立;常常能夠體會到「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的一葉知秋;常常能夠領略到「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大雪紛飛。每天風雲莫測,一年四季輪迴。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天地和氣象充滿了敬畏,無論是歷代皇帝的敬天祭地,還是普通百姓的祈禱風調雨順,總的來說,都是對氣象的一種束手無措的表現和缺乏科學的認識。而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尤其是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們都大氣的了解逐漸深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所「中國氣象人才的搖籃」,氣象學亞洲排名第一,世界領先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初創磨礪:從氣象組到南京氣象學院

1921年,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從哈佛大學學成歸來,在國立東南大學創建地學系,設立氣象組,開始了中國氣象學的研究。經過20多年的發展,1949年,國立南京大學設立氣象學系(註:1949年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開始在全國範圍裡推廣。

建國後,面對當時國內高級技術幹部極端缺乏,全國氣象業務系統中只有104個大學畢業生的現狀,1953年9月3日,涂長望局長在病中召開局長辦公會,專題討論、研究依託南京大學氣象系籌辦水文氣象學院問題,並作出建院決定。1954年8月25日,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的竺可楨先生向教育部門呼籲建立水文氣象學院。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覆中央氣象局「同意南京大學氣象係為基礎成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5月14日,教育部和中央氣象局聯合發文,同意南京大學氣象學院改名為南京氣象學院。

方興未艾:從169人學生到雙一流建設高校

1960年7月,當時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前身)招收首屆新生169人,開始氣象學人才的培養。秉承「艱苦樸素、勤奮好學」的優良校風,恪守「明德格物、立己達人」的校訓,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早期的祖國繼續的建設人才。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先後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2017年9月,入圍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2018年2月25日,學校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正式籤署合作協議,成為國科大籤約合作的第一所地方高校。

中國氣象人才的搖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氣象人才的搖籃這個名號,可不是隨便一所學校能叫的,在建國初期,中國僅有所氣象學院,分別是:北京氣象學院、南京氣象學院、成都氣象學院,1999年,北京氣象學院併入南京氣象學院,實力大增,僅大氣科學學院就有院士1人、科技部「973」首席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2人、國家傑青4人(海外傑青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獲鄒競蒙氣象科技人才獎3人。擁有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中國氣象局重點學科19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

深厚的學科積澱,才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今天的輝煌成就。1988年,天氣動力學被批准為國家氣象局重點學科,1993年,天氣動力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氣候學被批准為中國氣象局重點學科,1998年,大氣科學一級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獲準設立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氣象學二級學科於2002、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於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一。2017年,大氣科學學科成為「雙一流」建設學科,並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榮獲「A+」等級。

從上圖可以看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校,大氣科學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蟬聯全國第一、獲評A+等級,氣象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地球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4個學科躋身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

ESI排名

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或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2019年3月14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3月ESI最新數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排名第88名,進步名次超過30名。

科研項目

科研立項數量是展現一個學校科研實力的重要的標杆之一,據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的立項數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居全國第12名,立項數量高達27項。

USNews排名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凸顯了高校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據USNews發布的2019世界大學排行榜顯示,在入圍的中國161所高校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4名,與上一年相比提升32位;世界排名第753名提升243位

計算機科學排行榜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3名,世界第51名:

在工科排行榜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66名,世界第481名:

QS亞洲500強大學排名

根據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的亞洲500強大學排名,可以看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由2018年351-400區間、並列國內高校第88名,提升至301-350區間、並列國內高校第74名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世界大學排名(中國高校)顯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世界大學中,排501-600之間。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據世界公認的四大大學排名機構之一的軟科2018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結果顯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年排名401-5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今年首次入圍全球500強,在學術實力上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在軟科發布的2018「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有3個學科排名位居全球前100,分別是:

大氣科學排名全球第12,內地第1;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排名全球前75,內地第10;

遙感技術排名全球前75,內地第12;

此外,我校海洋科學、地球科學、數學、電力電子工程、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農學進入全球排名前500,共10個學科上榜。

軟科最好學科排名

根據軟科最新發布的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可以看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學位居全國第1,測繪工程與技術、海洋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地理學等均位居全國前列。

武書連大學排名

武書連大學排名包括綜合實力、專業實力、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教師績效、本科畢業生質量、新生質量等分項排名。既體現了綜合實力排名、學校整體實力,也體現了專業排名學科實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武書連2018大學排名中,位居第88位。

校友會大學排名

在以校友、質量、影響為主題特色的「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行榜」2019年大學排名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居第160位,被評為中國高水平大學。

