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噴發
閃電的溫度,約是太陽表面溫度的5倍,是人體正常體溫的750倍,而這樣的閃電,每天就要發生800萬次。
雖然被閃電擊中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別忘了,閃電擊人事故的致死率高達30%。人類與自然真的無法抗衡,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刻不容緩。
火山噴發是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地球內部熱能在地表的一種最強烈的顯示。
是巖漿等噴出物在短時間內從火山口向地表的釋放。由於巖漿中含大量揮發分,加之上覆巖層的圍壓,使這些揮發分溶解在巖漿中無法溢出。
當巖漿上升靠近地表時,壓力減小,揮發分急劇被釋放出來,於是形成火山噴發。
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衝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運動的巖(土)體稱為變位體或滑移體,未移動的下伏巖(土)體稱為滑床。
山洪、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並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發生泥石流常常會衝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
海嘯
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
波長可達數百公裡,可以傳播幾千公裡而能量損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裡波高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34;。
海嘯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嘯的海浪冰牆每隔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就重複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
冰川崩解
極地或高山地區地表上多年存在並具有沿地面運動狀態的天然冰體。
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
它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並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壓力下,產生塑性流動和塊狀滑動,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
國際冰川編目規定:凡是面積超過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體都應編入冰川目錄。
龍捲風
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