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一種宗教,哪一個神話體系,殊途同歸,人們似乎都有靈魂的存在。人死後真的會變成靈魂嗎?如果靈魂不存在,那麼死亡之後的人還能否有意識呢?意識又去了哪裡呢?大部分人認為靈魂是非物質的,下面我們就開始來闢謠。
如果靈魂不是由物質構成的,沒有原子和分子內部的電磁作用,那麼地面便會對它失去支撐作用,所以它便不會如影視作品中所展示的那樣,在地面神出鬼沒般的四處遊蕩。
非物質的靈魂因為沒有原子,同樣不能反射和發射任何電磁波,所以,不只肉眼看不見的,任何光學設備和電子設備都不能捕捉它的身影,既然連它的影子都瞧不見,我們又如何斷定靈魂的存在呢?
不含物質的靈魂,同樣不擁有質量,會失去一切慣性,所有的運動將不存在任何意義。像影視劇中那樣隔空操縱物體的情景純粹是鬼扯。非物質的靈魂,同樣不能發出任何聲音。那麼,如果人類死後沒有變成非物質的靈魂,我們又會何去何從呢?下面我們將從科學的角度進入微觀領域,從原子的層面追蹤人死後的去處,這裡有一個清晰的脈絡,供我們瞻望生命的彼岸。
人死亡之後不再呼吸,心臟也停止跳動,失去了向全身泵血的作用,細胞很快會因為缺氧而窒息,線粒體不再製造ATP, 終止釋放能量,導致肌纖維不能收縮,神經活動中斷。然而,細胞內部的原子和分子的不規則運動還在繼續。
但微觀層面的粒子熱運動並不代表著生命的存在。這時人體已經宣告死亡了,接下來屍身會被推進焚化爐,經受1000多攝氏度的高溫「洗禮」,此刻讓我們進入微觀世界,觀察組成身體的原子們去往何處。
據估計,一個成年人身體約含6000億億億個原子,元素超過60種,大部分為H、O、N,高溫焚化時,細胞內的水分子會蒸發掉,蛋白質、糖類等有機物會分解成碳,並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
據統計,每個成年人焚化後會形成45千克的二氧化碳,細胞中的H、N、S等原子會以蒸氣或氧化物的形式逃離,胃酸中充斥著鹽酸,含有大量的氯離子,它們會形成酸霧,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同時牙齒填充物會形成汞蒸氣,是有毒氣體,它們會被焚化爐的過濾器捕獲,從而避免排入空氣中汙染環境,最後形成的骨灰是由礦物質晶體以及鈉與鉀的鹽分組成的。
接下來的數十萬年乃至百萬年千萬年……大循環開始了,二氧化碳會被植物吸收掉,水蒸氣變成雨水降落地面,再次進入動物和植物以及微生物的體內,開啟新一輪的生命循環。部分骨灰融入土壤,磷和鉀被植物的根系吸收,植物又被動物吃掉,輾轉進入動物體內,動物上了人類的餐桌,磷和鉀又成為了人體骨骼的組成部分。
但當一個人死亡後,並非所有的原子都參與了生命的循環,還有一部分原子會變成石頭、土壤等天然物質的成分,也有極小一部分原子會衰變,以輻射的方式進入浩瀚的太空。
所以,人的死亡並不等於消失。天上、地下、生命裡、自然界……都會有它的身影,真應了那句話,「比起剎那的浮生,死亡才是萬古長存」!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