立足中國,輻射世界

世界氣象組織南京區域培訓中心(WMO RTC Nanjing, China)是經世界氣象組織批准,於1993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南京氣象學院)成立,其目的是藉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科研與技術優勢為發展中國家培養各類中高級氣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世界氣象組織目前已在全球各地建立了23個區域培訓中心,南京區域培訓中心被譽為世界氣象組織在全球最活躍的五大區域培訓中心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聯壽在授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及「亞太經合組織颱風委員會培訓中心」,已為156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3500餘名高級氣象科技人員和管理者,同時也是全球培訓規模最大、質量名列前茅的培訓中心,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高度評價和特別嘉獎,為世界氣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世界氣象日——我們在努力

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為了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和《國際氣象組織公約》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設立的。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要求各國成員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並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今年3月23日是第59個世界氣象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作為國內氣象學的最高學府,都會舉行一些活動或學術報告,來進行宣傳或學術交流。

(圖片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網)

發展中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雖然在中國不是211、也不是985,但是學科實力在亞洲,甚至世界氣象學領域都是首屈一指。在新的發展時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戰略目標,堅持「開放、協同、特色」發展理念,厚植大學精神,篤行以生為本,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服務國家氣象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在世界氣象日這個全球公同關注的節日到來之際,我們有理由相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一定會為全球的氣象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關注「高校與科研」,獲取更多關於大學的原創解讀!

