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我放在路邊的一箱生物樣本沒了,怕是被人當遺失物拿走了。」
「箱子裡裝著什麼?」
「裝著剛採集的毒螞蟻樣本!還有引誘毒螞蟻的誘餌!一定要爭分奪秒搶回來!」
「好的,我們馬上安排民警查找。」
兩個小時後,當民警找到拿走這個採集箱的這戶人家時,發現裝有毒螞蟻的玻璃瓶沒有動過,但是,監測誘餌已經拿出來放到冰箱裡,正準備傍晚給孫子吃。
9月10日上午11點50分,浙江省農科院的黃博士撥通了110報警電話,電話裡他焦急地向民警尋求幫助。
他說,早上10點多,他和同事在麗水市景寧縣一大酒店周邊的草地裡採集生物樣本,把採集箱放置在路邊一個比較隱蔽的角落後,轉身到草地裡再次採集。
大概過了幾分鐘回來時,卻發現採集箱不見了!
「採集箱裡面有剛採集的毒螞蟻樣本,3袋專用監測誘餌,200多套監測器,一本記錄著調研數據的筆記本。」讓黃博士揪心的是,瓶子裡裝著的毒螞蟻,一旦有人打開後,可能會遭到它們攻擊,另外,「專用監測誘餌外表很像火腿腸片,因為加了多種化學添加劑,如果有人撿走後食用,可能導致身體不適!」景寧縣公安局紅星派出所民警劉海東剛吃完中飯,一聽事情嚴重,趕緊跟黃博士一行人去看監控。
監控顯示,就在黃博士他們轉身到草地裡進行再次採集的時候,馬路對面停下了一輛小三輪車,車上下來一對男女,他們徑直走向那個箱子。
民警調出監控,迅速找到搬走生物樣本的人。
紅星派出所民警迅速開始查找監控,十分鐘後在監控裡發現拿走箱子的這對男女,並追蹤到小三輪車最後消失的王金陽村。
馬路對面停下了一輛小三輪車,一對男女搬走箱子
他們把箱子放到三輪車上,走了
劉海東先聯繫村幹部,看看他們是否認識那對男女,在村幹部否認後,他和黃博士一行,用最笨的辦法,挨家挨戶找過去,找到那輛小三輪車。
幸運的是,他們終於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三輪車,在村民家裡找回了採集箱。
「拿走採集箱的是對夫妻大概50歲。他們說,家裡有個老母親是收破爛的,他們經過時看到這個白色箱子扔在路邊,以為是沒人要的,就拿了,打算拿給母親去賣掉,不知道裡面有毒螞蟻,也不知道裡面裝的東西是有用的。」劉海東說。
採集箱裡其他東西都沒動過,裝有毒螞蟻的玻璃瓶還沒有打開過,但是,三袋專用監測誘餌被這對夫妻拿出來,放到了冰箱裡。
形似火腿腸的誘餌,人吃了會身體不適。
拿到還帶著冰箱低溫的三袋誘餌,黃博士總算放下心裡的一塊大石頭,「那對夫妻說,看看這東西像是火腿腸,打算傍晚孫子放學後,給孫子吃,還好,我們及時趕到了。」
這對夫妻也後怕不已,對民警萬分感謝。
科研工作高大上,黃博士卻說,自己其實是個「植物醫生」。「我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蟲子,給植物治病。比如,老百姓在田地裡種蔬菜,我們就趴在蔬菜上研究,看蔬菜遭受到什麼蟲害,病情怎樣,怎麼為它治病。」
以前,給蔬菜、果樹治「病」一度很簡單,多噴噴農藥,這種不合理的防治方式,現在越來越遭到摒棄。黃博士說,他們給植物治病,儘可能採用「以蟲治蟲」的綠色防控方式。「在植物上做研究,對症下藥,針對某種蟲害,把這種蟲害的天敵引進過來,達到綠色除害的目的。」
他舉了個例子,薊馬,這是蔬菜上常見的害蟲,吸植株的枝梢、葉片、花、果實等汁液,嚴重影響經濟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一般都是用農藥滅殺,還不好滅,每隔兩三天就要滅一次。
「南方小花蝽是薊馬的重要天敵,它是一種益蟲。每當農民遭受薊馬蟲害,需要我們『殺蟲』時,我們會將室內規模化飼養的南方小花蝽釋放到田地裡,它就會維護植物界的和平,吃光薊馬。」
比如這次的毒螞蟻研究採集,事實上,也是黃博士他們對植物的保護。