相關焦點

  • 985、211高校的綜合排名及實力介紹
    眾所周知,985、211大學都是大家公認的重點高校,同時也倍受家長和考生的青睞,但這112所重點大學也是屬於不同檔次的,其實力差距也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小編同大家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排名,僅供參考。第1檔——國家優先發展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 安徽省高校綜合實力排名,中科大穩居第一,第二又是誰?
    在中國的現代史上,安徽也培養出不少的國家領導人以及兩院院士,這也說明在中原大地上,安徽的教育一直未曾落後。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來聊一下安徽省的高等教育情況。安徽省的高校在全國所有的省份中是屬於中檔水平,但是這裡有一所世界性知名的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也為安徽的高等教育增添不少的分數。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安微省的高校綜合實力排名情況。
  • 江蘇這所非211,曾經是全國重點大學,如今還成為了雙一流
    211院校以外,也有一些非211院校非常的低調有實力。南信大曾經有一個在亞洲都十分響亮的校名那就是南京氣象學院,作為一所老牌名校,它為我國的氣象學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曾輸送過無數的優秀人才,作為一所實力位居國內前100的一本院校,南信大的整體實力不錯,甚至超越了一些211高校,而在17年的雙一流評選當中,南信大憑著優勢王牌學科最終成為了雙一流。
  • 成都這所高校理科實力雄厚,不是211,入選雙一流
    說起成都市的高校,大家一定能想到很多,例如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大學等等,作為天府之國,成都擁有很多實力雄厚的高校,特別是在理工科方面,這些高校的實力不容小覷。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所位於成都的理工高校,它雖不是211名校,卻入選了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中,它就是——成都理工大學。說起這所學校的歷史,我們還得追溯到上個世紀成都的地質勘探學院,當時的這所學校是在重慶大學地質系,以及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國家方面又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的部分幹部教師組建而成。
  • 浙江省最好的師範大學,實力不輸211高校!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對省外211情有獨鍾,大批高分學子紛紛瞄準省內普通高校,這也造就了浙工大、浙工商等一批普通高校的「輝煌」。浙江師範大學就是這樣一所「輝煌」的高校。它的錄取分絲毫不亞於一些省外211,是浙江省最好的大學之一,也是很多學子的首選。
  • 實力強的15所211高校:很多實力超985,就業率高,薪酬不錯
    實力強的15所211高校:很多實力超985,就業率高,薪酬不錯在77所211高校中,很多非985的211高校的很多專業實力其實完全可以和985高校抗衡,甚至四輪學科評估都是A類學科,只是這類高校規模較小,學科單一,只是在自己擅長的這些學科領域實力強,就業好,依小編看,能上中等偏下
  • 這四所教育部直屬的頂尖高校,竟不是985、211,有的甚至不在雙一流!
    寫在前面 在我國眾多高校中,分部屬、省部共建、省屬等,很多部屬高校都是「985、211」高校,實力非常雄厚。比如教育部直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工信部直屬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 曾經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為何慘遭「蘇聯式」解體?
    如今中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其中以清華北大的頂級大學更是在國際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在每一年的國際4大教育機構排名中,也是喜報頻頻!在亞洲範圍內,清北的整體實力也是非同凡響。僅次於新加坡的國立中央大學。但是曾幾何時,亞洲第一高校的榮譽是屬於中國高校的。
  • 這所非211高校培養出了至少5位院士,包括亞洲深海石油之父
    培養出亞洲深海石油之父的大學,終於從雙非一躍而成雙一流重點大學2017年以來,我國在教育領域正式從官方上廢除985、211,轉而進行雙一流重點大學的建設。重點高校名單有了一點變化,有大概25所從前的雙非院校入選雙一流重點大學。這些入選的大學無一不是實力強悍。
  • 最被華為重視的25所高校,排名第一僅是211,其他幾乎全部985
    現實世界真的就是這麼殘酷,人均70萬的年薪真不是白白給的。在華為校園招聘主流為985的情況下,依然有兩個特例,兩個211工程大學在其中額外的醒目,甚至招聘人數第一的位置也被一所211大學拿走了。不少人表示想不到。其實並不用有太大的驚訝。
  • QS2021年亞洲大學中國內地高校排行,清華位居第二
    QS2021年亞洲大學排名(中國內地高校)清華大學在國內排名第一,在亞洲排名第二,浙江大學在國內排名第二,在亞洲排名第五,浙江大學是個有實力的大學,竟然超過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國內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六,北京大學國內排名第四,亞洲排名第七,上海交通大學國內排名第五,亞洲排名第十,這幾所大學在亞洲排名前十裡,國內剩下一些大學排名都二十名以後。
  • 2019年權威亞太地區大學排行榜,清華成功奪得亞洲第一
    世界公認的亞洲第一大學是哪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前各種排行榜上常年第一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而大家又很認可東京大學的實力,也有人認為日本東京大學才是亞洲第一大學,還有的認可香港大學。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還是認可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常年維持在二十名左右。
  • 這10所非985的211高校,都有代表行業實力的專業,就業勝過985
    這10所非985的211高校,都有代表行業實力的專業,就業勝過985在我國除了實力很強大的39所985院校外,還有近100所的211高校,這些非985的211高校實力差別比較大,因為很多屬於照顧性的211,加之地理位置不甚理想
  • 該校雖有強勢專業,氣象科學一直全國第一,卻不是211
    享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美譽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實力雄厚,在氣象類高校中獨樹一幟,也是我國國內唯一的一所氣象類的高校。學校是省政府、國家氣象局和海洋局、教育部等共同創建的一氣象科學為特色的全國的重點高校。
  • 這4所211高校,王牌專業全國第一,認可度極高
    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不僅要看學校的綜合實力,還要看意向專業的實力。同一個專業,如果在某211高校是非常厲害的王牌專業,就可能比有的末流985高校的弱勢專業要有優勢。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4所211高校,王牌專業均在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一,非常有認可度,大家在填報志願時可以進行參考。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所學校位於陝西西安,發展歷史非常悠久,學科基礎雄厚,誕生於革命戰爭中,開闢了中國IT學科的先河。
  • 「八大學院」發展至今,8所高校各個實力強悍,3所985、5所211
    「八大學院」發展至今,實力依然不減當年,其中3所發展成為985高校,而另外5所則發展成為強勢的211高校。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醫學部是中國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學校。
  • 國內實力最強的30所211大學排名(非985)
    ,211工程、985平臺重點建設高校,是中國高等農業教育起點之一,也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之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國家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高校。,目前學校入選了211工程、985平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水利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水利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
  • 曾經亞洲第一的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拆分出來哪些有名的高校呢?
    當時,這所大學執中國高等教育之牛耳,為當仁不讓的民國第一學府,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中央大學均有較大差距,即使合併後的西南聯大也與中央大學有所不及。在1948年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位列亞洲第一。
  • 中國進步「最快的」10所大學,名氣不大發展猛,實力不遜色211!
    現階段有10所國內的普通本科院校,它們雖然不是天生的贏家,不能頭頂211和985大學的榮耀光環,但在最近十餘年來已經是實現了自己的一個華麗轉身,在實力上許多高校已經是能躋身全國百強。今天小編也是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10所進步最快的大學,其中9所為雙非大學。
  • 擁有7個A類學科的211高校,壓倒一堆985高校:華中農業大學!
    其就是位於湖北武漢的華中農業大學,是211工程建設大學、」雙一流「高校,雖然沒有985院校的那些招牌,但是華中農業大學卻用實力再一次證明自己已經超越了部分985高校,尤其是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獲得A類學科有7個,在數量上壓倒一堆985高校,其中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被評為A+,生物學被評為A,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林經濟管理被評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